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体塑件浇口位置外观缺陷消除方法

来源 :模具制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盒体塑件浇口形式及缺陷原因,提供一种新型的措施来消除塑件A面直接浇口位置处的亮斑及流痕的缺陷,为类似塑件结构的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中间包钢水温度变化规律,提高中间包温度合格率,准确指导钢水精炼温度调整操作,依托太钢连铸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系统,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手动测温与连续测温的优劣,研究了不同工艺路线下典型钢种中间包钢水温度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系统具有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测温准确率达92%;对碳钢而言,仅过LF工艺的Q235钢种炉均温降速率为0.17℃/min,过“LF+RH”工艺的Q345钢种炉均温降速率仅0.05℃/min;对过“AOD+ LF”工艺的不锈钢而言,304和316镍不锈钢炉均温降
从工艺路线的选择,加工程序的编制以及仿真验证加工效果3方面进行了探究,分析了放射加工和等高加工两种圆锥台面常用加工方法。使用FANUC 0i数控系统宏指令编制宏程序,并进行实物仿真校验,进一步验证加工工艺路线以及加工程序的精确性。本研究为数控铳削加工中更快更好地实现合格圆锥台面加工提供了编程思路与加工策略。
分析了特殊情况下的冲孔模具的情况,阐述了一种特殊的双跨斜楔结构设计,解决了长条制件不能同时正冲和侧冲的难题,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对类似制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以印制电路板封装外壳塑件为例,设计了一副1模1腔热流道注射模。其设计难点为:第一,塑件外侧3个方向上存在6处扣位,且均为安装结构,对应抽芯机构布局应合理;第二,塑件整体结构较为规整,但客户对翘曲变形量要求严格,为保证翘曲量在合理范围内,水路布局应全面考虑;第三,模具为出口模,且塑件批量大,考虑到经济性和实用性,本副模具采用热流道系统。
分析了Q5A背板结构,阐述了该电视背板冲压工艺改进方案及模具设计要点。经实际生产证明,该模具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
基于3D的检测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它广泛应用在汽车、飞机等复杂冲压零件的检测中,为成形工艺优化提供基础的测量数据,对提高复杂零件的成形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3D检测过程中,三维扫描的精度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了后面的检测精度。所以,对影响扫描精度的因素做分析,找出改进措施是3D检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探讨了在三维扫描过程中,影响扫描精度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自由锻工具钢的中心缺陷一般是由于冶炼过程中形成的残余缩孔、加工比不足造成的心部孔洞、过热引起的心部缺陷,采用CAE方法解析了锻造过程中的中心缺陷产生,指出由于加热、锻造工艺不当,造成过热,而引起SKD 11工具钢中心缺陷.缩短加热时间,使用窄砟锻造加工是减少SKD 11工具钢中心缺陷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在集成电路封装中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也被认为是延续和超越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方案。介绍了近10年来扇出型晶圆级塑封压缩成型工艺对制品性能,尤其是芯片偏移(die-shift)的影响。从工艺、材料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参数化研究,并提出了扇出型晶圆级塑封设备的设计要求。
介绍了一种梯形铜排复合模结构及制造工艺分析,该模具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冲压件质量满足技术要求,降低了操作工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现了铜排的批量生产。
提出了煤矿5G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5G核心网、基带处理单元(BBU)、远端汇聚站(RHUB)及5G基站之间由5G承载网连接,实现各网元之间信令传输;井下采用5G基站及天线实现井下无线信号覆盖,基站通过RHUB进行汇聚后,与BBU相连并接入5G核心网.比较了用户面功能/移动边缘计算(UPF/MEC)下沉与独立专网2种5G核心网建设方案的优缺点;研究了5G核心网与BBU之间、BBU与RHUB之间、RHUB与5G基站之间的承载网,重点介绍了5G核心网与BBU之间承载网常用的光纤直连、切片分组网(SPN)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