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王国”的变迁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在中国,有人的地方就有自行车。我们曾以惊人的自行车保有量获称“自行车王国”,据统计,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每户拥有自行车约1.82辆。上世纪80到90年代,每到上班高峰时段,成千上万辆自行车一起涌上街头,蔚为壮观。被誉为“自行车之父”的英国人约翰·K·斯塔利应该感到非常欣慰。在汽车大行其道的欧美各国,很多人为中国的道路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而羡慕不已。然而如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汽车已经变得普遍,自行车则遭遇了城市化的尴尬,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自行车的王国
  
  在汽车尚未普及的年代,中国是真正的“自行车王国”。在现代意义的自行车发明不久的清末,中国大地上就有了自行车的影子。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就是自行车的爱好者,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写到:“后来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下令把宫门的门槛一律锯掉,这样出入无阻地到处骑……”上行下效,骑自行车之风在中国上层风靡,之后一般市民也热衷于骑自行车。而自行车成为真正的大众交通工具,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
  自行车是中国第一个普及型工业品。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自行车保有量达到了5亿辆。依靠自行车,中国人第一次整体改变了自己的速度。男人用自行车带着女人在风中快乐骑行成就了无数甜蜜爱情,当时年轻姑娘们结婚,对男方提出的要求不是“有车有房”而是要有自行车,自行车也与缝纫机、手表以及收音机并称为过日子必备的“三转一响”。
  然而,当时自行车的稀缺程度,并不亚于如今的纯进口汽车。在那个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自行车的价格相对昂贵。一辆新的自行车,价格在100元左右,对于月薪只有20多元的工薪阶层来说,价钱是比较昂贵的。而更先进时尚的有链包的轻便版自行车还要贵一些,这类自行车也是家庭条件较好的人家才消费得起的,一般普通工薪阶层,还是宁愿选择稍微笨重,但是价格适中、结实耐用,甚至可以带人、带货的二八型号的加重自行车。
  由于自行车供应量相对不足,所以必须凭票供应。年轻人好不容易存够了钱,要买辆自行车,还不得不千方百计地等待那一张比钱更难得的自行车供应票。在当时,能够弄到一张自行车票,那简直比现在中大奖还要开心。山西省太原市某城中村的村民井先生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因为在农村,弄到一辆自行车票比城市还要困难很多。城里人还可以等单位以福利的形式派发一张自行车票,而井先生只能在供销社门口排队等候。每次得到供销社新进一批自行车的消息,井先生都要赶去排队。在不断地希望和失望中徘徊了一年多,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票。可是,正当他准备将自行车买回来的时候,父亲病重,存了很长时间的钱不得不另作他用,而那张珍贵的自行车票,也被他以80元的价格卖给同村的人。如今,井先生家中汽车就有好几辆,自行车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和一堆放在库房中满是锈迹和灰尘的废铁。“当年买的时候多么艰难,现在我找过几次收破烂的要卖掉这些自行车,可是人家说,收了没人要,还占地方。竟然卖不掉!”井先生感慨。
  如今,“自行车王国”的地位,早已经被欧洲的荷兰所取代,在这个花的国度里,自行车随处可见,骑自行车出行,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我们已经远离“自行车王国”,正向着“汽车王国”的方向迈进。
  
