晚稻甬优6号喷施多效唑控制株高试验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晚稻甬优6号喷施多效唑控制株高试验结果表明,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喷施15%多效唑1.125~2.250kg/hm2株高可矮化10~20cm,喷施4.50kg/hm2株高矮化35~40cm,分蘖丛生,基节变粗,成穗少,株型出现严重矮缩。
  关键词 晚稻;甬优6号;多效唑;株高;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44-01
  
  晚稻甬优6号植株高大(温州市龙湾区单晚株高125~137cm,个别田块超过145cm,连晚株高115~130cm,个别田块超过140cm),田间枝叶茂盛,治虫困难。为了使植株矮壮,以利田间操作,做好虫害防治,特设本试验。
  
  1 试验基本情况
  
  多效唑选用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5%多效唑15g/包袋装的剂型。喷施时间选在晚稻幼穗分化初期,单晚8月11~13日,连晚8月17~23日。
  1.1 小区试验
  小区面积66.7m2,不设重复,不设四周保护行。
  (1)单晚2个点,在田间无水的情况,设3个处理,分别为:喷15%多效唑2.25kg/hm2、4.50kg/hm2与不喷(CK)。在稻田排干水的情况下喷施。海滨街道建新村一农户,田为新开涂田,肥力差,6月15日播种,7月7日移栽,栽12.3万丛/hm2,施标准肥41.25t/hm2,8月13日喷施多效唑,9月18~22日齐穗。瑶溪镇环一村一农户,6月18日播种,7月18日移栽,肥力中上,栽12.75万丛/hm2,施标准肥33.75t/hm2,8月13日喷施多效唑,9月20~23日齐穗。
  (2)连晚3个点,在田间有水、无水2种情况下,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喷15%多效唑2.25kg/hm2、4.50kg/hm2、6.75 kg/hm2与不喷(CK)。海滨街道建新村一农户,在稻田排干水的情况下,设喷2.25kg/hm2、4.50kg/hm2与不喷(CK)3个处理。田为新开涂田,肥力差,6月25日播种,7月24日移栽,栽13.95万丛/hm2,施标准肥48.75t/hm2,8月21日喷施多效唑,9月24~28日齐穗。海滨街道江一村一农户为套种榨菜田,在稻田排干水的情况下,设喷2.25kg/hm2、4.50 kg/hm2、6.75kg/hm2与不喷(CK)4个处理。田为涂田,肥力中等,6月28日播种,7月30日移栽,畦宽116.67cm,中间栽3行稻,行距25cm,株距23.8cm,栽10.65万丛/hm2,施标准肥45t/hm2,8月23日喷施多效唑。永兴街道沙园村一农户也是套种榨菜田,设田中有水与无水喷2种情况下,喷2.25 kg/hm2、4.50kg/hm2、6.75kg/hm2与不喷(CK)4个等级共8个处理组合。田土肥沃,6月28日播种,8月2日移栽,畦宽133.3cm,中间栽3行稻,行距25cm,株距24.3cm,栽75.75万丛/hm2,施标准肥45t/hm2,8月21日喷施多效唑。9月23日始穗,9月27~29日齐穗。10月8日套栽榨菜。
  1.2 大区试验
  在稻田排干水的情况下进行。
  (1)单晚3个点,面积约10hm2。用2.25~4.50kg/hm2,喷施时间在8月11~13日。
  (2)连晚3个点,面积12hm2。用1.125~2.250kg/hm2,喷施时间在8月17~23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小区试验,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施2.25kg/hm2时略有增产(1.3%~2.5%)效果。施3.375~6.750kg/hm2表现都减产,减产的幅度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在田中有水的情况下喷施,减产幅度少(0.8%~14.3%);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喷施,减产幅度大(16.5%~29.4%)。大田试验,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天河镇西一村一农户单晚6.67hm2施1.575~1.800kg/hm2,喷后叶片略有转深而不黄,达到控叶、增穗、高产(平均产量9 756kg/hm2)的目的。永兴街道农业园区一农户连晚2hm2,6月28日播种,8月3~9日移栽,第1次8月12~14日、第2次8月18~21日各喷多效唑1.125~1.35 kg/hm2,喷后施尿素150kg/hm2,平均产量7 350kg/hm2。其中8月9日插的0.37hm2,由于齐穗稍迟(9月28日),孕穗期完全避开9月10~12日的低温,结实率较高(87%),平均产量7 704 kg/hm2
  2.2 农艺性状
  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喷施15%多效唑1.125~2.250 kg/hm2株高可矮化10~20cm(穗秆与叶片各短5~10cm)。喷施4.50kg/hm2株高矮化35~40cm,分蘖丛生,基节变粗,成穗少,株型出现严重矮缩。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喷施1.125~2.250kg/hm2,增穗的效果大于减粒所引起的减产,喷施后表现增产效果;喷施2.250kg/hm2以上,增穗的效果小于减粒所引起的减产,喷施后表现减产,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穗实粒数快速减少,产量急速下降。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喷施1.125~2.250kg/hm2,倒3叶与倒2叶出叶各慢1.0~1.5d,齐穗期延迟1~2d;喷施3.375~4.500kg/hm2,倒3叶出叶慢1.0~1.5d,倒2叶出叶慢2.0~2.5d,齐穗期延迟3~4d。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前40d,在温州市龙湾区现行的栽培技术下,排干水后结合烤搁田,单晚选在8月1~5日,最迟不迟于8月7日,连晚选在8月5~10日,最迟不能迟于8月15日,喷施15%多效唑1.125~2.250 kg/hm2,可达到控高防倒、增苗增穗争高产的目的。
  从2008年多点、多小区、多种不同剂量大面积试验,选在水稻幼穗分化初期(倒4叶全抽出后单晚8月11~13日,连晚8月17~23日)喷施多效唑,重点矮化倒3节(叶)与倒2节(叶)的结果表明,虽能达到控高防倒效果,但害处多。主要有:一是倒3叶与倒2叶矮化明显。使倒2、倒3与倒4叶这3张叶片高度差距缩短甚至持平或相反,不能形成合理的叶片冠层结构,倒2与倒3叶的光照被倒4叶老叶所档,影响功能叶的光合作用。二是对幼穗花粉母细胞的形成与花粉粒的正常发育影响较大,引起穗总粒数与实粒数减少多。水稻矮化部位应选在倒4节(倒4叶)至倒2节(倒2叶)上,重点矮化倒4节与倒3节,而不应选在倒3节(倒3叶)至穗秆(剑叶)上(重点矮化倒3节与倒2节)。水稻适时喷施时间应适当提前到倒4叶未抽出以前。以水稻封行后到抽穗前40d为宜。具体时间,单晚选在8月初,最迟不迟于8月7日;连晚选在8月5~10日,最迟不能迟于8月15日。
  
