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躺平”心态的文化根源及其矫治路径分析

来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一种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颓废放弃、瘫软不动等为价值取向的“躺平”心态开始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显现,突出体现在政治观“外偏”、人生观“内虚”、价值观“中空”、世界观“上浮”.而“躺平”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亚文化,它的滋长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根源,是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交汇博弈的缝隙中生长起来的,主要源于三对互斥性矛盾的对垒性互动:等序与差序、正序与倒序、有序与无序.因此,要对大学生“躺平”价值观进行矫治必须以文化建设作为抓手,重点是构建和强化维系主流文化的三种机制:一是磁吸机制;二是排斥机制;三是固着机制.
其他文献
有案不立,立而不查、查而不破,阻碍律师会见,无充足理由拒绝办理取保候审,强迫认罪认罚,滥用抗诉权,随意否定律师有理辩护且不在判决书中说明具体理由的行为,破坏了我国刑事诉讼秩序,侵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有效辩护”的法益,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我国制定了大量规范性文件但治理乏力,需要启动刑罚手段才可能有效遏制.通过解释途径将此类行为入罪化.
纵观2021年世界形势,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探索应对之道,人类需要作出正确抉择.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一种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而另一种则是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致力团结合作,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两种取向、两大趋势的博弈和较量,必将深刻影响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期刊
法治背景下,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权利转型的过程,终身学习社会的建立需要相应的权利转型予以保障支持.为适应社会经济多元发展和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变革境遇,学习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框架内,由此导致教育与学习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此过程中,受教育权作为接受权,其实体权利内容和保障条件等局限性愈发凸显.一种超越了“接受教育”理念,由学习自由权、以受教育权为核心的学习条件保障权、个体的发展权构成的综合性权利,即学习权,成为建立终身学习社会的基石.
启动教育法典编纂工作是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重要内容,实现教育法法典化成为新时代教育立法的新目标.我国教育法法典化进程的推进,是对学习型社会建设规范需求与公民终身学习权保障诉求的立法回应.从权利的基本属性划分来看,终身学习权属于自然法层面的应然权利,还处于一个向法定权利与实然权利逐渐过渡的过程.无论是教育单行法的制定,还是教育法典的编纂,都应当注重对公民终身学习权的保障.其中,《终身教育法》对终身学习权起着直接保障的作用,《学前教育法》《学校法》《考试法》则起着间接保障的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应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申报和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参考和基础,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奖励.通过调研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政策,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评奖政策的价值取向、参评条件、奖项设置和评审程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奖现状,指出部分省份评奖中的问题并从评奖周期、申报时限、参评范围、奖项数量设置、奖项类型设置、评审程序、奖励办法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知识的普及,潜伏性人身损害的赔偿问题日益引起重视.既有立法基本不对损害进行界定,潜伏性人身损害更不会在立法文本中得到体现,但是既有损害概念的学理解释可以为潜伏性人身损害的赔偿提供认识基础.对潜伏性人身损害予以赔偿有其必要性,但是也会对传统侵权法带来挑战.虽然如此,既有司法实践还是积极回应受害人的赔偿诉求,从概念扩张和利益平衡等角度进行了大胆探索.为了有效解决潜伏性人身损害的赔偿问题,既需要从损害概念的更新方面做出努力,又需要从诉讼中的证明责任、证明能力等角度进行变革.
公民终身学习权是指公民终生都应享有学习并能自由支配其学习过程的权利,具有奠基性、发展性、全面性的特性.公民终身学习权作为每个公民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一项需要国家施以保障的权利,国家义务是保障公民终身学习权的根本所在,公民终身学习权的实现依赖于国家通过履行尊重义务、保护义务和给付义务来保障.国家尊重义务是指国家应当尊重公民选择学习类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自由权利.国家保护义务是指国家应当从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保障公民终身学习权.国家给付义务是指国家从物质、服务、制度等方面为公民实现终身学习权提供相应保
凝聚价值共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类共同的命运、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的社会交往属性,构成价值共识构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基础.凝聚价值共识,需要彰显价值理性、取得价值效益、推进价值规范和增强价值认同.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在价值本身具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规律之外,实现价值共识在当前还面临价值虚无的消化、“佛系”思潮的软化、普世价值的幻化、霸权主义的分化等现实困境.未来通往价值共识之路,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价值影响和价值传播,注重底线价值、范式改进、中介转化和科
网络爬虫本身是一种中立性的技术应用,但由于适用情景的多样性以及技术原理的复杂性,其确实存在一定的刑事风险.就网络爬虫的治理而言,其重点不是对越过合法边界的技术行为进行刑事处罚,而是在进行刑事规制时尽可能地确保合法的爬虫应用不受干扰.对此,有必要引入刑事合规理念,针对网络爬虫的规制构建专项合规规则.一方面,应充分重视网络爬虫的技术特点以及该技术所蕴含的信息自由、数据经济以及技术创新等积极利益;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现有刑法规范准确分析网络爬虫技术所涉及的刑事责任,在犯罪预防的基础上为网络爬虫技术的适用创造宽松的
基于财经类高校专业的微观数据,使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选取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社会声誉共5类指标,考察“双万计划”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双万计划”显著提升了高校专业进行一流建设的机会,提高了因“双万计划”而进行一流建设的高校专业的产出,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师资队伍与资源水平、社会声誉水平的提高,但因“双万计划”而进行一流建设的高校专业身份流转不明显,造成这类高校专业的总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下滑.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双万计划”让受益的高校专业实现身份向上流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