  自行车的衰落
  
  1989年,中国自行车产量达到峰值,第二年即遭雪崩。1990年,中国自行车产量下滑到3141万辆,比上一年减少四分之一。国内传统车型市场从此一蹶不振。自行车在城市里面临巨大挑战并开始衰落起于1994年,当时国家开始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从此以后,汽车开始进人私人家庭,私家车也成为新的代步工具和时尚追求。另一方面,由于境外自行车品牌的冲击,国产的“永久”“凤凰”等品牌影响力也不断下滑,年轻人觉得国产自行车笨重、老土,他们对自行车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没有了限量购买的限制,自行车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一种代步工具,而更多的是一种时尚玩具。实用性在他们看来,并不比时尚型和娱乐性更重要。
  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最先淘汰了曾经给他们立下“汗马功劳”的自行车。一位曾经骑着自行车跑业务、如今已经成为某建筑公司老总的成功人士拍着自己的豪华越野车告诉记者:
  “当时那种感觉再也没有了。我已经很长时间不接触自行车了。”在捞到第一桶金之后,这位老总就迫不及待地将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自行车送给乡下上学的侄子,自已则将一辆崭新的汽车开回了家。当他看着自己的侄子沉浸在拥有了一辆自己的自行车的幸福中时,非常感慨,自行车时代的终结,似乎就在不远处。
  销售自行车20余年的秦卫平告诉记者,这20多年来,自行车行业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最初的国产自行车销量稳定,质量可靠,是普通老百姓的首选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轻一族对自行车的要求就发生了改变,首先是要漂亮、轻巧,颜色要个性、时尚。此时的自行车已经一改过去单一的生产与品牌,很多境外的品牌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捷安特、大行等品牌的进人,使年轻人爱不释手。境外的自行车设计精巧,颜色也更加丰富多彩,国产品牌相形见绌。之后,国产品牌也不断迎合市场。尽管如此,自行车的销量还是稳步上升的。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自行车的销量就开始大大下滑了,而国产品牌的自行车尤其是老样式的自行车则完全退出市场。即使是最偏远的农村,村民对于笨重的老式自行车也开始排斥。
  “当时自行车销量的下滑是完全可以预计的。”秦卫平告诉记者,“1995年前后,当时预计城市自行车消费平稳之后,广大的农村市场还会有很大的空间,但是我想错了。当时在农村做推广已经举步维艰,反而摩托车和轻骑比较抢手。那一年我压了很多货,直到去年才终于处理完。赔了不少钱。”想起那些日子,秦卫平满脸的无奈。
  如今,自行车销售行业仍然起色不大,尽管有很多新产品迎合目前的时尚潮流,消费群体仍然仅限于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至于大众实用性车型,也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基本上摩托车和电动车用的人多,自行车也只是上学的孩子用得多。”秦卫平告诉记者,他能够支撑到现在,主要是因为也经营了摩托车和电动车的缘故。“如果专门经营自行车,日子绝对不如现在好过。”
  
  摩托车和电动车的排挤
  
  摩托车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尽管远远不如越南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但是在广大农村,农民的首选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摩托车负重大、省力、快捷,在汽油价格比较低廉的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摩托车风靡整个中华大地的广大农村。在当时,经常可以看到骑着摩托车在田间地头奔驰的农民,集市也成了摩托车的天下。
  这一时期也是摩托车广告在电视台亮相的黄金时期。之后,随着油价的飙升,摩托车在农村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 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电动自行车。在农村,电动自行车成为新一代的代步工具。陕西华县一个长期收购生猪的老板,经历了这一明显的变化。早些年他的二八自行车是他的交通工具,载上100多公斤的生猪,他仍然不紧不慢,稳如泰山。后来,摩托车兴起,他的交通工具也与时俱进,被收购待宰的生猪,也跟着享受了一番机动车带来的快捷。电动车兴起之后,他的交通工具一度也转换过来,因为油价太贵,电动车成了他的新宠。然而电动车的负载重量小,“骑着收了两次猪,第二次就给压断了车子。太不结实!”这位收购生猪的老板,无奈之下仍然以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继续他的生意。“汽车不是不能买,也买得起。但是很多养殖户都在山上,一方面交通不便,不安全,另一方面成本也太高。50公里的山路,就为收一口猪,太不划算。”
  摩托车和电动车之后,自行车再也没有重新占领广大农村市场。因为科技发展的趋势,就是要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追求的,仍然是更加方便快捷以及省力。而自行车,显然已经落伍,行动不费力的摩托车和电动车,无疑顺应了这样的趋势。
  
