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来源 :地球物理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海域进行了二十多个站位的遥测浮标折射地震测量,1991年又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OBS测量.本文在我国东海海域选择了横穿东海陆架、冲绳海槽、琉球岛弧、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盆的一条剖面,利用上述折射地震资料及其它该剖面附近的折射地震资料,对该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速度年代对比.研究表明:剖面的速度结构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横向上可分为三隆三盆,纵向上大致可划分为1.8~2.2 km/s、2.4~2.8 km/s、3.0~3.6 km/s、4.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地区现有的遥感图像线性构造解译成果和已有的地质、地震、重力、航磁等资料进行分析,选取二十个与该区构造稳定性有关的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数量化理论Ⅲ和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该区构造稳定性评价数学模型对该区的构造稳定性进行定量研究和评价.
游标卡尺是一种精确测量物体长度的常用工具,其读数方法是高考常考考点。因学生对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不甚清楚,对读数方法只靠死记硬背,因而往往出现常考常错的现象,尤其是当遇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是为了不教,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