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富豪,医疗界的乔布斯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198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首富马云说过:“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会。”年轻的美国女富豪伊丽莎白·霍尔姆斯(下文称霍尔姆斯)深刻理解了这句话。因为“最怕的事情就是扎针抽血”,19岁那年,霍尔姆斯成立了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采血与血液检测的新方式。如今,这家公司已经被估值90亿美元,霍尔姆斯因持有半数股份,以45亿美元的净资产成为最新的福布斯美国富豪榜中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富豪。
  “我们开个公司吧”
  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钱宁·罗伯逊(下文称罗伯逊)永远都忘不了霍尔姆斯来找他的那天。
  2003年的秋天,正在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读大二的霍尔姆斯带着一份专利申请书,冲进罗伯逊的办公室,一屁股坐下说:“我们开个公司吧。”罗伯逊在他33年执教生涯里见过成千上万个学生,虽然只认识霍尔姆斯一年多,却知道“她与众不同”,因为“她会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待复杂的技术问题,这在我的阅历里绝无仅有”。尽管罗伯逊欣赏霍尔姆斯开公司的想法,但他似乎并不赞同霍尔姆斯要辍学的决定。
  “你为什么要放弃学业?”罗伯逊问。“因为我希望建立一个可以彻底改变医疗保健的现状的医疗系统。我不想在已有技术上做改善,而想发明一种全新技术,可以不分地域、种族、年龄或性别,使所有人受益。”霍爾姆斯回答。罗伯逊被这个答案震撼了,“我突然意识到注视着她的眼睛就像是望着史蒂夫·乔布斯或比尔·盖茨的眼睛一样”。
  10年后,霍尔姆斯真的做到了。她的公司名叫Theranos,来自治疗(therapy)和诊断(diagnosis)两个词,专门进行无痛抽血和检测。目前公司有500名员工,提供200多种常见的血液检测,不久的将来会增加到1000多种。公司的抽血方式获得了专利,无需针头,感觉不像被扎,只是被敲了一下。抽血剂量只有通常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但这个微小样本足够完成30项血液检测。之后,公司将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或其他传统方法,将检测结果通知客户。
  这种血液检测方法的另一大好处是收费低廉。以生育力测试为例,一般医院检测此项的费用高达2000美元,但Theranos公司的测试只要35美元。Theranos公司表示,如果美国所有的血液检测都能按该公司的价格执行,未来10年可为医疗保险节省980亿美元,为医疗补贴节约1040亿美元。
  “创业是我最大的机会”
  霍尔姆斯1984年生于华盛顿,父亲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全球水协调员,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改进中国和非洲的水资源利用。工作中,他认识了美国国会委员会职员艾诺尔,二人后来结婚。
  霍尔姆斯很小就读过自己高祖父的自传。“他是一名参加过一战的外科医生,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霍尔姆斯透露,8岁时家人曾带她参观过这个中心,那时候她开始考虑是否可以成为一名医生。但她很快发现自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害怕抽血。“一想到要把一根针插到体内,吸走我的血,我就会惴惴不安。”霍尔姆斯说,“当我知道必须要抽血时,我甚至提前好几个星期就无法入睡。”为了克服这一障碍,霍尔姆斯的朋友曾安排她去观看一台手术,没想到霍尔姆斯当场晕过去了。
  但在其他方面,霍尔姆斯无所畏惧。9岁时,因父亲工作变动,全家要迁往休斯敦。对于这次搬家,父亲觉得愧对孩子,霍尔姆斯却写了一封信安慰父亲。“我爱冒险,”霍尔姆斯写道,“我真正想做的是发现全新的东西,一些人类认为是不可能的东西。”那时,父亲请了一个家教每周六教霍尔姆斯和弟弟学习汉语。读高中时,霍尔姆斯曾跟随父亲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在北京时,她惊讶地发现中国大学的信息技术水平只相当于美国高中。于是,霍尔姆斯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将C 编程器卖给中国大学。这段经历给了霍尔姆斯很大的启发,“我开始相信创业也许是我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最大机会”。
