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斜井施工提升运输系统设计

来源 :江西煤炭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斜井坡度为50°,最长的一个斜井长为387.57 m。运输安全风险大,斜井人车安全要求高。采用运输车及防护台车的提升运输系统;运输车负责人员、材料运输,防护车承担安全防护、导井安全防护和工作平台的作用,为斜井安全快速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他文献
水稻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植保作业可以让病虫害得到高效防治,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对植保机械的操作和
本文以小峪煤矿8102工作面过断层为工程背景,提出了采用双液注浆材料进行浅层堵漏、高性能单液注浆材料进行深孔注浆的过断层施工工艺,根据8102工作面推进速度以及注浆材料达到峰值强度所需时间,并结合工作面前方煤体裂隙发育情况,确定在工作面前方45 m开始进行注浆。工程实践表明:通过实施注浆加固技术,有效降低了片帮、冒顶事故发生的频率及程度,工作面推进速度由0.88 m/d提高至1.35 m/d,实现了综放工作面安全、快速通过断层。
为解决N101工作面粉尘浓度高,严重污染作业环境的问题,根据煤层注水减尘机理和工作面实际地质条件,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设计煤层动压注水参数,对煤层采取深孔动压注水措施,并对注水前后粉尘浓度进行对比,在工作面采取动压注水措施后粉尘的平均浓度下降75.2%,呼吸性粉尘的平均浓度下降70.9%,工作面作业环境得到改善。
针对塔山煤矿三盘区2305顺槽掘进交叉2#层三盘区皮带巷期间,受两巷间距影响,出现巷道顶板锚杆(索)支护难度大、支护效果差等技术难题,在交叉段采取分层爆破施工工艺,并采取“穿层锚索+工字钢棚”联合支护技术。应用效果表明,改进的掘进工艺保证了近距离立体交叉巷道掘进效率及施工安全。
为解决赵庄煤业松软煤层瓦斯抽采率低的难题,以水力割缝技术为试验研究基础,在二盘区北回风巷进行了抽放效果对比考察,对不同穿层割缝钻孔布置方式及参数下瓦斯抽采浓度、抽采量等数据进行分析,摸索出适合赵庄煤业的以水力割缝技术增透的技术参数。试验表明,水力割缝钻孔与普通钻孔相比,瓦斯抽采浓度提高了1.49倍,抽采流量增加了3.02倍,瓦斯抽采效率显著提高。
为得到8104工作面进风巷支护设计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3种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应力受锚杆/索长度影响较大,增大锚杆/索长度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而锚杆/索预紧力对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影响较小,但锚杆/索长度及预紧力在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方面均能够起到明显作用。现场对工作面开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最大移近量为93.6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70.8 mm,这说明现有支护能够较好维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以煤峪口矿孤岛工作面2605巷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以主动控制为技术核心、充分发挥巷道围岩承载能力为理念,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和W钢带实现初期主动永久支护,超前工作面范围内采用具有一定初撑力的单体支柱π型顶梁实现临时加强支护,有效控制了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大变形问题。
王庄煤矿18206工作面回采期间需通过多条空巷,存在顶板下沉变形量大、顶板管理维护困难,严重制约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问题。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空巷锚索补强、支设木垛等方式超前加固,工作面调斜、回采期间加快推进速度等技术方案,并对工作面过空巷回采期间支架工作阻力变化及空巷顶板变形量等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支架支护质量能够满足工作面过空巷回采要求,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增加了矿井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金达矿4203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护巷煤柱为研究对象,对合理的煤柱尺寸进行了探索研究。首先在分析实际开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极限平衡理论分析得出采空区侧向塑性屈服区宽度为2.42 m,进而得出区段煤柱最小尺寸为4.82 m;其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尺寸区段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和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综合确定区段煤柱尺寸为8 m。实践表明煤柱尺寸设计合理,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相对较小,可以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在分析选煤厂设备基本故障的基础上,根据BP神经网络原理设计智能故障诊断模型并提出智能故障诊断方案,重点设计设备智能故障诊断知识库、推理机。对所提智能故障诊断方案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准确、快速、有效的定位设备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