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设任务,追求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任务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任务的驱动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巧设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设任务,追求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巧设任务 高效课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将新物理知识融入到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实践等去完成任务,可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获取新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安排一些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学习。
  一、设置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任务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其自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学习初中物理,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一些实验,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去收获新知识。比起教师口头上的讲解,学生自己参与到实验操作过程中,更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可选择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任务,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自制针孔照相机,让学生在制作针孔照相机的过程中去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使学生能够逐步接触并理解几何光学中成像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学生可找一个空火柴盒,在宽的一面上开一个小窗口,糊上一张半透明的纸,在它的对面用针扎一个小孔。天黑以后,在针孔的近旁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这时学生就能够在小窗口上看到一个蜡烛的倒影。这个实验全程由学生自己操作,利用这样的装置,再安上底片,就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针孔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由于没有真的镜头,拍照的时候用不着对焦距,远近的景物都能照清楚,视角也比一般照相机大。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相关内容。
  二、设置具有层次性的任务
  由于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置具有层次性的任务,使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满足。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创造力也不同,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等,设置的任务要遵循由简单到难的原则,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则可以将难度比较大的任务进行分解,这样才能更加轻松地完成任务,收获新知识。
  例如,在“分子热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微小粒子的形状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继续阅读教材,说一说什么是扩散现象,观察分子扩散视频。接下来,教师可拿出一瓶香水,在教室打开,学生很快会闻到香味,教师让学生思考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的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思考完以后为学生展示气体扩散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既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什么在实验中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会上升到上方的空气中,而使空气的颜色发生改变?教师提出问题后,可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并请一些学生来回答讨论结果,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及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学习方案,提高教学针对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从易到难的设置教学任务,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设置多元解决问题的任务
  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疑问,对新知识的实质往往无法透彻地理解。即使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不够深刻,比较片面。所以,教师需要设置多元解决问题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避免形成思维定式,提高新知识的转化率。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物理成绩得到改善,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以“透镜”的教学为例,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用的凹透镜还是凸透镜,两者有什么差别等。如眼镜片上、照相机上、投影机里、显微镜上都会用到透镜,凸透镜具有中间厚邊缘薄的特点,而凹透镜则相反,中间薄边缘厚。在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去分析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以及通过光心的光线有什么特点等,这样才能时学生更好地理解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根据所学知识,利用透镜完成相关实验。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小灯泡和凸透镜,让学生去研究怎样获得平行光。在学生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答案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去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任务、具有层次性的任务,以及多元解决问题的任务,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通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设任务,创建高效的物理课堂,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兴会.初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碧波中学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 2016.
  [2]许伟光. 巧设探究主线,构建高效课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片断设计与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14(4).
  [3]孙宝洋.巧设物理问题 创建高效课堂——问题教学法与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J].快乐阅读, 2011(23):169-170.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教师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把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或者说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科研才具有研究价值。而进行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把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作为整个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重要思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教科研课题的核心步骤,形成高质量的课题是教师成长的重要一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养成教育家的气质,不断地在教育实践中提升自己的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对话,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进行对话设计时,教师要成为师生对话教学的主导者,注重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教师要从情境创设、问题选择、教师引导等方面着手,努力提升师生对话效度,使师生对话成为阅读教学的助推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对话 阅读 策略  课堂教学成败在于对话。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构建新的阅读教学过程观,精心设计对话过程,科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信息化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呈井喷之势。因而,学会学习、坚持学习是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如今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教育重点就在与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中学生会学习、爱学习,这在初中历史的教育中亦是如此。新课改要求中学历史的教学要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但是着眼于当下的初中历史实际教学状况,部分学校的教师仍
【内容摘要】快乐教学法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实施快乐教学法,应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的实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快乐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枯燥,束缚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无法有效保证教学效果。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内容摘要】在电化学的教学中,其中一个知识让很多同学难以记住,更何况掌握呢,那就是在原电池中和电解池中,电子的移动方向和离子的移动方向问题。在电化学中,电子的移动方向和离子的移动方向,可以简单的判断出电极的正负或者阴阳,就可以知道应该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是解决电化学问题的关键,要在解决问题前,弄清楚这点,就可以将问题变得简单多了。  【关键词】电子 离子 移动方向  在电化学的教学中,其
紧跟时代发展的数学教学理念就是数学教学的先进思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导向。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失去了符合年龄特征的激情与梦想,失去了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与潜能。在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不难发现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师讲解的多,学生练习的少;教师的指责多,鼓励少;学生被动接受的多,探究的少;学生的学习任务多,自主创新少等诸多问题。如何在新时代、新理念背景
【内容摘要】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难以割舍。因此,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以期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文化导入 策略措施  文化背景和环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二者相互依存,无法割裂。在进行跨语言的学习和研
【内容摘要】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动态生成”的概念,这里的“动态生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精心预设或引导,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过程中,产生出课堂原计划中所没有预料的新的问题,然后教师根据问题的价值以及问题与课堂教学的联系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使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关键词】课堂生成 预设 创设情境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当前的教学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化和推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于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 初中数学 教学 渗透  前言  教学理念对于教学工作来说至关重要。面对日益更新的教学环境
【内容摘要】在音乐课程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平板电脑以其突出的优势对中小学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在其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所暴露的缺点也不容小觑。文章根据平板电脑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先说明了平板电脑多媒体技术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意义;后详细阐述了平板电脑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平板电脑 中学 音乐课堂  引言  目前,伴随我国新课程的持续深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