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请输入密码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old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国家历来重视情报战。英国人一贯讲究无线电技术侦察,他们曾经策划实施过“极限行动”,旨在破解德国英格玛密码机所发出的情报。
  英格玛密码机,是20世纪20年代投入使用的、一种便携式的密码信息加密和解密机,是机电叶片式机器家族中的一员。英格玛密码机问世之初,很多国家主要用于商业和金融业,后逐渐用于政府公务和军事,后者以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用最多,而且将其发展到了极致。首次成功使用英格玛密码机破译电码的,是波兰情报机构。1938年,德国工程师在波兰解码器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更新,生产出更加复杂和完善的密码机,它很快就被反希特勒国际联盟使用,破译了大量重要加密信息。人们还给这台密码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图灵甜点”(Turing Bombe)。它曾为二战的抵抗运动联盟广为使用,很多反希特勒重要情报的破译,均是“图灵甜点”的功绩。整个二战期间,世界各国投入使用的英格玛密码机,即有10万台之多。
  
  英国皇家空军元帅约翰·斯莱塞爵士曾说,破译密码情报,是二战盟军最基本的战略依据。西方盟军最高司令长官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甚至说,英格玛密码机是盟军的致胜法宝。不过,读者在苏联军事将领的回忆录中,却鲜少见到类似的提法,也许是出于保密的需要而刻意隐去,无论是朱可夫元帅还是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战争的回忆录,都对此只字不提。我在侨居莫斯科期间,结识了苏联前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1923—2009),他曾请我翻译他的长篇战争回忆录(《人·战争·梦想》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还多次请我在红场办公室面谈,讲述他的二战亲历。但他谈得最多的,还是炫耀苏军火炮、飞机和装甲部队的所谓硬实力,却从未谈及战争爆发前后的苏军通信安全和秘密情报战。从此我认识到,1941年,作为信息安全的基础,苏军的通信安全体系尚未建立,这也许就是战争爆发之初,以及战事推进过程之中,红军屡次蒙受重大损失的关键所在。
  俄罗斯当代信息安全大师克列波夫的观点证明了我的推断,他在其著作中指出,苏联红军在二战中多次失利,大多是由于军事指挥员命令传送不利,以及军事秘密信息遭德军破译所造成的。苏军在二战期间多次发生战役组织混乱,战场敌我不分,更有甚者,红军通信曾遭德军窃听以及被敌军传送假情报,令红军损失巨大。战后,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在战时调查报告中指出,苏军战时信息安全性极差,军队自上而下保密意识淡漠,战争初期,苏军情报传递方式古老而原始,主要靠军事指挥机构机要通信员完成,与16世纪的欧洲军队无异。而国际战争史早已证明,战争的制胜法宝,是兵贵神速与兵不厌诈(包括信息秘密传递与变化)。特别是后者,历朝历代,无不珍视,奉若黄金。早在16世纪,欧洲军队快速情报的传递,即以黄金论价,所以,情报员的薪俸远高于普通士兵,意大利情报员的收入甚至远高于帕多瓦大学的教授!
  克列波夫的研究成果表明,二战爆发之前,由于德国密码技术已经相对发达,所以苏联红军很多绝密情报其被截获。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克格勃才开始研究和开发密码机。克格勃虽后来对密码技术有所加强,但却走向另一极端,即过分相信密码机的保密性,认为加密信息万无一失,结果同样发生信息安全危机。
  总之,无论是过去还是今日,密码技术及其发展,都是保证人类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今,互联网和手机高度发达,其安全性问题日趋严重,这个领域已经成为高智商犯罪分子的天堂。所以,国际密码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加强保护信息安全,为免受虚拟世界的攻击与侵害,加强新时代密码机的研发,21世纪信息安全与国家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兹以为,未来世界的胜者,并非靠高超手段窃取信息技术,而是靠强悍的能力加强信息安全。
其他文献
刚刚过去的4月,对巴西总统罗塞夫及其领导的劳工党而言犹如身处地狱。按理来说,她本应心情激动地等待在南美大陆第一次举行的奥运盛会的到来,届时她作为巴西最高领导人将在开幕式上致辞,但是这一荣耀时刻极有可能因为她被弹劾下台而成为泡影。4月17日,巴西众议院投票通过总统弹劾决议,四面楚歌的罗塞夫离下台仅两步之遥。  巴西政坛一场来势汹汹的弹劾,折射出的是经济严重衰退对巴西政局的剧烈冲击以及社会内部的深层分
在南非大草原的干热气候下,一小队科学家正在倾听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非洲大象——发出的低鸣声。  大象的交流十分有趣,因为它们“说话的声音”频率很低,人类很难听见。  但在这些大象身上挂一个无线电发射器后,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科学家就能够记录和分析这些动物闲聊的内容,进而希望能够解开大象的语言谜团,如果顺利的话,也许这项工作还能促进对大象的保护。  整个项目的关键在于一个简单又常常被忽视的工具—