  霍尔姆斯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后,父亲送了她一本《沉思录》。“我希望她能过有目的的生活,这本书真的影响了她。”入学后,霍尔姆斯获得了3000美元的精英奖学金,可以开展一项科研项目。虽然还是个本科新生,但霍尔姆斯成功说服了罗伯逊教授让她使用学校的实验室,通常该实验室只对博士生开放。
  得益于会说汉语的优势,2003年夏天霍尔姆斯获得了到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实习的机会,主要工作是检测血液中的SARS病毒。“我没有生物学基础”,霍尔姆斯回忆,但在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和技术背景使她相信“可以有更好的测试方法”。回到美国后,霍尔姆斯开始写专利申请书。母亲说:“她坐在电脑前,五六天几乎都没起来过,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两个小时。”申请书草案完成后,母亲开车带她从休斯敦到斯坦福,本想享受一段母女的独处时光,没想到霍尔姆斯在车上睡了整整两天。
  得知霍尔姆斯想要退学创业后,父亲把原本用来供她上学的钱拿出来给她开公司。10年来,霍尔姆斯陆续募集了超过4亿美元资金。早期的投资者包括风投公司德丰杰和甲骨文前CEO拉里·埃里森。霍尔姆斯也拒绝过很多投资者,因为他们希望快速回报。“我要建立的是30年、40年甚至50年后仍然领先的新标准。”霍尔姆斯说。
  “她就像一个僧人”
  今年夏天,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霍尔姆斯为封面做了一篇深度报道。记者在Theranos公司待了4天,发现霍尔姆斯每天的穿着都是一样的:黑色外套、黑色高领毛衣、黑色休闲裤、黑色低跟鞋。这让人联想到乔布斯,他也是一成不变的黑T恤、牛仔裤。乔布斯确实是霍尔姆斯眼中的英雄。在她的办公室,挂了一幅乔布斯的照片,那是他因胰腺癌辞去苹果公司CEO时的视频截图。霍尔姆斯以此来“向乔布斯致敬”。
  霍尔姆斯的生意伙伴也相信,她能像乔布斯那样创造出伟大的产品。“她看起来像19岁,”Theranos公司董事会成员、91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我不能把她比作其他任何人,因为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有她的特质。她有钢铁般的意志、强大的决心,她就像一个僧人,一心一意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公司员工则评价霍尔姆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她喜欢倾听别人的想法,当有人说笑话时,她会笑得很自然。她的声音很低,完全不具备侵略性。
  只有在说到“愿景”时,霍尔姆斯才会变得滔滔不绝。在今年10月召开的《财富》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峰会上,霍尔姆斯表示,人们是时候更多了解自己的身体了,“我们对信用卡的了解都要多于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她认为这首先要从医疗检测开始。“我们的经营理念是,用实惠的价格获得实时健康信息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权利。”为此,Theranos已经与美国最大连锁药房集团沃尔格林公司达成协议,将在全美8100家沃尔格林店铺中开设诊所。未来,霍尔姆斯还希望将公司的检测设施放到军队的直升机上,或是船、潜艇、难民营甚至非洲丛林的帐篷里。
  “我想让全世界的人,能在需要时用最快的时间检测并得知自身的健康信息,真正帮助人们改善他们的生活。”霍尔姆斯双手抱在胸前描述愿景的姿势和语气,让人再一次想到了乔布斯。
其他文献
知识青年返城与中国的股份制    马国川(以下简称“马”):作为一个被称为“厉股份”的经济学家,你第一次提出股份制,好像是在一九八○年四至五月份。  厉以宁(以下简称“厉”):对。当时我作为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副教授,参加了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召开的劳动就业座谈会。在这个会议上,我第一次提出股份制。  马:为什么要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你为什么要提出股份制?  厉: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就
看了《读书》一九九五年第三期上刘心武《“大院”里的孩子们》,想到当代文化园地已经诞生的一个个“群属部落”,诸如“右派”、“知青”、“老三届”等等。这些群属部落正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怀旧,于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历史情怀,可以在过往位置上,或深沉或不深沉地寄寓自己的忧思。由于时空距离的逐渐拉大,也就使他们的群属位置具备了某种审美意味。  但是,那些没有被推上历史浪头的人们呢?比如老三届之后的一批?也许由
