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典型污染过程PM1中重金属浓度、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粒径越小危害越大.利用在线重金属观测仪于2021年1月7~25日在郑州市连续测定PM1中Al、Si、K、Ca、V、Cr、Mn、Fe、Ni、Cu、Zn、As、Se、Ba、Pb和Cd共16种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ρ(K)的浓度最高(0.62 μg·m-3).根据污染物浓度和气象特征,将观测期间划分为清洁日、沙尘日和霾日.大气PM1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在不同污染过程下的贡献不同.利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法评估重金属的健康风险,采用富集因子法和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解析重金属来源,并利用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和后向轨迹法对传输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污染过程下Zn、As、Se、Pb和Cd的富集因子超过100,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在观测期间重金属主要来源为工业源、燃煤/生物质源、机动车源和扬尘源.将健康风险结果代入PMF分析发现,在清洁日、沙尘日和霾日期间工业源是致癌与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贡献源,且本地区PM,中重金属元素对成人的致癌风险超过对儿童的致癌风险.通过CWT和后向轨迹法发现区域传输是影响本地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在当今时代下,伴随着城市环境建设与发展,“绿色城”“生态城”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对应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因此,本文以浦东锦绣文化公园景观提升工程为例,针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需求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艺术元素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景观之间有机融合的目的,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构成内容,而且促进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为解决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一些设计问题,本文将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其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并提出在现代园林风景设计中利用构成艺术元素的方法,希望为广大同行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长三角地区PM2.5污染受区域空间效应的影响,其可持续治理方向仍不清晰.结合随机森林、空间计量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讨PM2.5浓度对土地利用/覆盖转换的多尺度空间响应过程.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呈现出4类空间连续聚集的时空变化模式,区域性同步变化强烈;②土地转换对PM2.5浓度的相对影响表现复杂,耕地与林地的源-汇效应显著.邻域分析表示周围聚集性土地利用/覆盖转换普遍比单一像元时作用更显著,空间效应明显;③PM2.5浓度变化与林地、草地转换类型大多
基于山西省11城市2015~2019年PM2.5日均浓度、社会影响因素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小波变换确定PM2.5浓度周期,通过Spearman相关性和小波相干谱分别探究PM2.5与社会影响因素和气象因素的关联,确定PM2.5长短周期管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15~2017年山西省PM2.5浓度年均值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率为4.3%,2018~2019年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4.2%;ρ(PM2.5)月均值呈“U”型分布,1月最高(95 μg·m-3),8月最低(34μg·m-3),冬季均值约为夏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观赏性和建设水平,本文以笔者工作经验为基础,针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以及养护管理展开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植物栽种与养护工作细节、园林景观配置理念、园林施工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并指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改进要从施肥管理、按季节进行养护、明确养护管理重点内容等方面着手,就此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借鉴.
为了解天津市PM2.5-O3复合污染特征及来源,基于2017~2019年高时间分辨率PM2.5、O3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数据,对复合污染下天津市VOCs浓度水平、化学组成及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2019年,天津市复合污染日为34 d,分布在每年的3~9月,年度变化呈现稳中略升趋势;小时ρ(PM2.5)在75~85μg·m-3时,小时ρ(O3)存在峰值区(301~326 μg·m-3).复合污染下ρ(VOCs)为72.59μg·m-3,烷烃、芳
为解决风景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风景园林坡面绿化施工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提出合理选择栽培与种植技术、优化坡面绿化资源结构、搭配优质特色景观、规划种植与养护细节等措施,以期能够为风景园林以及坡面绿化施工建设人员提供参考.
西山矿区冬季长达5个月之久,园林植物虽然已经进入休眠期,但是休眠期的养护直接影响翌年植物的生长状况,所以说秋、冬季的植物养护非常的关键.本文从矿区园林植物在越冬过程中受到的低温伤害类型入手,分析了园林植物受到低温伤害的主要原因,从提高植物自身抗寒能力和冬季养护管理的常用技术措施,辅助措施等方面,对矿区园林植物安全越冬的养护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基于中国大气成分实时追踪数据集、天津气象局和生态环境局长序列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观测,结合MEIC排放清单和环境模式构建的细颗粒气象条件扩散指数,研究2000~2020年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演变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期更科学地分析气象对大气环境影响,为“十四五”期间深度环境治理提供支撑.结果表明,2000~2020年天津PM2.5质量浓度呈现3个阶段变化,第一阶段2000~2007年,呈现持续地上升,其变化速率为4.58 μg·(m3·a)-1,该阶段排放量的快速增加是主导因素,其作用是气象条件年际
为解决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较为混乱,达不到生态和经济双效益结果的问题,本文以安阳市各片区街道、游园等区域的绿地改造为例,对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道路等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结合植物生长习性、城市土壤环境、文化特色等,合理选择绿植,科学搭配,合理依据和塑造地势造景,科学划分空间,合理融合自然之景,使人与自然、城市和谐共存等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