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精彩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sx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三四月,在常德澧县复兴厂镇一带,一株株红的、紫的、粉的檵木站立在春天的山头,它们挺拔的身姿、修长的枝条、烂漫的花朵,组成了令人震撼的花海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这美到极致的花海景观来自于澧县树大园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树大园林公司”)十多年的精心培育。作为湖南省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树大园林公司以乔木化红檵木为主打特色产品,走出了一条以“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模式”壮大红檵木产业的特色之路,并于近年来先后获得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企业年度最佳品牌”、湖南唯一一家“2018年度全国苗圃50强”等荣誉。
  1
  樹大园林公司是靠全冠柚子树发家的。其公司董事长在早年从事苗木经营时,独辟蹊径,攻克全冠柚子树栽培技术,迅速占领广大的市场。仅3年的时间,树大园林公司苗木基地的全冠柚子树从几百棵猛增至上万棵,并且同时规模经营了香樟树、桂花树、罗汉松等风景林。树大园林公司成长为了“一棵大树”。
  全冠柚子树栽培与经营的成功,让树大园林公司清晰地认识到:不可复制性是开启事业成功的钥匙。要做大做强苗木市场,必须立足于科技,培育不易复制的品种,打造不易复制的模式。
  分析当时的国内苗木市场,树大园林公司发现:国内的彩叶乔木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如美国枫香、紫红欧亚槭等。如果能研发一种彩色乔木树种,打破传统行道树单一的绿色,势必拥有巨大的市场。
  树大园林公司将目标瞄准了红檵木。红檵木是湖南的珍贵乡土彩叶观赏植物,因其红叶、开红花、不落叶的特征,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备受欢迎。
  2006年,龚建平无意中发现了一片荒废的的红檵木。在那片密密麻麻的红檵木中,很明显有些红檵木要高出一个头。正如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引发了万有引力的灵感,那些高出一个头的红檵木让龚建平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红檵木是可以由灌木“拔高”为乔木的!他当即买下了这片红檵木。随后,树大园林公司从“花木之乡”浏阳,花高价买回了50万株红檵木,正式开启“红檵木乔木化”的研究。
  红檵木分枝多、茎杆细,要让红檵木长高,由灌木变成乔木,就好像是要把爬行动物改造为直立行走动物的一场变革,谈何容易?
  最开始,尝试着用水泥杆、铁丝将蓬径1米到2米的红檵木打撑培养,然而效果不太理想;随后,又琢磨着用“懒汉法”栽培,即前5至6年密植,通过优胜劣汰选出株型高挑直立的进行二次栽培;再后来,为了解决红檵木分支性强、主干不突出的问题,又发明了“套管法”,即用空心塑料管套住约2米高的红檵木,主干无法萌生新芽、小枝条,集中养分迅速增粗增高。终于,红檵木“长高了”,不再是传统的修剪为各种性状的低矮小灌木,而是一株株亭亭玉立的乔木。
  2010年12月,龚建平从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回来了“红檵木的乔木化栽培方法”《发明专利证书》。乔木红檵木是目前唯一的红叶红花、四季不落叶的乔木树种,填补了国内外红叶红花行道树的空白。
  乔木化红檵木栽培成功了,树大园林公司却并没有沾沾自喜于这一份成功。开拓者总是向前再向前,龚建平又异想天开地要让红檵木香起来:“要把桂花的香味移植到红檵木上,让红檵木馨香扑鼻。”2012年,树大园林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签订了香型化红檵木育种科研合作项目,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组织研究,树大园林出资共同开发。截至目前,树大园林公司已经投资近200万元,已研发出少量产品正待评审。
  2
  在树大园林公司的苗木基地中,乔木红花檵木的生产面积已经达到350多公顷,其胸径规格从2厘米到10厘米以上。其中,最大一株胸径超过15厘米,培育时间达到18年,售价可达2万元以上。苗木采购商蜂拥而至,树大园林公司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不卖!”这是在待价而沽吗?其实,在树大园林公司的发展规划上有着更大的的盘算。
  从2016年起,树大园林公司就依托独特的乔木化红檵木资源倾心打造了常德市“红林花雨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每一届“红林花雨节”不仅令常德本地游客蜂拥而至,外地花卉苗木客商也闻名而来,高峰期的游客达到了每天5000多人。
  “乔木化红檵木培育周期长,成本投入大,卖苗木,卖一株只有一株的钱。因此,我们公司就开始探索将乔木化红檵木苗木品牌升级为红林花海旅游品牌。红林花海旅游品牌一旦形成,就像一个连锁超市,具有一次投资,百年受益,且效益逐年递增的效果。”
  2017年6月,树大园林公司与韶山市签约,正式筹建第一个商业花海景区。景区距离包毛泽东故居8公里,面积30多公顷,红色花海的主题与故居的红色旅游主题高度融合。
  “我们在这里栽了8000多株乔木化红花檵木、5000多株月季。等到3月份红檵木开花的时候,整座山就会呈现毛主席诗词中所描绘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1月15日,在韶山市杨林乡地杨林山,龚建平不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
  正是冬雨绵绵的时节,“红林花海”景区新修的柏油路经雨水的洗礼乌黑油亮,路旁三四米高的乔木红檵木身姿修长,暗红色的叶子沾着晶亮的雨水,分外吸引人的眼光。
  韶山红林花海森林旅游项目分为花海区、功能区、山顶景观带与灯塔区等6个区域。其中花海区设计成火炬状,通过种植1万株红檵木和30万株月季,可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色。
  目前,韶山红林花海景区已经基本完成树木栽植、道路建设、配套设施等基础建设,即将在3月份迎来令人瞩目的盛放时刻。龚建平介绍:“我们正在加紧标识标牌的制作,将争取在开业的时候给游客带来最佳的体验。”
  龚建平充满信心地表示:以韶山为起点,公司将陆续在长江流域的武汉、合肥、南京、济南等10个城市建立乔木化红檵木花海基地,探索红林花海景区建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形成不易复制的红林花海旅游品牌。
