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施特《史集》所记若干名号考察

来源 :民族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00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4世纪初波斯史学家拉施特主编的《史集》第一卷《蒙古史》中有明确释义的一些族名、人名和称号等称谓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些称谓有一部分是蒙古语固有词,有不少是突厥语借词,也有一些是契丹语和汉语借词,说明辽、金、元时期蒙古族与其周边的其他民族交往交流密切,文化互借互鉴.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从功能一类型学视角描写鄂伦春语领属结构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态句法特点.鄂伦春语的领属结构分为名词性和谓词性两类.名词性领属结构为领属语和核心语双重标记模式,领属标记与领属关系的可让渡与否密切相关.谓词性领属结构可分为处所领属和伴随领属.鄂伦春语领属结构的形态句法构造和标记来源具有跨语言的共性特征,又有其个性特点.
本文讨论借词与语码夹杂、借用类型与借用关系、第二语言熟练程度与词语借用、借词类推与扩散、对待借词的态度与借词使用、语言规范与社会使用6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受不同社会特征语言使用者及交际对象、话题、语体和场合等因素影响,新疆汉语方言中维吾尔语借词使用及其相关语言态度呈现一定社会差异.随着普通话推广,新疆汉语方言的使用群体和范围逐渐缩小,但仍有活力,一些维吾尔语借词具有较强构词能力和类推功能.借词不仅体现了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语言生活状况及语言的地方特色,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文化的认同、吸收
藏语虚词dang是个多功能成分,可作附置词、连词、复数助词和语气助词.它很可能源自“结伴、跟随”义动词,语境吸收和隐喻在dang的语法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藏语dang的语义和句法功能进一步丰富了人类语言并列关系语义地图.
本文分析朝鲜、韩国领导人致辞语篇中敬语使用的特征,解读朝鲜语在社会发展变迁中呈现的异质性特点,考察敬语使用与社会宏观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朝鲜、韩国领导人在敬语使用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称谓以及尊敬对象的不同,在助词、词尾等方面敬语的使用上也呈现不同的语言惯例.
早在5世纪时,朝鲜半岛已开始将汉字用于记录朝鲜语.在汉字受容过程中经历了以汉字借用为主的借字表记阶段和创制训民正音字母的音素文字阶段.借字表记阶段所使用的文字与符号,为训民正音字母的创制奠定了语音学基础并提供了字形来源.这两个阶段所产生的借用汉字、仿制汉字、口诀略字、口诀符号及训民正音字母等5种文字及符号都深受汉字影响,同时又具有创新性.
本文讨论东旺藏语动词互动范畴的构成形式、语义、论元配置和形成机制.互动范畴的构成形式有词汇型、形态型、附加型、形态与附加并存型4种.论元配置表现为交互者被编码为主语,而交互对象则被编码为宾语.动词重叠式表互动的形成机制既受语言自身象似性和韵律的制约,也可能受周边语言表互动形式的影响.
本文对布赓语的优比、次比两种基本差比句类型进行描写,认为带差比标记tsai31“过”的优比句是布赓语差比句的固有类型,其比较主体位于比较基准前,比较参数位于比较标记前,比较标记tsai31“过”来源于动词tsai31“过”.汉语西南官话比较标记pi53“比”借入后,对布赓语差比句的语序和比较标记的选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布赓语的差比句向汉语西南官话靠拢.
本文以耶律慈家奴撰写的10篇契丹大字、小字碑刻文为基础,佐以其他资料,借助已获释读的契丹小字,新释出“敕”“奉”“列”“传”“七”“疆”“女古”“部”等8个契丹大字并构拟了其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