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搭档叫吴孟达周星驰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2月27日,香港演员、周星驰的黄金搭档吴孟达因病去世,享年70岁。周星驰第一时间表达哀悼之情:“他是我那么多年的搭档和老友,现在我还无法接受。”
  吴孟达比周星驰大11岁,成名比周星驰早,当年28岁的吴孟达凭着《楚留香传奇》中的“胡铁花”一角爆红,而时年17岁的周星驰刚刚出道。后来,两人同签一家艺人公司。在一个电视剧中,周星驰来客串,和吴孟达有一场同场戏,两人聊了聊,原来周星驰就住在吴孟达家对面,就隔一条街。这一说就很投缘,当天收工后,因为吴孟达不会开车,周星驰就顺路载他回去,路上两人聊了很多,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接触。
  有一次在餐厅,周星驰看到吴孟达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手里拿着一张纸,顾不上吃饭在不停地看,便走过去问道:“达哥,你在看什么啊,看得这么入迷?”吴孟达说:“我在看台词。”周星驰一看那张纸,上面只有两句对白,就说:“这两句对白很好记,你为什么看这么长时间?”吴孟达说:“两句对白是很简单,我要把它看到有东西。”周星驰实在不懂:“你一直看,看到了什么?”然后吴孟达就把这两句对白从不同角度、不同语气、不同表演,讲给周星驰听。周星驰恍然大悟,达哥竟这么敬业,哪怕两句台词也会仔细琢磨研究,不由得心生敬意。从此,两人就真正熟识起来,有事没事就在一起聊天吃饭,无话不谈。吴孟达说:“我那时候40岁左右,他30岁左右,我们有点像朋友和兄弟。大家知道他单亲,很早就没有和父亲一起生活了,我应该当了一半爸爸和一半老师。我们什么都能聊,没有忌讳。”有一次,周星驰在片场接到母亲的电话,对母亲大发雷霆。原来是母亲没有按他的要求及时去办理一件事情,导致错失良机。吴孟达随即把周星驰叫到天台,批评他不该对母亲发火,耐心疏导他的情绪。
  闲暇时,两人形影不离,经常在一起聊剧本,研究表演,去饭店观察食客,去公园看情侣如何互动,体验生活收集表演素材,逐渐琢磨出一套“无厘头”的表演方式。终于有一天,导演刘镇伟发现他们两个异常投缘,默契十足,也都挺有想法,专门给他们定制了一部电影《赌圣》。周星驰看到剧本后,告诉吴孟达:“戏好多,我演起来很有压力。”吴孟达鼓励他:“怕什么,要放松,我们就插科耍宝,玩好‘无厘头’就行。”没想到效果果然好,一举击败成龙同档电影,创下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开心的吴孟达和周星驰专门庆贺一场,吃足了他们共同喜欢吃的海参鲍鱼。这部电影开创了无厘头的先河,也成为他们这对“黄金搭档”合作的开始。从此以后,大家都叫周星驰为星爷、吴孟达为达叔,属于他们的喜剧电影时代到来了。
  他们搭档合作12年,共同演绎了《赌圣》《逃学威龙》《鹿鼎记》《大话西游》《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等26部经典电影。他们彼此成就,他们之间的默契无人能及。他们两人的关系是搭档,是挚友,是兄弟,也像父子。
  然而,在2004年由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功夫》里,观众们意外地没有在影片中找到从不缺席周星驰电影的吴孟达。包括之后的《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等作品,也都没见到他们再合作。于是关于他们闹掰的新闻开始在坊间流传起来,许多人猜测两人因为利益交恶,在一档节目中,吴孟达澄清说:“《功夫》里本来有我的角色,我和周星驰约好了拍摄时间,没想到当年遭遇非典延期,后来开机时,我已接了另外一部戏,没有档期了。周星驰拍《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都有亲自打电话找过我,我当时心脏不行,加上是冬天的戏份,下水拍戏,我根本拍不了,就推拒了。我心脏衰竭住院后,周星驰也都亲自带礼物来探望我。我们的感情一直都在,毕竟是多年的老交情了。虽然这些年没有合作,我相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要我不死,他還没退休,我们还是会合作的。”
  与此同时,网上出现很多周星驰的负面新闻,诸如脾气不好、在片场骂演员、难以相处等等。在一次专访中,吴孟达解释说:“实际上,这是周星驰对自己要求太高的表现。很多人说他有脾气,其实人到了某个层次,对工作会很在意。特别是在做了导演或者主演以后,他会比较紧张,对每个镜头都要求完美,他是对事,不是针对谁或折磨人,当你身处要职的时候就能体会他当时的想法了。”
  蔡康永曾问吴孟达:“在香港演艺圈,你最欣赏谁的演技?”吴孟达脱口而出:“周星驰!”还有记者问:“你怎么评价周星驰?”吴孟达说:“周星驰在喜剧上的天分非常高,拥有过人的才华。我一直都说因为他,我现在还能有饭吃,你明白这个意思吗?这是真话。因为他的光环也好,或者说是我们合作的光环也好,又或者是我们成名那几个电影的光环也好,没有这些光环我可能早就要被演艺圈淘汰掉。”
  在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许知远问:“大家都很怀念你和周星驰的合作,如果有机会两人再坐下来喝一杯,你想和他聊一些什么?”吴孟达说:“想和他聊聊过去的种种,不管怎么样相识一场,缘分都不容易。”是啊,对他们来说,过去的种种才是最珍贵的,只要曾经的他们是快乐的,就足够了。而如今,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合作了,他们给后人留下永远的记忆是“有一种搭档叫吴孟达周星驰”。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其他文献
