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琴曲山水意象的生命精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意象是古代琴曲的重要命题,古代琴谱中“文字式琴论”和“指法式音响隐喻”的撰写逻辑隐含着古人对于山水意象和高尚人格精神的追求。琴谱和琴乐作为一个极其开放的“召唤结构”,期待琴人通过反复思考和领悟以填补其中的“空白”之处,尤其对于失传的琴曲来说,需要打谱者发挥更多创造性研究工作。琴人在修习琴曲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达到浑朴天真、情真意切的“高峰体验”,完成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需要”。可以说,琴人研习琴乐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明心见性的过程。
其他文献
那是一个未知的远方,那里有着未知的艰难,未卜的前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要陪着一个人一路走下去,即使现在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一)  景和三年兰秋望日,岭南的丹荔由专人护着飞骑入了长安。  谢行周命人将新鲜的果子送往未央宫,岂料数盏茶后竟见那提食篮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小太监跪在阶下汗如雨下,踌躇良久后才战战兢兢地禀道:“奴才至未央宫时,皇后娘娘正在午休,奴才知道不便打扰,本想将果
期刊
夏对完善中华礼乐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禹即位之初,致力于完善了舜的礼乐制度,禘、郊、祖、宗四种祭祀历代先王的制度,实现了道统与血统的统一。禹在舜朝即主持了《韶》乐的制作,即位后,命皋陶制作《大夏》,以弘扬先王功德,巩固执政地位。禹统治稳固后,命皋陶增修《大夏》,扩充至九个乐章,也称《九夏》,宣扬禹治水的功绩实施礼乐教化,启也参与了此项工作,并因此最终继位。夏制作了《夏颂》,多佚,仅存《赓歌》。夏启当政前期弘扬禹乐,后期为追求享乐制作《万》舞,导致政权衰败。太康失去统治权,其昆弟作《五子之歌》,追思夏禹的训诫
20世纪80年代的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吸引南北有志青年前来寻找梦想,而“广交会”的发展则引动了中外和穗港之间的人口流动、文化流动,第一家音乐茶座就于1980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