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拔茅针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针,就是茅草初生的芽儿。茅草生长的环境不同,有的土地干燥,有的土地湿润,长出的芽苞有胖有瘦,长短不一。茅针一般是细圆锥形,大多數露在地面上,只有一小部分会藏在泥土中,所以有时茅针特别难拔。有文曰:“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谓之茅针,亦可嗷,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六月采之。又有菅,亦茅类也。”

  几场春雨过后,大沙河畔的茅草苏醒了,眉眼含笑。低首,你会发现枯萎的茅草丛中,钻出了嫩嫩的新叶来,尖尖的,像一把把小匕首刺向蓝天。阳光清新明媚,在这些细长的草叶间,你若俯下身子细细地瞧,会发现玉簪似的被叶片包裹的茅草草茎,那是茅草的花苞——茅针。
  那时,我常在阔寂的河滩边,猫着腰,小心翼翼地拨开茅草丛,寻觅茅针。一旦发现茅针,就揪住上端,一点点往上拔,一边拔一边念念有词,以免太心急了,把茅针拔断了,等到茅针即将脱节时,再快速提拉,茅针就从茅草肚子里脱了出来。茅针,因为很像一根缝衣针,所以有了这个名字。《毛诗品物图考》中言:“茅春生芽如针,谓之茅针。”
  小时候,我对拔茅针有一种痴迷,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拔的过程,我们常常拔得热火朝天,手上满是青滋气。大沙河畔的河滩是柔软的,那些茅草像铺了一层绿地毯,我和伙伴们一边拔,一边吃。轻轻剥开一层层嫩黄的苞衣,像剥玉米般,这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雪亮的茅草花,它还在沉沉地做着梦呢。细细白色穗状的东西,柔软甘甜,把茅针送进嘴里嚼,嫩嫩的,甜丝丝,有草的清香。可是,茅针儿能吃的时间极短,不过七八天左右。早了,那细细白穗状的肉还没有形成;晚了,它就会变硬、变糙,吃起来没有那种淡淡的甜味,嚼不烂,也咽不下。
  到了秋天,茅草根变得粗大,挖出来,淘净,茅草根的汁液是甘甜的。莫言有一部小说,里面写有吃草一族,以咀嚼茅草根为乐。小说里描写那些人咀嚼茅草根时的甘美,非常形象,我猜想,莫言小时候一定咀嚼过茅草根,否则写不出那么鲜活的文字。
  其实,茅针在《诗经》时代已有之。《诗经·邶风·静女》里记载:“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茅针谓之“彤管”,茅针尖端那微红的润泽如那胭脂般,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亮眼与热闹。古人也喜爱茅针,“茅针香软渐包茸,蓬蔂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里的茅针同样惹人喜爱。
  老人说,清明吃茅针眼睛亮。每年草长莺飞,茅草一出青,小伙伴们便一起寻茅针,解馋又好玩。河边背阴处,水气滋养,这样的茅针我们最喜欢。当春天渐入深处,茅草更加恣意地生长,茅针也渐渐老了,便没有什么吃头了。茅针长大,破叶而出,高高擎起绽放,像蓬松毛茸茸的松鼠尾巴,在春风中摇曳,倒也婀娜,也让河岸多了一层荒凉的味道。
  小时候,乡村有不少野生植物可以吃,除了茅针,还有芦根、桑葚、野梅子、野桃子……我的童年除了大自然,什么都没有,自然间的草木河水就是我的玩具,我是对大自然充满深情的人,因为草木陪伴了我孤独的童年。
  一个孩子拥有在乡村度过的童年,生命应该是丰满的。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项的观念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
(一)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北京一位当美术老师的女孩小季跟团到云南大山里旅游。有天晚上八点,导游说要带小季他们去上一节特殊、有趣的课。一路上,客车不停颠簸,大家只看到路灯在晃来晃去,因为周围一片漆黑。  路上大家一直担心:导游这是要带我们上哪儿去?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的面前是左、右两大溜木质结构的房屋,房屋里,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和一群青壮年正在欢声歌唱。此时,他们个个精神抖擞,
“未来四五年内,人们可以在55岁或60岁以后每五年定期接受一次血常规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会患上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病)。”2019年年初,国际科学权威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科研成果——只需体内的几滴血,就能提前30年预测阿兹海默病的发生,该项结论是通过对三百多名患者的研究和测试中得出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不已的好消息,意味着人们可以及早地对阿尔兹海默病采取护理和预防措
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西提斯”号首次出航,前往利物浦湾进行最后潜航试验。由于潜艇大量进水,最终意外失事沉入海底,艇上103人中99人遇难,仅有4人生还。时隔68年后,英国国家档案馆于2007年10月31日解密一份写于1956年的调查报告,首次让这起“英国史上最惨重潜艇灾难”真相大白。  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西提斯”号
“共振”原是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物体在受振动时,若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这一原理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过程,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固有频率”,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师生双方产生“共振”现象,才可使课堂教学和谐、高效。下面本文以历史课堂教学管理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师生共振、实现课堂教学管理有效创新的问题。 
多年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案件。案件本身很简单,有两个人在毒品交易过程中被当场抓获,继续搜查时,警察在他们的汽车中发现了一把手枪。依据美国现行法律,如果在毒品交易过程中持枪,必须加重处罚,刑期增加1至5年。  对于要不要增加刑期,在最初的联邦地区法院审理中,法官和陪审团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方认为,不应该增加刑期,因为手枪当时是放在汽车中的,并非在罪犯手中,所以不应该算作“持枪
摘要: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优美准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在言语交流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帮助。而英语朗读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利用课堂、早读、自学时间,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朗读;交流;语音;语调;方法;技巧  初中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期,他们
摘要: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这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诸多能力中,我们认为思维能力是核心,在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
1  影片《澄沙之味》中,有一个片段如实记录了红豆馅的制作过程:挑选、清洗、过滤、蒸炖、浸泡、加糖、搅拌……前前后后,好不折腾。可这样的红豆馅,味道自然很不一般。  在店员德江老太太的心里,豆馅是铜锣烧的灵魂,而豆子就是自己尊贵的客人,“它们大老远地从地里过来”,当然要“好好招待”。老太太说:“当我做豆馅的时候,总会倾听豆子们的低语,会想象它们见过的晴天和雨天。微风把豆子们谈话的内容吹过来,那是它
从教以来,怎么对待“问题孩子”一直困扰着我,是宽容迁就,姑息放纵,还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和2012级学生相处的三年中,我不断思索,在宽容和严格间行走,努力适应每个孩子天平的两端。  去年中秋节,窗外连绵的阴雨,断了我月圆的期盼。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从清晨的朦胧中醒来。开门时,一个瘦高的少年倚门而站,圆圆的双眼被雨水牵连,一滴滴滑落,触动我心怀。“老师,中秋节了,我很想您,送您一盒月饼……”来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