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间,未决的悬案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23654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绳为整个日本承受了牺牲并遭受歧视,今天它仍为保护日本担负沉重的责任。今天真实的日本躲藏在冲绳的背后。
  2010年6月2日,东京千代田区日本国会议事堂内气氛凝重,全场民主党两院议员的目光聚集之处,时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面色苍白,强忍住眼泪宣布辞职,结束了自己260余日的首相生涯。在过去几年中,日本政坛领袖走马换将,而在国际舆论看来,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是压倒鸠山的最后一根稻草。
  普天间机场位于冲绳岛中部宜野湾市,被当地居民通称为“普天间基地”,面积4.8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宜野湾市的25%。1945年美军占领冲绳后,美国陆军在当时称为“宜野湾村”的地方修建了一条长2400米的土质跑道,供B-29轰炸机起飞袭击日本本土,这就是普天间基地的最早雏形。1957年该机场成为驻日美军在冲绳岛上的两大基地之一,基地隶属于驻日美海军陆战队,是驻冲绳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基地,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日最大规模的武装直升机起降机场。基地内拥有2800米长的混凝土跑道、多座机库、仓库和后勤通信等设施,现驻有70余架直升机、12架空中加油机和3600多人的部队。
  战略位置独特
  普天间基地位于日本琉球群岛中的第一大岛——冲绳岛。琉球群岛蜿蜒1000余公里,把中国东海与太平洋隔开,是东亚大陆沿海的一道天然屏障,冲绳岛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约占整个琉球群岛的1/10,是群岛的基于和最有力的支撑点,冲绳岛的西南有天然良港——那霸,可供万吨级大型舰船锚泊;此外,全岛还有多个机场,可容纳多种机型的大机群;这都使冲绳具备了成为重要军事基地的自然条件。冲绳与台湾之间仅有640公里,到东京、汉城和马尼拉的距离也基本相等(约1400公里),从朝鲜半岛到冲绳,战斗机不到2小时,舰艇也只需一天半时间即可到达。由于冲绳岛所处位置重要,二战后期,美军出动了45万大军与日军激战了近100天,付出了伤亡7.5万多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的巨大代价后才夺占了冲绳岛。
  二战结束后,美军更加重视冲绳岛的建设。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采取了“前沿存在”的军事战略,美军的海外基地得到大力发展。在朝鲜战争期间,仁川登陆的美军主要从冲绳乘船出发,大批从美国本土运来的军火也正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转送到朝鲜半岛。此外,在近年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冲绳基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冲绳被称为美国的“太平洋枢纽”。
  日本在201l版《防卫白皮书》中写到,“与美国本土、夏威夷和关岛相比,冲绳与东亚各地区的距离更近。因此,如需在该地区紧急调动部队时,驻扎在冲绳的美军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另外冲绳与日本周边各国保持一定距离,这也是其地理上的优势。此外,冲绳几乎位于日本西南诸岛的中央,靠近日本海岸线,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普天间问题由来
  1995年9月美国士兵强暴了一名冲绳少女,以此事件为契机,激发了日本国内大规模的反对美军基地运动。驻日美军的犯罪行为,再加上基地飞机噪音、土地污染、交通堵塞、坠机等安全问题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日本国内掀起了关闭或搬迁普天间基地的讨论浪潮。
  为平息国内浪潮,1996年2月,桥本龙太郎首相在和克林顿总统的首脑会谈中,首次提出了归还普天间基地的问题。1996年11月,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简称“2+2”会谈)成立了“关于冲绳设施及区域的特别行动委员会”(SACO),就“归还普天间基地”一事进行磋商。1996年12月,该委员会发表最终报告。报告指出,日美两国政府要继续维持普天间机场的重要军事作用和能力,并决定展开关于普天间机场及所在部队、装备等向冲绳县其它美军基地转移的工作。该报告中提到了三种搬迁方案,即:一是将普天间机场合并到嘉手纳机场,二是在名护市施瓦布美军军营建替代机场,三是在宜野湾市的海边开发和建设海上机场。但是上述方案均遭到了机场附近的嘉手纳町、北谷町、冲绳市、名护市居民的反对。
  最后经过协调,确定移设地点为“施瓦布营水域的名护市边野古沿岸地区”。但是,搬迁方案并没有顺利实施。冲绳地方政府又提出了基地的15年使用期限问题,2005年3月,冲绳县知事稻领惠一访问美国时,提出了将普天间机场移设至县外的要求,还表示反对从冲绳派到伊拉克的第3l海军陆战队远征军部队返回冲绳,搬迁问题陷入僵持。
