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治疗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l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内镜治疗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内镜治疗的268例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患者共发生并发症69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75%),其中延迟出血11例(4.10%)、食管穿孔12例(4.48%)、食管狭窄46例(17.16%).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直径、病变周长是患者术后延迟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手术方式是食管穿孔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病变周长、手术时间是食管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易发生延迟出血、食管穿孔和食管狭窄,其中延迟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病变直径、病变周长,食管穿孔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手术方式,食管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病变周长、手术时间.手术医师应根据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标准、患者全面主观营养评估(PG-SGA)和血清白蛋白(ALB)诊断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一致性.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1-12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患者218例,分别采用GLIM标准、PG-SGA和血清ALB诊断其营养不良情况.比较3种方法在营养不良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 ①218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 2002)》评分为(3.12±1.08)分,营养风险发生率53.67% (117/218).不同年龄段、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患者的NR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髓样癌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7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确诊,其中良性结节142例,甲状腺髓样癌24例,非甲状腺髓样癌111例(乳头状癌61例,甲状腺滤泡癌30例,未分化癌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发光法检测降钙素(CT)、癌胚抗原(CEA)、促甲状腺激素(TSH)、PCT.结果 良性结节、非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髓样癌患者CT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CT在甲状腺髓样癌、良性结节、非甲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