英国红十字会位于东伦敦的Hackney贫困中心庭院内多了一块显眼的户外就餐区。这是伦敦一建筑事务所为英国红十字会设计的“友好厨房”。它被用于帮助难民和寻求庇护者,每周为他们提供一次免费的餐食,也是红十字会“难民友好项目”的据点之一。每周,志愿者会与年轻的难民举办一次小型聚会,一起做饭吃饭,还会开展烹饪、急救、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讲习班等活动。“友好厨房”的設计以鲜明的色块为主,简洁而不失可爱。它
91岁的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他创造的跨国商业帝国却无人不知。他的家族企业从一个瑞典小镇起步,将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的家具带进全球各地的千家万户,如今已经扎根29个国家,拥有389家分店。  也许你猜到了。这个企业是宜家,而坎普拉德就是宜家创始人。1月28日,坎普拉德在瑞典斯莫兰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虽然身为全球顶级富豪,但坎普拉德一度被称
巴勒斯坦居民和以色列士兵之间的冲突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但艾赫德·塔米米的例子却显得有些不一样。16岁的巴勒斯坦少女塔米米居住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的纳比萨贺村。当两名以色列士兵突然驻扎在她家门口时,她上前要求他们立即离开。艾赫德·塔米米  塔米米显得情绪激动,她上前扇了一位以色列士兵一巴掌,还对他拳打脚踢。塔米米的表姐在一旁用手机拍下了全过程,并在社交网站上展开直播。塔米米为此付出了代价:以色列当局指控她
尽管猩红色在古代西方被认为是罪恶的,但古代欧洲的精英贵族还是非常渴求红色,因为红色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他们花费大量精力挖空心思去寻找这种美丽的色彩。直到以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 )为首的征服者们发现了在古墨西哥的特诺奇提特兰城(今天的墨西哥城)的大市场存在着一种令人心醉的饱和颜料:它是通过碾压胭脂虫得到的。这种神秘的染料成为新世界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并推动西班牙成为经济超级大
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60岁  科斯拉是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他来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同时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学位以及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拿到硕士学位。1982年他与斯坦福校友共同创建了太阳微系统公司,曾短暂担任CEO。如今科斯拉有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管理着约10亿美元的投资资金,英国前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美国黑水公司这样一个私人军事承包商为世界所熟悉。尽管黑水公司因伊拉克虐囚丑闻而改名,并放弃了原来的私人雇佣军业务,但黑水公司已经成为私人雇佣军的代名词。如今,俄罗斯版的黑水公司悄然出现在叙利亚等战场上。  2月7日,美军在叙利亚代尔祖尔炸死了多名试图袭击美军及其库尔德盟军的亲政府武装。美军在随后的战场清扫中发现,被打死的亲政府武装中居然包括不少俄罗斯人,但这些人并非现役俄
在英国,妻从夫姓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常见的现象。不过在近几十年女权主义的鼓动下,已经有越来越多女性在婚后保留了娘家姓,或者夫妇俩人用各自的姓组合成一个新的姓氏。然而,另一种情况——丈夫改用妻子姓氏在英国还是非常少见,而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就采访了三对夫从妻姓的夫妇及他们身边的人,听他们讲述这种有些标新立异的举动。  “同一个姓才甜蜜,用妻子的姓更浪漫。”  罗瑞(Rory)是伦敦一所小学的老师,
根据日本防卫省公布的数据,2016年日本政府支付给美军的经费高达7612亿日元(约450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布的项目明细,看似精确到百万日元甚至十万日元,但在日本国内,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个数字,他们总怀疑日本承担的只会比实际公布的多。  2016年1月22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美国驻日大使卡洛琳·肯尼迪就日方负担的驻日美军军费签署了新的特别协定。根据这一协定,日本将在2016年4月起的下一个五年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