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依法规范档案利用、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来源 :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享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和档案馆应“积极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便利”是新修订的《档案法》的明文规定.各级档案馆、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应当知法守法,.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依法规范档案利用服务体系,确保公民利用档案的合法权利落地生根.
其他文献
抗战爆发后,劳动力锐减、盐场相继沦陷、供求失衡等因素促使财政部下定决心统一盐政.西北盐务管理局应时局而生,负责辖区内的盐政管理、食盐专营等工作.全面抗战后,因东南沿海至中部等省区陆续沦为游击区域,西北盐务管理局被时代赋予日益重大的使命.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到底如何理解,向来有多种不同看法.本文基于语言文化视角,综合考虑“床”的历史沿革、汉语方言中的差异表现及这首诗的实际创作背景,认为这里的“床”解释为“几”类物件相对更为稳妥.它实际上是一种置靠具,兼有搁置物品和临时倚靠的双重功能.
民族高校档案是对民族高校发展历程、文化底蕴的生动记录,在育人工作中具有历史人文教育、学术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功能.基于此,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分析了当前民族高校档案文化育人的现状,并提出了推进民族高校档案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策略.
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法规制度的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逐渐深入的认知和实践、中国共产党持续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持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的动力支撑.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分别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就.党内法规建设的历史逻辑、根本目标是力图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其原因
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是档案部门的积极尝试.目前,有关单套制管理存在相关政策条款彼此冲突、评价指标缺失,技术条件不足、单套制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现阶段推广普及电子档案进行单套制管理有些过于超前.
明代张居正等的《书经直解》《四书直解》是为其时年约十岁的万历皇帝编定的讲稿,其中不乏一定篇幅的明代中晚期白话材料,而前人较少从汉语史的角度予以关注.通过对两书中的动态助词进行测查,可见它比元代、明初的动态助词系统更为接近现代汉语:“却”“取”不见用例;“将”“得”跟“了”相比明显处于劣势,而且语法格式趋于单一;“着”“过”的比重有所提升.
位于川甘通道的甘南腊子口,是一道由川入甘的险绝关口,也是红军长征腊子口战役的重要发生地.腊子口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不仅为红军坚持北上方针,打开长征新局面奠定了基础,也充分展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红军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同时,也为我们踏上新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伟力.
顺直省议会成立于1913年3月10日,是民初直隶地方立法、监督和民意代表机关,1927年随北洋政府的覆灭而消失.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直隶是全国重灾区之一.顺直省议会存在期间,关心省计民生,广泛参与社会赈灾活动.与北洋政府及直隶官方消极赈灾态度不同,议会在募集赈灾物资、调查灾情、监督赈灾款的使用等方面表现积极,其活动对缓解直隶灾后危机,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直隶赈灾史上留下了足迹.
联系赢秦早期历史研究乞巧节民俗,是以两项学术成果为前提的.一项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深入探索,已使这两位主角的原型明朗化;一项是汉水古源的史地疑案已获解决,明确了今天的西汉水在东汉以前与汉中的沔水通流,是汉水上游东、西两大支流西面的一支.由乞巧民俗研究引发的天水名缘的考究,也进入新的境界.行政建置和地名缘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天水名缘自汉水与天上银河相对应的古老意识.至于汉武帝时新设的天水郡,辖域何以未包括天水始名地带,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五凉文物数量相对较多,价值极高.其中不乏表现胡人与胡风的文物,如玉门白土良墓葬出土画像砖绘有胡人牧羊图和胡人喷火图,喷火图当与西域吐火幻术有关;武威乌独浑墓的墓主很可能有鲜卑血统,随葬的笔、刀、砚等文具和刀、弓、箭等武器反映了墓主人的文、武志趣.出土文物亦反映了精英阶层的物质文化生活,如前凉金错泥筩当是国主张天锡所用之物,前凉灭亡前仍能制造如此精美的器物,提示我们对五凉国力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