其他文献
2016年1月7日,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2019年3月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国家林草局的部署,湖南林业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推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力度,着力打造湖南林业的新业态。日前,本刊记者就湖南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情况采访了湖南省林业局自
期刊
才入秋,太阳依然火辣。宁乡市沩山乡百姓林长姜厚知一如往常,头顶草帽,带着几名森林守护志愿者,巡查在沩山之腰。  今年2月1日,沩山乡百姓林长办公室成立后,先后开展了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禁食野生蘑菇、烟花鞭炮禁燃限放等卓有成效的工作。宁乡的母亲河沩水发源于沩山,汩汩沩水,碧如清泉,其中就有沩山乡森林守护志愿者的汗水和辛劳。同时,这也是宁乡市350多名百姓林长、近4000名森林守护志愿者的生动写照
期刊
自1954年建场以来,武冈国有林场已历经了67年的沧桑岁月。为了建设与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坚守武冈后花园天然生态屏障,一代又一代林场人不忘初心,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艰苦创业,砥砺前行,改革创新,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绘就了今天武冈国有林场的精彩篇章。  艰苦创业  国家“一五”期间(1953~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大批木材,在武冈云山、天尊山及周边村镇就有大片适
期刊
巍巍雪峰山,悠悠平溪江。這里群山滴翠、山川秀美、林间绿荫、景色宜人……这里,就是静卧在雪峰山下、碧绿无瑕的翡翠——洞口县大湾国有林场。  大湾国有林场始建于1956年,坐落在洞口县西南部的雪峰山东麓,经营国有林总面积3133.33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533.33公顷,所辖山场分布在古楼、长塘、岩山、文昌和雪峰5个乡镇(街道)37个行政村境内。森林蓄积量28.4万余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1%
期刊
“銜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洞庭湖以浩瀚之观、包容之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洞庭湖视察,嘱托做好洞庭湖的生态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在生态保护一线,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铭记洞庭湖哺育之恩,不忘总书记殷殷嘱托,兢兢业业地坚守在洞庭湖畔,为洞庭湖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他就是王胜,现任岳阳市君山区天井山国有林场场长,兼任君山区林业局湿地管理站站长。
期刊
编者按  天野苍茫清风秀的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牧场,“草经冬不萎,花非春常开”的永州燕子山生态大草原,芳草茵茵、绿波千里的郴州仰天湖大草原,“常有云气出,咫尺不辨物”的大围山高山草原……一块块玛瑙翡翠般的草地,妆点着多山地丘陵的湖南。丰满肥美的草原哺育着成群的牛羊,丰富优质的风能资源潜藏着开发绿色能源的光明前景,辽阔壮美的风景吸引着追寻自然之美的人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决定将6月确定为草原普法宣传月,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充分发挥财政在优化配置油茶产业发展资源、培育壮大油茶千亿产业中的引导作用,2021年7月2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發了《湖南省财政支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21﹞33号,以下简称《政策措施》)。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
期刊
从事林业工作30多年,陆奇勇始终关注着自然界里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跋涉在通道侗乡的群山峻岭、河湖溪流,只为发现和守护大自然里那些宝贵的生灵,让其自由繁衍生存。进入21世纪,时任通道县林业局分管资源的副局长陆奇勇,全身心投入到林业资源的调查和保护中。从2003年至2018年,他先后开展了苔藓植物多样性调查、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珍稀濒危动植物调查,以及万佛山丹霞地貌区湿地植被特征的研究
期刊
“东风吹暖碧潇湘,闻道浯溪水亦香。最忆故园秋色里,满山红叶艳惊霜”。祁阳人民以独特的“祁阳手笔”三年实施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98.13公顷,实施小微湿地保护与建设1000公顷,为“一湖三山四水”生态治理提供出一套可供借鉴的“祁阳样板”。  三产融合,织就临江一条绿带  瞄准打造成“生态治水示范区、湿地公园样板区、美丽乡村标杆区、三产融合先行区”的目标,祁阳坚持从战略高度来部署,用科学方法抓
期刊
71个贫困村出列,36272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6.84%降至0.77%……这是截至2019年底,贫困大县新化交出的脱贫攻坚“答卷”。  “答卷”背后,是一个个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产业园区,是一家家生意红火的民宿和农家乐,是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放眼梅山大地,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处处是希望在升腾、幸福在绽放。近年来,新化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紧紧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