  2006年,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加大了整编驻日美军基地的推进力度,国务卿希拉里在其上任后首站出访日本,主要议题之一就是驻日美军基地整编问题。2006年5月,执政的日本自民党政府与美国就驻日美军的整编达成协议,根据该协议,2014年前驻扎在日本冲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8万名士兵中的8000人及其9000名家属将被转移至关岛。作为这项防务领域交易的条件,日本政府承担102.7亿美元搬迁费用中的59%,约61亿美元。此外,位于冲绳县宜野湾市的普天间基地等5处冲绳基地交还冲绳,普天间机场搬迁到名护市的边野古地区。这一决定遭到了名护市居民的反对,饱受美军基地困扰的冲绳极力主张将美军基地迁出冲绳,他们的主张得到了日本国民的同情。
  2009年正值《日美安保条约》修订50周年之际,日本民主党从“普天间问题”人手,直言要建立对等的日美同盟关系。在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提出将普天间基地搬迁到冲绳县外或国外的主张,得到日本选民特别是冲绳县选民的大力支持。“普天间问题”成为了民主党取得执政地位的重要因素。
  然而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普天间基地的驻军是美军的一支重要战役战术力量,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牵涉到美军全球整编的全局,不可能因日本单方面的意愿而作出实质性让步。前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曾说过,“基地搬出冲绳将影响美军在东亚的威慑力”。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成为了阻碍日美关系发展的最大纠结。由于美国的拒不配合,鸠山内阁不得不从成立初期的立场鲜明到随后的举棋不定。2010年5月,鸠山政府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基本维持原方案,即将普天间基地迁至名护市边野古地区。这一协议是在没有和冲绳民众沟通、没有冲绳政府参与、没有和执政联盟协调的情况下签订的。与鸠山内阁相反,冲绳当地民众的态度极为明确。2010年4月25日,日本冲绳近10万人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将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迁出冲绳县或迁移至国外。5月16日,日本冲绳县1.7万名市民组成约13公里长的“人链”,包围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反对在冲绳县内迁移该基地,要求美军早日归还基地。这是普天间基地自2005年以来第五次被包围。
  由于普天间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日 本民众对鸠山政府支持率急速走低,祸不单行,执政联盟内部就普天间基地的搬迁一事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社民党不愿在“普天间问题”上做出妥协,宣布退出执政联盟。在野党也纷纷借普天间一事攻击鸠山政府和民主党,以谋求参院选举的政治资本。同时鸠山政府在对美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种种不配合,促使美国开始质疑鸠山政府的价值和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在基地搬迁问题上鸠山内阁试图既不得罪美国也不惹怒日本民众,结果却适得其反,鸠山内阁“走钢丝”最终导致其惨淡下台。
  此后的菅直人政府吸取了鸠山前首相的教训,开始重新寻找日美同盟的战略契合点,即把维护同盟关系放在首位。2010年出台的新《防卫大纲》对日美同盟关系进行进一步确认,指出,“驻日美军可有效遏制并应对地区安全事态,给亚太各国带来巨大的安全感”。此外,2011年出台的《防卫白皮书》也提到,“实现美军的稳定驻扎,有利于我国受到武力攻击时,日美根据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规定共同迅速应对”,“由于东亚局势存在不稳定及不确定因素,基于安全保障观点,目前无法降低驻日美军的防卫力”,同时“将普天间机场移设冲绳岛县外或国外将有损海军陆战队的功能”。并得出结论称,“普天间机场的替代地必须选在冲绳县内”。新大纲和新白皮书的出台意味着菅直人首相已全盘接受了鸠山下台前的对美妥协政策。然而菅直人首相因政党矛盾无法调和、灾后重建、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不当等问题,不得不辞去首相职务。
  20il年8月30日,财务大臣野田佳彦通过众议院提名,成为继菅直人之后的第62位日本首相。上任伊始,奥巴马总统即在9月1日的日美首次电话会谈中,提出希望最优先解决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日首相上台后立即讨论具体问题尚属首次。不难预料,在普天间问题上,美国会继续向新政权施加压力。
  冲绳之殇
  普天间问题只是美军驻冲绳基地问题的一个缩影。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他的《冲绳札记》中写道:“冲绳为整个日本承受了牺牲并遭受歧视,今天它仍为保护日本担负沉重的责任。今天真实的日本躲藏在冲绳的背后。”正如所述,冲绳的不幸从侧面显现了近代日本的发展历程,冲绳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之路的殉葬品,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日本政府在日美同盟与冲绳县民利益的天平上,最终选择日美同盟。这是日本不得不接受的战后美国在亚洲战略部署的结果,同时也是日本换取美国安全保护的代价。
  至今,关于冲绳设施及区域的特别行动委员会的最终报告发表已近15年之久,日本国内还在替代设施的选址和调整问题上争论不休,新设施的动工更无从谈起,普天间问题似乎依然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悬案。
