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男性糖尿病患病情况与午间睡眠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男性糖尿病患病与午间睡眠之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调查方法,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共纳入1923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依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共分为三组:无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5.7%)、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6.5%)、糖尿病前期组(糖化血红蛋白≥5.7%且≤6.4%)。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病与午间睡眠的关联。结果 矫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无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5.7%)相比,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6.5%)、糖尿病前期组(糖化血红蛋白≥5.7%且≤6.4%)与午间睡眠状况均无明显关联(P>0.05)。按年龄分层分析发现,在6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人群中,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6.5%)和糖尿病前期组(糖化血红蛋白≥5.7%且≤6.4%)的午睡风险较高(OR=1.66,95%CI:1.09~2.52,P=0.02;OR=1.36,95%CI:1.04~1.77,P=0.02)。在40~60岁中年男性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的糖尿病状态可能与午睡具有关联性,更多关注午睡可能有助于糖尿病病理状态的修复和改善。
其他文献
<正>《温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印发,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办法精神和有关内容,现就相关政策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上位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出台已久,温州至今尚未有关于城市节水的相关条例,温州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亟待出台一份符合我市实际的城市节约用水法律体系,来规范我市节水监督、管理和非常规水利用,以此进一步提升我市的节约用水管理水平,推动我市节水事业
期刊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促使新闻节目形态发生了变化。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受众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媒体话语权的转变等,主流媒体纷纷谋求变革,以便更好地引导舆论,掌握新闻话语权,提升新闻节目影响力。本文以《主播说联播》为例,分析全媒体时代新闻节目在语言样态、传播方式及内容设置等方面的变化,探析新闻节目的新特征和新启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威胁演变迅猛,促使人们必须寻求更有效、更主动的网络威胁检测和防御方法。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威胁情报得到了迅速普及,为大多数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并形成了多元异构的网络威胁情报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情报的交换共享成为基本需求,由此产生了众多的网络威胁情报标准。基于对网络威胁情报的理解,梳理了主流网络威胁情报标准,对结构化威胁信息表达、情报信息的可信自动化交换
<正>MFGS-2020-009梅市府[2020]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中央和省属驻梅各单位:现将《梅州城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反映。
期刊
2021年因受国家限制澳大利亚煤炭进口政策影响,叠加上半年钢铁行业的大幅增产,造成国内用煤量大增,进入下半年受安全环保限制导致国内产量下降,煤炭资源极其紧张,价格暴涨,各品种煤的价格都创下新高。10月中旬开始,在相关部门的管控下,煤炭产量增加,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震荡,特别是优质低硫主焦煤仍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钢厂燃料采购面临巨大挑战,保供、降本的任务缺一不可。
破损山体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会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破坏森林资源,因此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刻不容缓。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为例,简要总结了生态修复的原则,从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挖穴整地、造林密度、苗木栽植及后期抚育管护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景宁县破损山体生态修复造林措施。
目的 分析重庆市30~79岁居民糖尿病家族史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病率的交互作用,为开展糖尿病早期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SPSS25.0分析西南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基线调查重庆市数据,不同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加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调整后OR、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RERI)、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及协同效应指数(S)。结果 共计调查2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开启了教育的新变局,尤其是对研究生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出现“课堂替代、教师替代、考核替代”等三重替代,极大地冲击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现实感知、道德传授和情感表达上存在内在局限,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取代人类教学,而且存在降低整体学习成本、释放人类创新能力和推动学生个性化培育的潜在可能。未来的研究生教育要充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