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学院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f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应重技能,重职业,重"做中学"。文章简要阐述了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定位,强调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课程设置的内容问题。
  [关键词] 职业学院 、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现有职业学院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着重大歧误,现行专业教学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均是落后教育理念使然,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什么、怎么学之类本源性的命题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阐述。 歧误之一:移植普通教育的基本思路,片面强调"打基础",过分关注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体现为"建筑学教育模式"。 歧误之二:专业教学中过分关注所谓的"知识点",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文本教学",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体现为"普高化"倾向。歧误之三:职业学院学生的学习方式被"作业"和"考试"所主导,技能培养的地位在职业学院教育中得不到保证,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职业感"不强,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效果.
  职业学院是为培养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技术不断专业化,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全面化,更需要既懂得计算机的知识和理论又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化工作的人才。
  一、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定位
  社会需求是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知道计算机应用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职业学院学校的学生来说全部掌握它是不可能的。例如CAD,不仅仅要求学生会操作应用一些CAD软件,而更需要掌握制图、设计等基本专业知识。又如计算机广告设计也不仅仅是熟练操作平面设计软件.更应该具备相应的美工基础以及、学等知识。因此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的、专业的、多面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才是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二、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现行专业课程模式"克隆"于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模式: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习。这一模式强调打基础,强调学科教学,强调理性,带有浓厚的精英化教育印痕。但这一模式有三个问题。问题之一:高等院校的生源与职业学院的学生不相同;问题之二:由基础而实用、由理性而感性的路径与中等职校的规律不相符。问题之三:因强调基础、强调学科而导致的课程内容更新意识淡漠,职业学院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实践脱节,知识陈旧。针对这些问题,职业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课程理论适度化。所谓理论适度化就是既要在专业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理论知识又要兼顾少而精。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
  第二,开设具有实用性的课程。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况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三,课程结构模块化。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它是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第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职业学院教育要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要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第一,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学生将来拓宽就业范围同时也是为少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能够进入高一级的学府深造(对口升学)打下基础。
  第二,专业基础课程这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会的,如计算机常识、汉字输入技术和技巧、Windows7、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病毒知识、Internet使用常识等。这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
  第三,专业模块课程。这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制作一个或多个专业软件,以使将来在人才的竞争中多一分竞争优势。如CAD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Core DRA W平面设计、3DMAX三维图像设计、多媒体制作等。不强求学生门门优秀只要能精通一门,将来都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总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是一项综合工程,实施者的知识、能力和认识方面的因素影响着改革的成果,同时也是受当时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我们计算机专业专业课程改革中受各种条件限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京丽,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5(2)
  [2]黄兴权,中职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
  [3]郭燕,中职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8)
其他文献
【摘要】中小学语文课,阅读教学占据绝大部分课时,而所教的课文,绝大多数是散文,面对这种现状,妥善地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疑是改善课堂提高语文效益的关键。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散文的特征、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的现状、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依据等几个方面对"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一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散文教学 文本体式 学情分析 文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  【正文】  散文是与小说
摘要:本文阐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教材的作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学生学习;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许多高校推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什么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呢?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就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科研专题一般项目(RWZX201202)  摘要:寒暄作为交际的第一步,在日语教学中被认为是重要的指导项目。在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社会接触、和日本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寒暄的掌握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日语教材(《新版标准日本语》 初级上册)中有关寒暄语的讲解,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日语寒暄语的教学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日语寒暄语;日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1
摘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言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汉语言文化魅力四射,需要我们一代代的传承下去。首先,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学习和传承中华文明、汉语文化。其次,我们作为中国人,汉语的使用无处不在。汉语是中国人生活与工作须息息相关的工具。汉语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再次,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的学习有助于陶冶性情、提升品位与修养。
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能够理解和把握物质世界,而且还要使受教育者理解、把握自身和超越自身,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智慧、精神、人格等的全面涵养和促进,获得主动求知和自我发展的能
龋病是牙齿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牙齿的釉质、牙本质或牙骨质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破坏性疾病,其本质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龋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牙菌斑内细菌的产酸代谢活动,牙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