其他文献
1944年末,纳粹B集团军群在赫特根森林中令美军蒙受了惨重的损失,有效地阻滞了后者的攻势,而这场战役也是德军在西线取得的最后一次胜利。    1944年9月,纳粹B集团军群滞留在盟军侧后方的主力,暂时隶属于H集团军群的第15集团军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威胁到盟军的港口安特卫普(Antwerp)。阿纳姆的战事刚一结束,蒙哥马利元帅不得不接受艾森豪威尔早就提出的建议,调集兵力对加莱沿海港口的德军展开扫荡,旨
期刊
编者按:2011年2月3日,美国会研究服务处发表一份研究报告,题为《中国海军现代化及对美海军能力发展的影响——背景情况与国会需要考虑的问题》。报告分析了中国海军现代化的目标,详细介绍了中国海上关键作战力量的发展现状,并明确阐述了美国海军已经采取及未来将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重点编译了报告中分析的美海军应对手段,标题系编者所加。刊登此文并非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中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及专业工
期刊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取得胜利的盟军在纳粹德国发现了大量绝密战机的技术资料。这些飞机技术先进、设计理念超前,为战后军用飞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45年年初,这时的纳粹德国已是日薄西山,即将取得胜利的盟军除了快速在德国领土上推进外,还在积极寻找散落在德国各处的先进武器技术资料。这年4月,美国陆军在瑞士国境附近的山麓中,找到了梅塞施米特公司的秘密飞机研究所,发现了大量让他们震惊的秘密飞机研制计
期刊
2010年11月,一个阴天的早晨,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的停机坪边缘,乔纳森·阿尔德上尉指向1架绰号为“狂野决斗”的B-52日型轰炸机机鼻。机鼻上印着的序列号0022意味着美国空军于1960年订购了这架轰炸机,约翰·肯尼迪在那一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虽然这些隶属于第2轰炸机联队的B-52的机龄已经接近50年,但它们仍然充满了活力,能够执行从近距空中支援到投射核弹的各类任务。据该联队军官介
期刊
2010年7月下旬,“维基解密”公布了美国防部有关阿富汗战争的数千份文件,随后又陆续进行了数次“解密”,包括2010年lO月下旬公布了大约40万份有关伊拉克作战日志。2010年11月下旬,“维基解密”开始不断公布美国国务院的外交电报。2011年3月10日,美国防部首席信息官和负责情报的国防部副部长首席帮办就“维基解密”事件向参议院国土安垒和管理事务委员会进行汇报,分析了此次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国防部
期刊
为了搜集和掌握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动态,法国研制了“太阳神”军用侦察卫星,为法军的情报搜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太阳神”(Helios)系列卫星是法国用于地球观测的军用侦察与情报收集卫星,该系列卫星是由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三国政府联合开发与研制的。在卫星的整体框架结构设计上,第一代“太阳神”Ⅰ-A和Ⅰ-B两颗卫星和第二代“太阳神”Ⅱ-A和Ⅱ-B两颗卫星与法国民用“斯波特”(Spot)4号卫星和
期刊
未来空中威胁目标性能的提高和空战特点的改变对空战的主战武器——空空导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有的第四代空空导弹难以对高隐身、高机动、高速的目标进行有效攻击,也难以适应未来空战的需求。  空空导弹20世纪40年代问世,1958年首次投入实战,迄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在这五十多年间,空空导弹武器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迄今为止,空空导弹已发展了四代产品,形成了红外和雷达两种制导体制、近距格斗和中远距拦射
期刊
目前,美國國内对是否采办舰载激光武器,或为此制定相关路线图还存在很多争论,反映出舰载激光武器距离实战使用,仍面临巨大挑战。  舰载激光武器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反舰和防空反导作战武器,可用于干扰、破坏光电传感器,打击集群小艇、“火箭弹/炮弹/迫击炮弹”(RAM)、无人机、有人驾驶飞机、反舰巡航导弹甚至弹道导弹等。作为未来舰载武器的备选方案之一,美海军正在多个方向开展舰载激光武器技术的探索,希望这种新
期刊
今年4月初,泰国陆军宣布将从乌克兰采购多达200辆T-84M型主战坦克,世界军火界为之震惊。而我们则可以NT-84M洞悉乌克兰战车技术的最新发展,其采用的许多先进技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T-84M是T-84系列坦克中,第一型基本上采用乌克兰装备的主战坦克,它彻底摆脱了乌克兰在研制生产主战坦克时,依靠俄罗斯厂家的传统,算得上是一型拥有乌克兰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战坦克。  战车维持原有T-84系列的布置
期刊
美军未来将在装备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采办程序改革等基础领域加大建设力度,谋求网络电磁空间整体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