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炼字趣事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末诗人任翻夜宿中子山禅寺时,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次日南游,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忙返回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改为“半”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范仲淹曾写“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为东汉严子陵的祠堂作记。友人李泰伯看后,夸云山、江水等句立意宏伟,气势不凡,但认为“德”字略显局促,换“风”字会更合適。范仲淹反复吟咏,发觉改为“风”字后果真韵味无穷,大喜而改之。
  其实,古代好些诗人都很注意锤炼词句。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曾打动了无数读者!
其他文献
每年的10月中旬,总有几位原本只在特定狭窄的科研领域里才为人所知的人,忽然接到一个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这是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电话,从此之后,他们便拥有了光芒四射的头衔,成为拓展人类知识疆域的英雄先驱,当然这尽管不是诺贝尔奖的全部,但也是其魅力的重要部分。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