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职业技术院校中大学语文课与中学的语文课和文学专业的文学课有明显的不同。本人从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了些许大学语文课教学的体会:1.汉语言文字知识的讲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2.文学作品的导读——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3.应用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结合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注重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 职业技术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体会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在普通高校中语文课的教学与中学时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与文学专业的文学课的教学也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向学生传授现代汉语言文字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讲授这门课时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达到以上目标的。
一、汉语言文字知识的讲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作为大学生,关于汉语言文字知识(如语音、语调、字词的构成、修辞、句法等)在中学里绝大部分已经接触到了。有人觉得汉语言文字知识在大学里没有讲授的必要了,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有些知识在中学阶段学生们是学过了,但是,学得很肤浅,许多内容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一阶段不仅要讲授其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为什么,让学生们真正懂得这些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二、文学作品的导读——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1.文学史的概述
每个单元的讲授都先从文学史的概述讲起,勾勒出时代轮廓,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状况有一个总体了解。以史带文,用史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贯穿起来,形成知识系统。我们主要讲授了先秦文学概述、汉魏六朝文学概述、隋唐五代文学概述、宋元文学概述、明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概述、当代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通过这些介绍,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学生们对中外整个文学发展的历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印象,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文学史的概述讲完之后,再进入作品的选讲。
2.文学作品的选讲
由于大学语文这门课存在着课时少和内容多这一对矛盾,我们不可能把教材中所列举的每一课作为重点来详细讲解,而只能选一些典范作品来讲读,演示分析,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技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作品的赏析技巧,学会自己分析。如:我们主要选讲了《先秦诸子语录》、《陈情表》、《将进酒》、《前赤壁赋》、《醉花阴》、《红楼梦·宝玉挨打》、《孤独者》、《再别康桥》、《哈姆莱特》等名篇。通过这些名篇的讲授,学生们懂得了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赏析技巧。诗歌:分析其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以及作者抒发的感情;散文:分析其取材的特色和感情的抒写以及形神关系,体味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小说: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戏剧:分析其在体式、台词等方面的技巧,体会不同国别、不同派别的戏剧的各自特色。掌握了这些赏析技巧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运用这些技巧对不同国别、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加以赏析,从而使自己的分析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作品选讲完之后,再以总结的方式简述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历史概况,以明确所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而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三、应用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在中学阶段已经涉及到了。还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中学时也训练得很多,对于这些文体的基本写作技巧学生们也基本掌握了。因此,我觉得考虑到学生的毕业以及毕业后的工作需要,应用写作的训练应侧重在常用应用文和科技论文的写作。
1.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常用应用文包括计划、总结、合同、简报、广告、求职信、申请书、消息、通讯等。对于这些文体,先要把它们的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讲清楚,让学生们对其写作理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当然,应用文最关键的是要学生自己操作,要求学生们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文章。因此,学生们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然后教师要反复修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直至能写出符合规范为止。
2.科技论文的写作
科技论文是向读者介绍自己在某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写成的文章。这类文章在写作上与一般文章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而且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科技论文是陌生的,不懂科技论文应如何写作、如何表现,这些都应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如:科技论文一般由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组成。这些最基本的都应该让学生掌握。
以上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由于一学期的大学语文的课时较少,在具体讲授时,我们侧重在文学作品的选讲,经过一学期的讲授学生们普遍感觉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至于应用文的写作,我们开设了科技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这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合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应用教学,注重素质培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业学校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语文这门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安威.经典专书研习——大学语文建设的另一条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2]杨明霞.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张莉.浅论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J].文教资料,2008.2.
关键词: 职业技术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体会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在普通高校中语文课的教学与中学时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与文学专业的文学课的教学也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向学生传授现代汉语言文字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讲授这门课时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达到以上目标的。
一、汉语言文字知识的讲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作为大学生,关于汉语言文字知识(如语音、语调、字词的构成、修辞、句法等)在中学里绝大部分已经接触到了。有人觉得汉语言文字知识在大学里没有讲授的必要了,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有些知识在中学阶段学生们是学过了,但是,学得很肤浅,许多内容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一阶段不仅要讲授其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为什么,让学生们真正懂得这些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二、文学作品的导读——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1.文学史的概述
每个单元的讲授都先从文学史的概述讲起,勾勒出时代轮廓,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状况有一个总体了解。以史带文,用史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贯穿起来,形成知识系统。我们主要讲授了先秦文学概述、汉魏六朝文学概述、隋唐五代文学概述、宋元文学概述、明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概述、当代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通过这些介绍,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学生们对中外整个文学发展的历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印象,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文学史的概述讲完之后,再进入作品的选讲。
2.文学作品的选讲
由于大学语文这门课存在着课时少和内容多这一对矛盾,我们不可能把教材中所列举的每一课作为重点来详细讲解,而只能选一些典范作品来讲读,演示分析,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技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作品的赏析技巧,学会自己分析。如:我们主要选讲了《先秦诸子语录》、《陈情表》、《将进酒》、《前赤壁赋》、《醉花阴》、《红楼梦·宝玉挨打》、《孤独者》、《再别康桥》、《哈姆莱特》等名篇。通过这些名篇的讲授,学生们懂得了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赏析技巧。诗歌:分析其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以及作者抒发的感情;散文:分析其取材的特色和感情的抒写以及形神关系,体味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小说: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戏剧:分析其在体式、台词等方面的技巧,体会不同国别、不同派别的戏剧的各自特色。掌握了这些赏析技巧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运用这些技巧对不同国别、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加以赏析,从而使自己的分析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作品选讲完之后,再以总结的方式简述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历史概况,以明确所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而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三、应用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在中学阶段已经涉及到了。还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中学时也训练得很多,对于这些文体的基本写作技巧学生们也基本掌握了。因此,我觉得考虑到学生的毕业以及毕业后的工作需要,应用写作的训练应侧重在常用应用文和科技论文的写作。
1.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常用应用文包括计划、总结、合同、简报、广告、求职信、申请书、消息、通讯等。对于这些文体,先要把它们的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讲清楚,让学生们对其写作理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当然,应用文最关键的是要学生自己操作,要求学生们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文章。因此,学生们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然后教师要反复修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直至能写出符合规范为止。
2.科技论文的写作
科技论文是向读者介绍自己在某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写成的文章。这类文章在写作上与一般文章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而且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科技论文是陌生的,不懂科技论文应如何写作、如何表现,这些都应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如:科技论文一般由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组成。这些最基本的都应该让学生掌握。
以上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由于一学期的大学语文的课时较少,在具体讲授时,我们侧重在文学作品的选讲,经过一学期的讲授学生们普遍感觉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至于应用文的写作,我们开设了科技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这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合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应用教学,注重素质培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业学校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语文这门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安威.经典专书研习——大学语文建设的另一条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2]杨明霞.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张莉.浅论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J].文教资料,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