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分拣学问大,怎能又快又聪明?

来源 :科学Fan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2019年的时候中国的快递达到了635.2亿件。这几百亿的快递包裹所运送的物品不同、地址不同、要求不同,到底是怎么快速精准投递的呢?智能化的分拣很重要!
  先来了解一下基本概念
  分拣在快递流程中的位置
  分拣一般集中在快递中转场或枢纽中心的内部处理环节。在分拣技术方面,目前快递分拣广泛使用的交叉带式包裹分拣机,就是在对包裹物品的正确识别基础上,由分拣机实现把快递包裹物理上搬运至分拣机上的相应目的地格口的位置。
  分拣技术的发展历程
  以20世纪20年代荷兰尔玛公司研发了世界第一台信件分拣设备为标志,分拣技术大致经历了人工、半自动、自动化等阶段。当前,随着业务数据的丰富和完善,AI技术、大数据技术有助于使整个分拣的流程更加“智能”,这从更高层面的流程及全网的調度角度来整体优化快递的分拣任务。
  人工分拣
  “人眼”未扫描;“大脑”来判断,“人手”来执行,传送带来辅助传输物品。
  半自动分拣
  人工的分拣准确性难以在高强度劳动中维持,因此采用了一些机械。最早期的分拣机是直线型的,也催生了专门的直线分拣机。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衍生出了矩阵式分拣机、托盘式环形分拣机、交叉带式分拣机、滑块分拣机、环形分拣机等。
  智能全自动分拣
  数据收集为基础,利用AI技术、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的识别及控制系统,从入库、在库到分拣、装车的完整过程,无须人力参与或者很少的人力参与。
  LINK
  顺丰速运设在深圳的货运枢纽及自动分拣中心,1小时至少处理7.1万件包裹;按照人工每小时分拣500件货物的速度,分拣7.1万件大概需要150人,同时工作1小时才能完成。
  智能分拣的构成
  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组成。
  智能分拣的动作流程
  以韵达某分拨中心为例,说明智能分拣的运作过程。
  快递包裹车辆到达:
  基于货车的行驶速度,广东到江浙沪地区为20小时左右。也就是珠三角到长三角基本保证隔日达。而800公里内的辐射区域,比如河南南部的城市,山东的部分城市发往江苏的部分区域,现在基本做到次日达。在快递柜拖挂车卸货中,提供“北斗叫号”的微信小程序,来控制和实时监控到达车辆的详细信息。
  卸货环节:
  分拨中心内可伸缩并调节高低的伸缩流水线,直接深入车厢,方便装卸工卸货。每一个快递包裹被操作员面单朝上放入流水线,整个自动分拣机呈环形。在卸货后,包裹需要进入信息采集环节。该环节可以自动识别面单上的基本信息,并完成自动称重及信息上传。
  矩阵式自动分拣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的矩阵由竖向的多个卸货口和横向的分拨流水线构成,每条分拨流水线对应某个目的地,从而组成十字交叉的分拨网络。流水线两侧都装有红外识别设备,用于检测货物在流水线的位置,货物到了该分拨的流水线,上面的小甩臂自动运行,进行货物分拨,进入下一条流水线。该流水线对应包裹的目的地城市,再自动进入该城市的一级网点装车区域,由网点装车发运进入配送环节。该分拣系统的处理能力为每小时2万件,错误率为万分之一。从卸车环节开始,到分拨至城市内网点,需要的时间大概为5分钟以内,从而保证了分拨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目的地包裹装载:
  这是分拣处理的末端环节,它的目的是为分拣处理后的物件提供暂时的存放位置,并实现一定的管理功能。
  分拣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相辅相成的,自动化的分拣需要智能决策系统获取包裹的信息,完成包裹在分拣系统能传输路径的优化控制。智能化的分拣需要各类自动控制系统对包裹的物流路径进行有效控制,需要考虑传送系统的负载重量、包裹的尺寸等因素。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则是分拣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其他文献
之前说到推理和冒险的结合最完美的是“寻宝”,在介绍了那么多电影之后,也不能漏掉一个重要的娱乐形式,就是游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古墓丽影》系列。作为RPG冒险解谜游戏中的“常青树”,《古墓丽影》系列的第一作从1996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来中反复推陈出新,让玩家们跟随着冒险家劳拉走南闯北,与杀人犯、盗墓者、佣兵和其他危险的牛鬼蛇神斗智斗勇,同时寻找一件又一件古人们遗留下来的宝藏。当然,在这些宝物中
传统约束屈曲支撑大震下易产生残余变形,首先概述现有自复位支撑发展现状,分析其工作优点,然后针对现有的自复位支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支撑——自复位三重钢管约束屈
分析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造成海南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提出保护海南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参照鮨科鱼类胚后发育时期划分的一般方法,结合豹纹鳃棘鲈的形态特征将其胚后发育时期划分为仔鱼期(分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稚鱼期和幼鱼期,并对各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我国的伤害研究和预防控制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不到15个年的时间中,伤害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和专业领域,进展之迅猛皆出人意表,仅2000年以来能被检索到的伤害文章达86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