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对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是在新课程的目标下,对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即需要倡导一种积极的,用于探索学生高效学习的学习方式. 尤其是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勇敢的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整个教学的历程,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当前各个学校正在进行的教育都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创新型教育的模式,并且还积极地倡导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 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要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意识;尤其是数学的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使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乐于探究勤于钻研. 除此之外,还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的搜集信息的能力,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提高学生分析与组织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上比较激烈的竞争.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要培养全面型的人才,不仅仅只是提高人才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人才的能力. 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是衡量教师们的教学是否成功的一项最重要的标准. 尤其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群. 当今时代的学生普遍的自主学习的精神都不够强,因此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这种全新的形势下,学生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该具备一项学习全新知识的能力. 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能具备获取全新的知识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成为21世纪的主人. 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 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因为要进行教育的主题是人,首先就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因此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以学生为前提的,更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师们在进行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地位,学生成了被灌输知识的对象.
  [?]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全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尤其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把学生当成进行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讨论与研究.
  1.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改进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方法. 促成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 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最为关键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需要引进各种各样全新的教学方法. 由于课本上的图形在学生看来都是不会动的图形,因此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老师如果在黑板上进行绘制就很难把握好准确性,根据这种情况,教师们充分利用《几何画板》来设计并且创造好二次曲线的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访问到教师们修改好的课件,更加方便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活动.
  在学习之前,教师首先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们可以通过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这种方式,写出学生学习的提纲,同时还要给学生介绍学习心得知识的良好思路,使学生都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讲授“平行线”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这种方式,观察实际中的例子,例如铁路上的铁轨,电梯相互对称的扶手,操场上用来锻炼身体的双杠,滑雪运动员脚上的两只雪橇版,这些生活中的例子都具有哪些典型的特征?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法,探索这类现象的共同问题,并且在课后要积极地进行交流,学生就能将概念熟记于心.
  2. 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课堂环境
  学生的学习心理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要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并且要争取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争取感染到每个学生,在最大的限度上去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否则,就会出现学生严重的厌学情况.
  例如:教师们在讲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章节的时候,要让学生先积极地进行思考,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
  1. 什么是线段的中垂线?如何在AB线段中画出中垂线EF?
  2. 在直线EF上任取一点P,△PAN和△PBN是不是全等的?应该如何证明?线段PA和PB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几何关系?
  求解:学生通过讨论之后得出,△PAN和△PBN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PA=PB.
  通过对这种问题的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不仅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更会促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逐渐养成刻苦钻研教材的良好习惯,这个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抽象与概括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三角形的内角定理的时候,通过设置合理的课堂情境:
  学生可以先随意用纸片做一个△ABC. 然后再把三个角分别剪下来,并且进行拼接.
  这个过程结束以后,继续让学生观察∠EOF是什么角,通过学生的观察,再进行合理的交流,学生之间才能够达成共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最后经过师生严格的共同分析,才能给出严格的证明. 根据这种情况,学生之间才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师们也丰富了教学经验. 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学会了探索知识,加强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更应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这样不仅能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还能更加方便学生之间进行自我交流,从而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学习环境.
  3. 提供让学生主动尝试的机会
  尤其是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还要极力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 教师还要使用各种方式促使学生之间加强互相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把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套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尤其是在一个章节反复出现的容易出错的典型题目,更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时候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很强,他们在面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通过充分调动思维的能力,也能够想出相对来说更加巧妙并且简便的方法,这种情况是非常难得的. 对于学生想出来的方法,教师应该在当堂课上把学生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比较与综合分析,进行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从而在解决一道数学问题的时候,寻找到一种最优的解决办法. 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还能在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们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与理解,并且不断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与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解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这一章节时,可以选择如下一道例题: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解题方法1: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合,求出A、B两点坐标,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出线段AB的长度.
  解题方法2: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结合起来,先求出A、B两点横坐标,然后再恰当的运用抛物线定义,推出AB线段的长度.
  教师在提出这两种解题方式的时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进行尝试,看看是使用哪种解题方法效果会更好. 通常情况下,学习程度好的学生都会采用第二种方法,而学习程度不好的学生普遍使用第一种方法. 因此通过这样的尝试练习,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并且通过亲自实践的机会,掌握了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结语: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增强学生进行学习的自信心,在以前的比较消极的教学模式中,多数学生的学习都是完全依赖于教师,高中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并不认为通过独立的学习能力就可以把数学学好.因此,自主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象,笔者从教师应该坚守课堂“阵地”这个角度切入,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阐述了要把握好契机,全面催发出学生的知识生长、能力生长,乃至于数学学习情感的生长.  关键词:把握契机;教材例题;习题解法;学习评价;知识生长;能力生长;学习情感生长  [?] 问题的提出  学生学习数学中经常出现一些现象:上课听懂了,但自己做题的时候就错;简单的题目会模仿,稍微复杂点的
传统初中作业布置对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标准,没有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而导致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和批改达不到预期效果.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是为了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学生在高等艺术院校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近年来西方各种表现主义和种种艺术主张冲击着我们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素描基础教学被弱化.本
《中原文物》是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77年河南省博物馆创办的《河南文博通讯》,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到今年第4期,刊
初中化学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初中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授课方式,课堂提问便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即使初中
摘 要:课程改革将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对课程改革的反思让今天的教学设计兼具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 实际教学中,教学设计有空心化的现象,原因在于理论未能较好地与实际联系. 事实证明,理论可以让教学设计更具智慧,而基于学生的现实则能让教学设计更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促进有效教学并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理论;实际  纵观课程改革前后的高中数学教学,会发
摘 要:“假性理解”是中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现象,其通俗表现就是学生课堂上能听懂而课后却无法独立完成类似问题. 本文从学生的个人不良行为出发来探讨学习行为与“假性理解”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提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假性理解;懂而不会;不良行为  在现代中学生学习活动中,常会发现学生学习以后不会做题的现象,其本质是学生处于一种“假性理解”的状态,这已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一种常态问题. 所谓的“假
艺术类学生是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除了具有大学生普遍的心智、行为特征外,还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指出缺乏自信心、缺乏
拜读 2 0 0 2年 6月 2 8日《中国文物报》上《唐长安外来译名“Khumdan”之谜》(以下简称“《谜》文”)后 ,不揣谫陋无闻 ,试就《谜》文中未举出之他氏著述所言 ,间附管见 ,
美术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在开展趣味教学、构建趣味课堂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