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41805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广西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探讨,力争在分析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基本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下,对如何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广西民办高校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一、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特征
  截止2012年底,广西民办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已经发展到12所,其中本科2所,高职10所,在广西高等教育事业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状况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师资队伍规模逐年扩大。
  伴随着广西民办高校数量的增加和其办学规模的扩大,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规模逐年扩大。由于各方面的考虑,学校公布的官方师资数据一般不够准确,因此很难获得十分准确的师资数据。据笔者初步估算,目前广西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人数约4000人,兼职教师数量一般与专职教师数量相当。
  (二)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
  广西民办高校灵活的用人体制,使得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具有公办院校所没有的便利性,也从而使兼职教师成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笔者初步调查,广西大多数民办高校兼职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40%上下,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企业一线行业能手和同类本科院校教师。
  (三)师资职称和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共同特征。
  “两头大,中间小”的师资结构,是指在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当中,处于“两头”的中青年低职称教师和老年高职称教师居多,而处于“中间”的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偏少。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广西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历史不长,自己培养的教师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师,而受限于目前的人事体制,学校聘用的高职称人员大多来源于公办院校已经退休的教师,从而带来了中年教师的断层,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师资结构。
  (四)中青年教师成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主体。
  基于上述“两头大,中间小”的师资结构的现状,广西所有民办高校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中青年教师成为师资队伍的主体。据笔者初步调查,广西12所民办高校中,3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约占师资总数的70%。
  二、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
  广西民办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规模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兴衰,而师资队伍,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
  (二)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事关广西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广西高等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现有高校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而近几年高考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广西高校,特别是广西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空前加大。据广西招生考试院披露,2012年广西多家民办高校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少数办学质量一般的民办高校招生人数甚至不足200人,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生存危机。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没有过硬的教学质量,也就丧失了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三)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事关广大学生的前途命运。
  目前,大量学生选择了广西民办高校就读,这是广西所有民办高校的衣食父母,而教育好、服务好这些学生,则是广西民办高校共同的责任。因此,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民办高校学生的前途命运。
  三、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由于“两头大,中间小”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结构,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点便是大力加强对广西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笔者认为,要大力提升广西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改变现行歧视性教师人事体制,是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政策保障。
  公办高等院校教师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享受相关待遇与人事权利保障的人员,但民办高校教师则不同,他不是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没有获得与公办院校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这种地位的差别不光是工资待遇的差别,还包括科研课题经费申请、培养培训机会、休假制度、其他福利待遇、评优评先、住房、公积金等各个领域,甚至还包括社会地位的严重差异。社会上部分人认为,有事业编制,领国家财政工资的公办院校教师才是“老师”,而民办高校教师则本质上是高校老板的“打工仔”。公办、民办教师社会地位和现实待遇的强烈反差,导致民办高校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十分困难,这也是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很难提高的根本原因。
  对此,笔者认为,不管公办教师还是民办教师,都是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知识分子,他们理应获得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国家应出台确保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的系列政策,全面清点和废除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歧视政策,并适时出台专门针对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扶持政策。比如,国家可以拿出部分财政资金,针对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教师工资的差额部分进行补贴;又比如,清点和撤销在各類课题申请、教师培养培训机会、评优评先、休假制度等各个领域针对民办高校的歧视性制度;再比如,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成立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护专项督导组,定期深入民办高校和相关部门,调查和惩处侵害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的行为;再或者,积极落实民办高校事业单位编制问题,等等。   (二)民办高校自身应该树立“以质量为中心,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
  以教学为中心,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职能。 由于生存的需要,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先数量,后质量”的办学思维,招生规模的扩大是其工作的主要目标,但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则做得不够,或者“口头上重视,实际不重视”。