皮亚杰与乔姆斯基的一场辩论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别看这轻轻一句话,没有什么高深理论,旁征博引,宏大体系,这可是叶老从事教育数十年经验的结晶:既然是“农业”,就只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椿树上长棉花,那是“大跃进”年代的故事。既然是“农业”,种出的“瓜”或“豆”决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像工厂里成批生产的铸件,浇到什么模子里就是什么样,模子作得再美,也没法子把人人都“塑”
在贵阳,人们都知道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他的名字叫曾国庆。每天,他开着朋友借给他的车,四处揽活。无论活多脏多累,他都愿意干。只是,每过40分钟,他就会停下手中的活,走到副驾驶旁,轻轻呼唤着妻子:“刘蔷,醒醒了,醒醒了,别睡过头了。”这时,病重的妻子就会醒来,冲他一笑。他心里也顿时乐开了花。  在曾国庆眼里,妻子就是他心中那朵美丽的花,青春靓丽,洁白无瑕。以前是,现在也是。  2008年,两人相识。3
打开《读书》第三期的目录,《研究中国历史到威尼斯?》,好熟悉的文字,我几乎叫出声来。翻阅正文,果然是还在美国读过的一篇文章。当时我去休斯敦大学进修,偶然读到此文。我为作者清醒的理性力所震惊,折服,于是大悟。如果我说正是这些文字坚定了回国的信心,可能没有人相信。可事实上正是如此。  顺便提一句,文中有一些话其实可以不删。还有贵刊能否撰文介绍一下黄仁宇先生?谢谢!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刘贵鸿   
编者按    乡土中国如何面对现代的挑战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梁漱溟、费孝通直到新一代的社会学家,都把乡村问题看作是中国社会改革的根本问题。但是,在当代文化讨论中,乡村问题并没有成为都市知识分子关注的中心。在《读书》杂志召集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些直接从事乡村调查研究的学者感叹说,他们的工作未能得到知识界的关注。这次座谈会主要讨论了改革以来中国乡村的变化、发展的可能性和面临的问题。在
关于“皇太后修三海”  黎仲    贵刊二○○五年第十期所载高尔泰先生大作《陈迹飘零读故宫》有“皇太后修三海”之说,似不甚确切。慈禧挪用军费所“修”者不仅是“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主要是颐和园(原清漪园)。《辞海》“颐和园”条:“……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慈禧太后移用海军经费重建,改名颐和园。……”《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Summer Palace / 颐和园”条:“……清乾隆十
《孟子·梁惠王上》云“君子远庖厨”,据说是因为不忍心见猪牛羊鸡鸭之类生灵被宰割,这种泛爱得有点儿虚伪的话实在莫名其妙。《诗·伐檀》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论语》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既然如些,君子又怎能和庖厨之事毫不沾边?也许,他们自有侍者,不必亲自下厨操刀,心理上也不必负担杀生之责。记得一书中曾记和尚蒸螃蟹,螃蟹在热气中辗转乱爬,把个蒸笼弄得哗哗作响,和尚便念“善哉善哉,熟了就好了
近年,由于检讨闭关锁国的教训,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有一种不区分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看法。在对洋务派重新评价时,坚持抵抗侵略的爱国人物大受冷落。面对日本商品广告在中国的顶天立地而慨叹“早知如此”,八年浴血抗战成了“何必当初”。追寻传统文化热以来,诸多历史上原“反派”政治人物的书甚为抢手,人们多为从中了解历史的另一个方面,以校正心中久被歪扭的正负坐标。但重建历史时也应提防,以新的不公取代旧的不公。
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释亡名二诗,传云:“亡名,俗姓宋,名阙,南郡人。事梁元帝,深见礼待。梁亡,远客岷蜀。有集十卷。”同卷又收无名法师诗一首,无传但有小注:“或即是释亡名。”  “亡”“无”古通用,释亡名即无名法师,此在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已有定论,陈先生并考定,亡名俗姓宗而非宋,南阳人而非南郡人(汉魏南北朝之际,宗氏为南阳望族,如《后汉书·党锢传》有宗均、宗资、宗慈,《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