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粉末床熔化钨-5%碳化钽的成形与裂纹控制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mid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激光粉末床熔化技术制备的钨材料中存在的裂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原位反应形成亚微米尺度亚结构强化相的强化方式减少钨中裂纹的新思路。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技术成功制备了钨-5%(质量分数)碳化钽低合金钨块体,通过调整激光参数,钨-5%碳化钽块体的孔洞明显减少,裂纹密度相较纯钨显著降低。在钨-碳化钽中形成了大量形状不规则的亚微米级尺度的亚结构,通过微观组织分析在合金中发现了于增材制造原位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碳化钨相,这些碳化钨相主要聚集于亚结构的胞壁处。钨-碳化钽的显微硬度(666 HV)较纯钨(400 HV)提高了约50%,证明在添加碳化钽后材料的本征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期刊
针对静态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干涉条纹采集与处理对速度快的特殊要求,设计了用FPGA实现干涉图采集和光谱复原系统,通过 CCD采集静态傅里叶干涉条纹后,将数字灰度值输入到 FPGA中,进行傅里叶变换(FFT)、取模、光谱标定等处理后得到入射光的光谱信息。光谱获取的算法主要由基 2-FFT和光谱标定实现,光谱标定是通过在可探测波长内取两个标准位置来计算中心波长准确位置的。为了获得较好的加窗效果,对多种切趾函数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数据得到半宽和中心波长位置都相对较好的加窗方式。实验分别对中心波长 635 nm,6
Terahertz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ise many cutting-edge applications. Terahertz surface plasmonic waves that propagate at metal–dielectric interfaces deliver a potentially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integrated terahertz devices and systems. Previous conc
分析时钟恢复算法中环路滤波器比例增益系数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时发现,信号的误码率随比例增益系数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且不同接收光功率下的最优比例增益系数不同。针对该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ardner算法的全实时化动态比例增益系数全数字时钟恢复算法,以应对功率抖动信道并提高算法的灵敏度。此外,在基于Altera Stratix-V 5SGXMA7K2F40C3 FPGA平台的2.5 GBaud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相干通信系统中对该算法进行了在线实验验证。以KP4中的前向纠错码门限2×10
在准分子激光器已知的激发方式(横询放 电、光發浦、电子束、离子束和超高频 放电)中,最有趣的是超高频场泵浦方式。这是由于激活介质有可能全部吸收超高频功率,而且在大气压气体情况下高频放电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相当大的电子浓度为Ne=1014~10160 cm-3的激发体积。从泵浦能量传输和导入激活介质的观点来看,超高频脉冲有非常好的工艺性能,而且无电极放电能够使工作气体长时间保持清洁。
期刊
期刊
系统描述了两级振荡器-放大器碘激光装置。报道了详细的技术数据以及振荡器脉冲与压力的关系、振荡器与放大器的气体组成、小信号放大、放大级的能量贮存和能量输出等资料。这些性能数据表明这种新的激光系统适用于高能量、短脉冲运转。
期刊
基于反谐振反射光波导模型和模式耦合模型分析了负曲率空芯光纤的导光机理,利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圆形管环负曲率空芯光纤的结构参数对基模限制损耗的影响。通过分析嵌套环优化基模限制损耗机理,发现嵌套环之间的空气层对反谐振反射也有贡献,且嵌套环在不同管环数量下对限制损耗优化的影响不同。设计了一种纤芯直径不超过20 μm的低限制损耗负曲率空芯光纤,其在1550 nm处的限制损耗小于1 dB/km,可保证单模传输。
We propose that domain inversion can be directly in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which opens a path to achieve three-dimensional (3D) nonlinear crystal with a period in sub-micron-scale. A simulation of domain inversion
In this Letter, we discuss Raman–Nath acousto-optic diffraction, and a new model of Raman–Nath acousto-optic diffraction is present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and simultaneous occurrences of phase-grating diffraction and the Doppler effect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