  民办高校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所有单位和部门都必须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学校必须充分的信任自己的中青年教师,充分的依靠自己的中青年教师,充分地帮助自己的中青年教师,而学校和所有部门的工作,就是为他们的教学主动服务、周到服务,从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教师招聘环节的规范性,严把“入口”关,是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无论是在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在教师招聘过程中,“任人唯亲”、“拉关系”、“走后门”、“空降兵”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成本概念的考虑,许多民办高校教师招聘工作的随意性和临时性也普遍存在,缺乏长远的师资招聘和培养规划。如等到学生准备上课了,才急急忙忙招聘教师,创促之下,饥不择食,导致部分能力较差的人员因为“急用”而加入教师队伍,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再有,为降低成本,民办高校专门从事人事招聘的人员偏少,并且招聘渠道不多,学校也不愿意投入资金用于招聘信息的发布和其他招聘工作,从而导致一方面学校招不到合适的教师,而另一方面大量优秀的人才却不知道学校需要招人,从而造成招不到人的假象,要么滥竽充数,要么“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广西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广大民办高校自身在招聘环节的投入和改革创新。
  (四)為中青年教师“减负”,是广西民办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广西民办高校“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工作外的其他相关工作的重重重压,是导致广西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工作量,是提升质量的关键。比如繁琐的行政工作应该由相关职能部门专职人员完成,不再分配到一线教师身上;比如授课学时数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不可过多;再比如应配备足够的教师数量,避免“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等等。
  (五)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是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首先,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投影仪、话筒等教学基础设施必须不断更新,不要因为这些设施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低下,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所有教学服务部门要真正树立起服务意识,主动为教学提供周到服务,避免官僚、推诿和敷衍等消极行为。
  最后,建立对教学服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奖励处罚制度,让主动、周到、及时和全心全意的教学服务工作不再是口号。
  (六)实现广西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是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引进和培养是广西民办高校师资建设的两条基本途径。通过引进高水平的老师,可以较快提升民办高校的师资水平,但现行的人事体制制约了优秀人才向广西民办高校流动。也就是说,对于广西民办高校来说,处于主体地位的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比引进更为重要和务实的提升师资和教学水平的手段。
  创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形成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新机制,实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也是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基本要求。
  (七)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是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保证。
  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教学秩序的制度化,避免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和出现教学监管的真空。
  2、健全激励与惩罚机制,并在教学管理中真正兑现。
  通过上述措施,使广大中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关制度和人员的监督管理之中,使其既有千方百计上好课的动力,又有上不好课会受罚的持续压力,久而久之,必然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方面,广西外国语学院倒是个典型案例。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广西外国语学院先后召开了两次教学大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其中,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示范课堂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制度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学院正策划推出的绩效工资制度,更是把教学质量直接与教师的待遇挂钩,将大大推动广西外国语学院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大力加强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需要引起相关部分的重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希望本文能够给民办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以提示和建议。教育无小事,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必须关注的大事,希望能够真正引起重视。□
  (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A26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潘连乡,博士,副教授,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研究特长为人力资源管理;何荣友,讲师,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教学管理;万丽云,讲师,广西外国语学院专职教师)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edu.cn/
  [2]http://www.gxedu.gov.cn/
  [3]广西各民办高校网站
其他文献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同时是一种专业。1994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关注教师专业化,敏锐地感应教师专业化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一线教师等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    1.专业的概念及特征。“专业”一词
在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往往会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其出现安全问题,对用户的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本文就针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现状,对其改善措施进行探讨。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网络软件有着无法避免的漏洞。众所周知,网络软件要实现绝对的安全没有漏洞是不可能的,而这些无法避免的漏洞,便成为不良黑客进行计算机网络攻击攻击时的主要目标。据统计,出于各种目的而引发的网络黑客恶意进入官方网站内部的案
讨论了自行研制开发的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NASE(networksadjustmentofsurveyingengineering)中采用的以分析控制网精度、可靠性、灵敏度为基础的控制网辅助设计的原理,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建议。 The principle of con
网点是银行的最基层机构,是银行工作的最前沿,随着银行竞争压力的加剧,各家银行纷纷扩大自己的规模与服务质量。网点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银行的规模,但是它不能绝对地代表着
给出了全局最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性条件并证明了相应的结论.
施工企业管理复杂化,一直是个热点及难点。本文结合施工企业管理问题,从财务管理角度对人员管理,职责权限进行分析,进而对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提出控制措施及改进建议。以期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下发生了积极而明显的变化,但人们普遍感受到的是痛苦大于惊喜。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启动,但是为什么人们普遍感觉悲观?新视角深入结构
讨论了拟左交错BCI-代数的序结构,给出了其哈斯图,揭示了图中元素间的运算关系.
区域A是B省省委、省政府,C市市委、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创新举措,是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
数值研究了两个耦合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结论是只要二系统中对应振子的耦合系数相同就可实现二系统的完全同步,它同文献[1、2]要求二系统中所有振子的耦合系数都相同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