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全基因组扩增方法用于微量检材STR基因座分型比较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多重置换扩增(MDA)技术和改进型扩增前引物延伸(IPEP)技术对法医学微量DNA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比较两种方法的STR分型效果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用MDA、IPEP方法分别对不同模板量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用AmpFLSTR Identifiler(R)试剂盒检测基因型.结果 MDA方法可对模板DNA增加103~106倍,IPEP方法可增加25~310倍.为获得完整准确的分型结果,MDA最低需1 ng基因组DNA,IPEP最低需0.05 ng基因组DNA.当基因组DNA为0.01 ng~0.1 ng时,IPEP产物、MDA产物的平均基因座检出数均高于未经全基因组扩增的DNA,其中IPEP产物的平均基因座检出数高于MDA产物.结论 MDA方法、IPEP方法均可提高微量检材的STR分型效果.MDA方法的产量高于IPEP方法;IPEP方法的灵敏度高于MDA方法,且对微量DNA的STR分型效果优于MDA方法,因此更适于法医学痕量DNA检测。

其他文献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目前认为由位于19p13.3的STK11基因突变所致.随其致病基因的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的文献对PJS致病基因的搜寻,基因型与表型的相互关系,PJS患者的肿瘤易感性,及其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雌激素受体是一种受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由配体结合区、DNA结合区、转录激活区组成.雌激素受体对于对雌激素敏感的组织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元件,如子宫内膜、乳腺、骨组织、肝脏等.雌激素的功能是刺激组织的增殖、分化,因此受体功能的变化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单倍构型与它的生物学功能是相关的,研究认为ES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骨质疏松症、HBV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冠心病等疾病存在相关性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基因扩增和高表达可引起中心体扩增,染色体不稳定,最终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本文综述了STK15基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对研究STK15基因在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等作以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尚需探讨的问题。
期刊
目的 克隆HPV16E5基因,构建原核重组工程菌并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HPV16E5蛋白进行鉴定。方法提取宫颈癌组织DNA作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HPV16E5基因,经BamHI和HindⅢ酶切后,插入相同酶切的pET21b载体质粒,转化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121(DE3),建立重组工程菌株pET21b-HPV16ES/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
期刊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进行性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高外周血细胞计数、原始细胞增多、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和纵隔肿瘤为特征,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见于成年患者,进展凶险。Notch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对胚胎发育、血细胞发育、肿瘤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起重要调节作用。Notch家族成员Notchl在T-ALL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大约50%的T-ALL患
期刊
大量的研究证实多种人类实体肿瘤中存在着PIK3CA突变.PIK3CA是一种致癌基因,在肿瘤细胞中,其激酶活性增强,能持续刺激下游AKT,增加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因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抑制PIK3CA突变将是一种新兴的分子靶向肿瘤治疗手段。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在众多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CYP家族1-3中编码P450的基因均存在多态性,特别是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5.超过一半的临床药物是由多态性P450介导代谢,CYP基因的多态性是造成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近几年,许多与P450酶活性和CYP基因表达相关的等位基因已被鉴定,因此通过分型CY
目的 构建引入RGD序列人肿瘤抑素相关21肽(T21RGD)-内含肽-几丁质结合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实现目的肽的几丁质珠亲和层析一步纯化.方法 人工设计合成T21RGD肽基因,经重组定向克隆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TYB2,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121(DE3),IPTG诱导其融合表达,对表达蛋白进行几丁质珠亲和层析,DTT诱导柱上裂解以获得T21RGD肽.经Trcine-SDS-PAGE
目的 分析伴有11号染色体三体(+1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和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小时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G显带技术,对580例AML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及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80例成人AML中,伴有+11的患者10例,占1.7%,平均年龄65.5岁(45~78岁),其中8例患者超
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是MMP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多种成分,参与组织重构.MMP-3基因存在多态性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会影响MMP-3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研究发现MMP-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肿瘤、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