个人的命运合起来就是国家的命运  一次,央视主持人康辉向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提了一个问题:“提到爱国,您会马上想起什么?”金一南说:“我会想起2015年3月基辛格访华。”  那年,92岁的基辛格从美国抵达北京,他顾不上倒时差,马不停蹄地参加了会谈,金一南也参加了那次会谈。由于实在太疲劳了,谈着谈著,基辛格竟然睡着了。他的助手建议向他提些尖锐的问题,刺激他,那样他就会清醒。于是,金一南就问基辛格:“1
自己不发光,没人能照亮你  董卿主持《开学第一课》时,采訪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当时许教授已经有96岁高龄。为了表示尊重,也为了方便与许教授之间的访谈,董卿先后三次跪下来在轮椅边和许教授交流,期间一直保持着平视或者仰视的角度。董卿跪地访谈的行为体现了她的教养。而当观众称赞她的教养和优雅,并把她尊称为“最有品格的女神”时,董卿只是淡淡地道:“那只是因为裙子太短,不方便蹲下。”一句简单而毫不造作的回答,再
《主持人大赛2019》新闻类选手总决赛的最后一个环节中,角逐冠军的王嘉宁和邹韵以《我是主持人》为题的3分钟自我展示之后,点评嘉宾康辉、董卿从共勉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主持人的理解。  听完康辉和董卿的分享,主持人撒贝宁接过话题:“什么样的主持人是一个好主持人?我想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但可以用很多故事来告诉大家。”  撒贝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本届《主持人大赛》舞台背后的故事,他说自己在本届大赛中有
命运像掌纹,虽弯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爱因斯坦说:“通向人類真正的伟大境界的通道,只有一条苦难之路。”  几天前,一位沂水县马站镇的农民读者加我微信。他在乡村书屋读到了我的新书《信念的力量》,就希望能与我建立联系。交流了几次,我感觉他的文化素养和人生眼界都不低,就猜想他是位乡村教师。但他只是个农民,46岁,单身。我很吃惊,以他的文化素养和见识,怎么成不了家?他19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随后家道中
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  “老鼠!说你呢,还走神!再这样下去,你直接卷铺盖走人得了!”他的思绪被班长的呵斥打断,班长把几张检测报告塞到他怀里。他手忙脚乱地接着,耳边传来战友们的笑声。  “你看看这次的检测成绩,咱们班最低分又是你!”班长恨铁不成钢,“我看你分明就是没好好练!反正还有一周就可以退伍了是吧?就可以和你家人团聚了是吧?”班长的声音陡然提高,把检测报告从他手里抽出掷在地上,
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潮头,你就会越走越高  大学毕业后,摆在小唐面前的有三条路:一个是工作,一个是考研,还有一个是出国深造。他犹豫不决,想听听身边人的看法和建议。  室友的意见惊人一致,出国。“这还用想吗,当然是出国,多么好的机会啊。”小倪羡慕地说。他来自农村,在上大学前,连县城都没出过。另两位室友也强烈支持他出国,小楼说,他的好几位同学都出国了,有的中学就出国了,他家条件不行,不然也早出去了。“几年
15岁,我考上了县高中,父亲打算用自行车带着我去学校报到。他推着车在村路上慢慢地走,我跟在后面,和他一起向村人打招呼。父亲满脸都是笑容,这让他看上去年轻了许多,他被人问了许多遍,也骄傲地大声说了许多遍,“女儿考上了一中,我送她上学,学费很贵,一年800多元。”人们啧啧称赞,父亲就在这赞美声里,脚步愈发地轻松,好像他正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但父亲送我报到,却无法陪我继续前面的行程,一切,都将由我自己
阳光洒向人间,不会少一分,也不会多一分  一位女公交车司机,长年坐在驾驶位上,久而久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症。一天,车到终点站,有点时间,她下车站了一会儿,用手指按了按腰肢,以拳头锤了锤肩膀。旁边一位老太太看到,心疼不已。第二天,老太太送给女司机一个软软的带靠背的坐垫。原来,老太太年轻时也是司机,老人对这个行当的职业病非常了解。老人的意外馈赠,让女司机如沐春风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鲁迅是冷
2019年10月31日,万达集团在山东大学举办校招宣讲活动,主持人一开场就说:“今天很荣幸来到了美丽的济南,山东大学的女生都很漂亮,我不由得感叹,山大的留学生真幸福!”此言一出,现场学生群情激愤,立刻告知就业中心。山大就业中心得知情况后,也怒了,迅速到达现场,并要求万达领导10分钟内回场道歉,不然就报警处理。随后,该名主持人现场道歉:“我先做一个道歉,这个其实跟企业无关。然后,我其实加入万达也没有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起初是学文科的,大学毕业后,他对当时热门的量子论产生浓厚兴趣,于是跟随物理学家朗之万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虽然德布罗意后来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他在读博士期间的表现却十分平庸,甚至差点毕不了业。1924年,他为毕业论文答辩准备了一篇关于“物质波”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看到这篇论文后十分气愤,他们直接取消了德布罗意的答辩机会。原来,德布罗意的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只写了一页A4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