  回归自行车从城市开始
  
  尽管汽车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前所未有,但是自行车道在城市道路规划中仍然被保留了下来。自行车道在城市交通中的尴尬地位,也越发凸显。
  按照交通规则,自行车道虽然为“非机动车”专有,但是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也加入其中,而自行车的速度明显不及二者。汽车在一些路段也可以借用自行车道,行人也时常光顾。所以,窄窄的自行车道处境非常尴尬,成为了几乎所有车辆都可以随意占用的“公用车道”,而骑自行车的人却不能行驶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环保、节能、健康、锻炼、轻便、快捷,这些优点足以使得自行车回归城市人的生活。户外爱好者和骑行爱好者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出现,并且举办活动。他们骑着自行车,在城市的各个大街小巷穿行,没有堵车,没有尾气。据测试,在拥堵的城市里,20公里以内,自行车是最快的交通工具。
  而城市的建设者们显然也发现了这样的变化,自行车道的保留设立,交通规则的更改,都为了倡导绿色的自行车出行。据太原交警部门介绍,从2011年6月起,倡导行驶中的汽车在转弯时,必须尽量避让自行车和行人,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是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自行车道被占用和拥堵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是这种变化总是让人看到希望。而更高兴的还属销售自行车的厂商们,他们的业务量不断在提升,而客户来源也从以学生为主,向其他各个阶层扩散。美国大行自行车太原总代理告诉记者,一些自行车爱好者的加入,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利润,生意也日渐红火。与以前不同的是,如今人们在自行车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空间。他们店里最贵的一款自行车售价2万多人民币,平常少有人问津,如今却卖出去好几辆。很多人开着车来选购自行车,他们平时骑车,出远门的时候才开车外出。由此看来,自行车和汽车,本身就并非水火不容的两种代步工具,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兼得。
  而其他各大城市相继出台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业务,也受到广大市民和环保志愿者的好评,尽管仍然有诸如“公共自行车被盗、被破坏”“租赁使用者过少”的情况发生,但是自行车带来的绿色出行的良好趋势,却也是无法阻挡的。
  目前,欧美的许多城市都在修建更多的自行车道,英国更是启动了“自行车革命”工程。而与此同时,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中国社会,也开始着力推行城市自行车出行。
  尽管目前很多人仍在为了买车、换车而奋斗、努力,但自行车的回归,似乎已经并不遥远。
其他文献
法院管理文化的看点,是对法院管理文化应该怎样看和看什么。  法院管理文化是确保法院公正审判、构建和谐的力量源泉;是提高法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审判效能的最佳途径;是塑造法院主体精神(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和团队精神的最佳形式;是全面提高法官和法院的整体素质、创新世界和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创新法官思想观念,增强法院活力,创造内求团结、外求仁和的最佳选择。  如何看待法院
在央视春晚上,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不但捧红了小沈阳,连带着南京那78元一碗的“苏格兰打卤面”也彻底红了一把,更为热闹的是,“苏格兰打卤面”的制作方法开始广为流传,山寨版“苏格兰打卤面”备受推崇……    借名赚钱很易    打卤面本是我国北部地区老百姓经常吃的一种面食,苏格兰有没有这种“苏格兰打卤面”估计没人知道,央视春晚火了小品《不差钱》,也火了小品中的台词,春节过后,“苏格兰打卤面”、“苏格
2009年,“地王”的频频出现,是中国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身价不凡的“地王”,似乎也成为了楼市景气、房价高升的一个风向标。  在备受关注的2010年两会召开前,曾经的“地王”突然倒下,这又给房地产市场发出了怎样的一个信号呢?    北京“地王”被曝潜规则  创造50.5亿元天价的2009年北京“地王”被收回。2010年2月1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取消北京市大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李才旺,山西省壶关县人。196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任山西省晋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山西省人民政府和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山西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山西省文联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中国扶贫书画院院长、山西老年书画家协会主席。  李才旺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
打开百度,输入“政府网站”,用时0.1秒,搜索到的结果是“59300000”个相关网页,而事实表明,我国政府网站的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专业类网站的数量。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政府网站普及率在不断提高,2008年,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96.1%,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1%。  在保证社情民意渠道畅通,方便群众随时咨询、反映问
接二连三的污染事实不断地提醒着我们,污染不可能再是个案,而是社会普遍问题。治污不是环保部门的私事,环保部门不应成为“独行侠”。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数据显示,一方面,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没过及格线。这为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又敲了一次警钟。  该
为了更深入地来了解赵树理,记者近日采访了赵树理研究专家曲润海先生。1936年出生于山西定襄的曲润海现居北京,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于1983年担任山西省文化厅厅长;1990年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兼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96年至2001年曾先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同时兼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  他长期以来一直研究“山药蛋派”和“晋军”作家作品,并出版文
“连云港一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公路效果图”在冬日的阳光下还很耀眼。而曾经被江苏省赣榆县石桥镇视为推进发展新希望的陈一戈却只能在看守所等待司法审判。那些对“一戈集团”充满希望的合作者,投入巨资后,眼看投资将化为乌有,如热窝上蚂蚁般四处求助,希望损失尽可能少些。最苦的是失地农民和被指“基层政府信誉因成了骗子行骗道具而遭遇巨大损害,也是最大受害者”的石桥镇政府。   一个骗局竟引发如此激烈的争议。那么
李生康,1955年生,广西马山人,崇左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1994年开始从事扶贫工作,他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不辞劳苦,默默无闻地带领着全市扶贫干部职工奋战在扶贫开发工作第一线,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图致富、谋发展,谱写了一篇篇扶贫济困的新篇章。崇左市扶贫办曾被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崇左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广西支教工作先进单位、市
开金店、卖饰品是再正常不过的经营行为,郝旗就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先开金店,再进行黄金首饰的设计、加工和销售业务。由于长期坚持诚信经营、不断开发个性化时尚饰品,郝旗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恰在此时,银行、公安找上门来,以他涉嫌非法经营黄金为由,扣押了他7条金项链、25个金戒指、15对金耳环、24对金耳丁、2副金手镯,共计黄金300多克。  因非法收购、倒买倒卖黄金的证据不足,公安机关将这些扣押物品移交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