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实验研究证实,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BMD)密切相关,且可占其遗传因素75%左右。正常高加索人群可通过VDR基因多态性预测BMD,其中bb基因型者比BB基因型者其BMD值可高出15%左右;日本人的VDR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显著不同于高加索人,其中BB型仅占1%,但不同基因型之间仍有相似于高加索人的BMD差异;学者们对美国人、法国人、朝鲜人的观察,未发现VDR基因多态性与BMD有明显相关性。关于VDR基因多态性与骨量丢失的关系,多数研究显示骨丢失率以BB型为多,从而支持基因型能预测骨量丢失的观点,但也有研究提出,三种基因型间的骨丢失率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交感神经系统(SNS)在人体能量摄入及消耗中起双向调节作用。基础的SNS活性对机体能量消耗(EE)有慢性刺激作用,儿茶酚胺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刺激能量消耗,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也与24小时EE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基础的SNS紧张性和SNS的激活能影响食欲,SNS活性高则抑制食物摄入。由此可知SNS异常与肥胖病的发病有关。拟交感神经药物麻黄碱及咖啡因对肥胖病的治疗作用就是源于其刺激产热及抑制能
期刊
细胞凋亡机制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DDM患者的淋巴细胞出现多种异常,影响了细胞凋亡过程。其中有的针对胰岛β细胞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凋亡受损,使免疫耐受丧失,导致IDDM的发生;相反,有的T淋巴细胞具有自发凋亡倾向。B淋巴细胞存在CD95表达缺陷,引发了针对胰岛β细胞特异的B淋巴细胞凋亡受阻。由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的IL-1、TNF等细胞因子,通过NO介导使胰岛β细
综述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研究进展。该酶属微粒体酶,为糖蛋白。11β-HSD在体内分布广泛,有两种不同的同功酶,即11β-HSD1和11β-HSD2。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氧化还原过程,调节组织中的皮质醇浓度,进而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的激活,起到控制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11β-HSD缺陷的临床意义已知与下列病理过程有关:①先天性11β-HSD缺陷引起的明显盐皮
简述降钙素(CT)、降钙素原的生物法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夹心放射免疫分析等临床测定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临床常见产CT肿瘤可分为甲状腺与非甲状腺产CT肿瘤类型。前者主要有甲状腺髓样癌伴C细胞增殖,C细胞腺瘤;后者有肺小细胞癌、乳腺癌、肝细胞癌、肠道类癌、骨转移、黑色素瘤、骨髓瘤、嗜铬细胞瘤、神经瘤等。此外,在炎症,肺吸入烧伤、骨质疏松症等病理过程时,CT及降钙素原水平都有一定变化。
综述垂体新肽P23的研究进展,早期发现大鼠P23 cDNA与cDNA基因文库中胰腺炎相关蛋白(PAP)的编码区一致,认为P23就是PAP;成熟P23由149个氨基酸组成,分泌前以31KD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垂体前叶细胞的亚群及胰岛β及δ细胞内。P23/PAP可归入于植物血凝素相关蛋白家族。P23/PAP除垂体外,还广泛存在于胃肠道,并经肾脏和其它表达P23/PAP的组织迅速从血循环中清除。近年研究提示
重点综述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增生(PPNAH)的病理学特点、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PPNAH患者的肾上腺可呈双侧或单侧增大,多属结节性增生;具有两个病理学特点:肾上腺切面的结节呈深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和无包膜。结节之间的肾上腺组织明显萎缩;目前认为,本病发病机理为自身免疫异常所致的肾上腺病变,即血液中存在一种可与肾上腺皮质细胞上ACTH受体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刺激了肾上腺皮质细胞生长并合成
简述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的生化特点、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ICTP是Ⅰ型胶原特异成分,以完整的免疫原性蛋白形式进入血循环,主要反映骨转换,并与尿吡啶肽(PYR)相关。目前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素或EDTA抗凝的血浆ICTP浓度与血清中ICTP浓度无显著差别,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ICTP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骨质疏松症、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病、甲亢、甲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
综述微囊化胰岛移植的近期进展。对此技术的研究显示,选择猪胰岛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供体最有前途;目前在猪胰岛分离纯化技术逐渐完善,主要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微囊化胰岛移植利用免疫隔离技术预防胰岛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人造屏障将移植物与宿主的免疫系统隔离,即胰岛组织被包裹在一个人工合成的膜装置,该膜具有选择通透性,免疫细胞及其它产生排斥作用的代谢物可被隔离或清除于膜外;而营养物质、电解质、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