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理解、关爱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既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彰显,也是做好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针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赢得他们的信赖至为关键。而只有把心交给他们,与他们同呼吸、同欢乐,才能贴近他们的心灵,架起师生心灵之桥。本文对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希望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心灵
  心灵沟通是最为关键的沟通。只有真心才能换来学生的一颗真心。新时代的小学生表现欲强,他们渴望被尊重、理解,被关爱、认可,作为小学德育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特点,这是做好德育教育的前提。
  一、在尊重中架起心灵之桥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教师常常把小学生当成“受教育者”,对问题学生歧视甚至打骂,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影响,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推进。小学生虽然认知能力相对欠缺,但也是一个生命个体,只有用对待生命的崇高态度关注他们,才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心灵沟通创造条件。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搞小动作,扰乱他人,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不能随便把学生赶出去,甚至罚站。须知尊重一个学生就是尊重全体学生,数落一个学生就是数落全体学生。正确的做法应把学生安排到第一排,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好好听讲,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才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近了,便给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创造了条件。再比如,有的学生经常不做值日,不爱劳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也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做出全面的评析,否则,如果一味武断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很容易让学生反感,反倒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委任学生作为卫生委员,促使学生在参与班级卫生管理的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自觉改正。
  二、在理解中架起心灵之桥
  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围着教师的教学工作走,这就使得教师处处要求学生理解自己,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理解,加之学生多,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了如指掌。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平等民主,只有平等,彼此才能充分理解。比如,有的学生班级责任感不强,缺乏荣誉感和归属感,对班级活动缺乏兴趣,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审视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学生。基于这样的心态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不喜欢班级的原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再比如,有的学生作业经常不完成,教师最好找到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训诫学生。事实上,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家里的学习环境不佳,学生难以用心做作业,有的是学生确实不会。有的是忘了,不是刻意不完成等,教师必须本着理解的心态去了解孩子不做作业的具体原因,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理解。理解是沟通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理解,都会在学生心灵上开出一朵美丽的花,让学生的身心获得巨大愉悦。
  三、在关爱中架起心灵之桥
  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关爱教师,这应该是正常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当前很多小学学校中,不是教师不爱学生,就是学生不爱老师,心灵之桥难以架起来。关爱虽然是相互的,但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比如,有的学生比较自卑,教师应该切实担负起责任来,用自己的爱心、诚心、真心关心学生,并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提问时间,在班级活动中多鼓励学生参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提升自信心。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好,或者父母经常吵架,对此,教师在详细了解之后,就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感动他们,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一些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缺乏感恩意识,见到老师不问好,对老师的关心不够,教师应该注意引导。例如,教师可以经常请学生帮忙拿作业本、擦黑板等,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总之,关爱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它既需要教师为学生付出,也需要学生认识到教师工作的辛劳,在学校做一名尊师重教的好学生。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的成效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關心学生,真正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知冷知热更知心的好朋友。随着德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定会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一定会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德胜.浅谈小学德育的相关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77
  [2]韩刚.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探索[J].学周刊,2019(09):78
  [3]沙青青.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111
其他文献
【摘 要】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教学以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科学案例为切入点,针对当今社会和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结合环境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资源环境相关专业及其在社会上的就业和发展前景讨论等,展开案例分析和小组报告讨论,最终引導学生和社会上更多的人树立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关键词】新时代;环境保护;健康生活  一、习近平新时
期刊
【摘 要】传统小学体育课弊端重重,最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规则意识,导致整个课堂混乱无比,学生无法得到应有的训练。所以,注重规则意识教育,塑造高品质小学体育课,是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体育;规则意识;高品质课堂;教学方法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提高其运动水平。但在以往
期刊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方向在于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入了解和探究能力,使学生通过教学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以辅助和优化各学科的学习。为了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本文针对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小学生对信息技
期刊
【摘 要】让学引思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也是目前各个学科在教育教学当中争先运用以及贯彻落实的全新教学方案。考虑到初中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想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以及自主权,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也让教师的教学指导效果得以保障。本文把让学引思作为研究核心探究如何将其变成初中
期刊
【摘 要】探析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对解决压轴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利用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由此促进学生发挥其主体意识,能够提升其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本文通过就题变题,就地取材,探索高三一轮复习中变化教学的实践路程,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就题变题;单调性;根的存在与分布  高考恢复全国卷以来,如何围绕全国卷组织应对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近几年探讨的热点。函数与导数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们教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却对自己所教的东西依然很困惑。也许对于学生来说“会的不教也明白,不会的教了也不懂”。有没有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这种困境呢?我们应该知道,教学不是教师的教学,而是学生的学习,是教师用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过程。因而我认为,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借助“微课”教学能起到较好的辅导作用,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改变低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基本理念是以培养化学学科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化学学科素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目标分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本文以氮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为例,谈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下简称宏微辨析)这一核心素养的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合格学生,需要学校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德育具有许多优势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好家庭德育需要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言传身教作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开展教育,并做到家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德育效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德育;有效策略  一、家庭德育在儿童德育中的作用  一是家庭德育拥有
期刊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和分析的艺术。恰当地使用心理学原理进行班级管理有利于班主任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和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为营造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而共同努力。本文主要探究了班主任教师在初建班级、学生学习以及日常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心理学原理,通过科学地应用这些心理学原理,使学生摆正心态,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体会到学习的幸福。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养成大胆求证,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所以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初中化学;素质;重要性  有人认为,初中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大多数内容只需要识记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化学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