  4 参考文献
  [1] 牛芝霞,邹美智,李艳萍,等.喷施多效唑对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00(2):30-32.
  [2] 钟喜亮.晚稻秧苗施用多效唑效果好[J].福建农业,2004(8):10-11.
其他文献
摘要CAWS600系列自动气象站是为国家天气站、无人自动气象站及各大、中城市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与决策而设计的智能化检测设备,对其日常维护非常重要。重点介绍了采集器、各传感器和CAWS-DY-03型电源的维护及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CAWS600自动气象站;维护;采集器;传感器;电源;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P41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302-
摘要通过对农业科学技术在吉林省白山地区推广情况的调查,了解了农民获得农业科学技术的渠道和应用等现状,分析了制约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诸多因素,并为农业科学技术在广大农村得到更好更广泛的推广、使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出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调查;现状;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2
摘要 阐述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9的特征特性,并介绍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隔离种植、精细整地与合理安排播期、合理运筹肥水、病虫草害防治、适期收获等内容,以期指导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 苏玉糯19;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5-0235-01    苏玉糯19(原名:神糯7032)是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鲜食糯玉
摘要 简述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在江苏多点试种与高产示范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连粳7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61-01    连粳7号水稻系连云港农科院于20
摘要 以甘肃省皇城 绵羊育种试验场为例,分析了提高国营种畜场市场竞争力的措施。通过改革创新,国营种畜场可为畜牧业经济发挥示范作用,走出新形势下的蓬勃发展之路。  关键词 国营种畜场;竞争力;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4-0186-02    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甘肃省农牧厅直属单位,是国家级重点种畜场之一,位于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
摘要不同施肥量对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泰花4号在泰兴市砂土、砂壤土地区种植,用高效复合肥300~450kg/hm2同时配尿素112.5kg/hm2,其生育最好,产量最高。  关键词泰花4号;施肥量;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65.2;S1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54-02    泰花4号由泰兴市农科所采用泰花2号作母本、中8
摘要通过2004~2006年3年时间对2025杨引种栽培及适应性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25杨在豫东成活率较高,适宜栽植在土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上,不宜在低洼地栽植。具有较高的速生性,胸径平均生长量可达到3.68cm/年,树高平均生长量可达到1.7m/年,地径平均生长量可达到3.73cm/年。  关键词2025杨;引种栽培;适应性调查;河南太康  中图分类号S7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杂交晚粳秀优169作单季直播稻不同用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种量对产量影响极为明显。用种量增加,基本苗、有效穗随着增加,但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先增加后减少。杂交晚粳秀优169作单晚直播,以用种量18.75kg/hm2最佳。  关键词秀优169;单晚直播;用种量;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66-01    为探索杂交
摘要介绍了杂交油菜油杂1号的选育、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与培育壮苗、适时早栽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选育;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72-02    盐油杂1号(原名称为盐杂76)系江苏沿海
摘要 根据小麦冻害类型和原因,结合2006年睢县冬小麦冻害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睢县冬小麦冻害的起因,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达到加强防御意识、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  关键词 小麦冻害;冻害类型;冻害原因;防御措施;河南睢县;2006年  中图分类号 S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3-0176-02    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频繁,每年都给农民朋友造成一定的损失,现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