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各器官Cu、Cr、Cd、Pb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b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三七器官Cu、Cr、Cd、Pb含量特征及转运规律,对三七块根安全性进行人体健康评估.[方法]在三七产区广东南雄、广西靖西、云南文山、云南新拓展片区采集43份三七样品,采用ICP-MS测定三七各器官-茎叶、芦头、块根、筋条和须根的Pb、Cd、Cr、Cu含量.[结果]43份三七样品中,茎叶、芦头和须根的Pb、Cd、Cr、Cu等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依次为Cu>Cr>Pb>Cd,而块根和筋条的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依次为Cr>Cu>Pb>Cd;4种重金属含量在三七各器官表现为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且地下部分重金属多集中于须根.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七各器官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不同的超标现象、超标程度表现依次为Cr>Pb>Cd>Cu,三七各器官重金属元素超标率依次为须根>芦头>茎叶>块根>筋条.4种重金属从地下部分迁移到茎叶的平均转运能力依次为Pb>Cu>Cr>Cd,不同产地三七块根Cu、Cr、Cd、Pb对人体的摄入风险分别为0.37%、46.69%、3.80%、5.23%,以Cr元素健康风险较大,应加强Cr元素的摄入风险管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三七药材重金属累积特征、健康安全评价及三七适宜种植地区选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视觉感知技术为林业害虫识别防治提供了新方法和实现思路.论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感知神经网络框架实现小蠢虫的检测识别,检测系统具体采用了特征金字塔结构、形变结构和新型非极大值抑制技术进行构建,其准确率达到了96.32%.这说明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方案识别林业害虫的可行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在精准识别林业害虫的同时,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基于永安市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主要由反映林木质量和林地质量的10个因子组成,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级.从森林类别、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3个方面对森林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乔木林森林质量指数为0.643,处于良等级,可通过精准提升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结合永安实际情况,认为研究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永安市森林资源质量,可以为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通过对三山森林公园林地植物进行实地踏查和样地调查,记录了维管植物47科89属108种,其中已改造林地维管植物42科76属91种,未改造林地维管植物26科32属37种,比较研究了公园内该两种林地的植物群落现状,发现均已形成乔-灌-草垂直结构,其中已改造林经过两次改造,第一次于2010年采用皆伐方式引入常绿阔叶乡土树种,第二次于2016年采用择伐方式引入观花、色叶等具有观赏性的阔叶树种,此次调查发现已改造林各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未改造林,改造后森林景观效果明显提升.因此,引入多品种观花、观果、色叶及珍稀乡
为解决油茶蛀干天牛防治困难的难题,筛选了一种油茶蛀干天牛的物理阻隔防治药剂组合物,对蛀干天牛成虫的趋避率可达100%,对幼虫的毒杀效果在70%以上.在传统涂白剂基础上,白乳胶、桐油、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透翠各成分的加入可产生增效作用,白乳胶可延长涂白剂保护时间,桐油可有效趋避成虫产卵,透翠作为渗透剂载体有助于携带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进入木质部杀死天牛等蛀干害虫幼虫.
营造乡土阔叶人工林是华南地区自然保护区桉树、相思林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提高保护地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明确乡土阔叶树人工林林下草本群落特征,对深圳田头山和大鹏半岛市级自然保护区乡土阔叶人工林林下草本群落开展调查.结果 表明:深圳市级自然保护区桉树相思改造乡土阔叶树林下草本植物平均高度在0.2~120.0 cm之间,草本平均盖度在0.2%~50.0%;田头山桉树相思改造乡土阔叶树林下草本树种丰富度为22~39种,Shannon-Weiner指数在2.54~3.03之间,Simps
研究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用整体状况、树冠、树干、根部4个方面共14个指标,对东莞市50种、208株古树名木进行健康诊断.结果 表明,调查的古树名木整体表现良好,大部分树种其树势旺盛,树干无倾斜和偏冠或倾斜角度较小;受枝叶病害、虫害、寄生及树干病虫害的影响较小;枯枝、腐枝、顶梢枯死、叶斑、变色等发生率较大;树干洞穴、树体空洞、树干损伤、根部损伤严重,根部通水透气性差.
“绿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价值,对促进绿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古树名木的资源特点,并对北湖村、龙岗村和牛过萌村古树名木保护利用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把古树名木价值应用于绿美乡村建设的思路和途径,为广东省古树名木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参考.
木荷Schima superba是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乡土阔叶树种、用材树种和防火树种,随着我国木材需求数量与品质的不断提升,木荷在南方各省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林木培育着重追求质量效益,现代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新型轻基质育苗技术也打破了传统育苗理念的束缚.文章着重介绍了木荷的特性、生态和经济价值,对其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育技术研究进行归纳,并展望了我国木荷良种选育、种苗繁育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研究突破方向,为我国木荷的良种繁育、造
为了解银瓶山森林公园润楠属植物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海拔因子的关系,对森林公园内不同海拔的12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银瓶山润楠属群落中共有70种植物,隶属于41科58属.各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整体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P
为深入了解本园不同立地类型土壤养分状况,为公园植被优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银瓶山森林公园采用样地调查法开展植物种类、土壤养分调查和测试分析.结果 表明:(1)清溪景区入口景观、九洞景区防汛应急通道景观、九洞景区森林游憩地、谢岗圆墩背4个区域的改造地块与对照地块pH值均值均小于7,不存在显著差异;(2)九洞景区防汛应急通道景观改造地块与对照地块的有机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区域两者差异不显著;九洞景区防汛应急通道景观改造地块与对照地块的全氮存在显著差异;其他3个区域的全氮差异不显著;(3)4个区域的改造地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