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谋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c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飞逝,倏忽十载,《中华烧伤杂志》自2000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

其他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成立于2007年4月,首届年会暨伤口处理新教程学习班于2009年4月25日在浙江省瑞安市召开。贾赤字会长在会上对分会成立以来开展的多项工作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强调了医师协会“监督、管理、自律、维权、服务、协调”的责任和职能,并要求全体委员集思广益,积极努力开展工作,
本研究关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皮肤再生的作用。研究人员对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使用重复低剂量(RLD)、重复高剂量(RHD)或单次高剂量(SHD)的EPO处理。结果显示,SHD-EPO能加速创面上皮化,并诱导新生微血管网成熟。相反,RHD-EPO则妨碍创面愈合,表现为上皮化速度延缓,成熟微血管网缺乏,红细胞大量集聚,血流变失常,
患者 男,46岁。蒸气烫伤后2h收入笔者单位。创面分布于头面颈、躯干、臀部、会阴及四肢,总面积87%,其中Ⅱ度67%、Ⅲ度20%TBSA。咽部充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入院后立即行补液抗休克、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维护脏器功能等治疗。患者休克期度过平稳。于伤后4、9、28d,
时光飞逝,转瞬间《中华烧伤杂志》已走过10个年头,作为杂志的忠实读者,我欣喜地看到它近几年在稳健中快速发展。我阅读《中华烧伤杂志》的时间并不长,但自从开始阅读后就发现它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许多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它均能给我答案和启示,让我从疑惑与迷惘中走出,
期刊
2000年,《中华烧伤杂志》从《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分刊,至今它刊载了许多烧伤专业的新技术、新经验,内容丰富多彩。我从中汲取知识营养,深受启迪。杂志伴随并引领着我在烧伤整形临床一线工作和成长……望着书橱中那透着诱人的紫玫瑰色,仿佛散发着紫罗兰芳香的一本本《中华烧伤杂志》,我不由得升起感激之情。
期刊
10年前,我刚刚跨入烧伤医学的门槛。这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我尝试着去做一块海绵,不断在汲取中成长。临床、科研、教学,在成长道路中总有很多方向,该如何选择把握并凝练,我确实有过深深的迷惘。
2009年《中华烧伤杂志》已走过10周年的漫漫长路。回顾这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位从事烧伤专业的医务人员都心情激动、思绪万千。《中华烧伤杂志》的10年,是我国几代烧伤专业人士辛勤努力、日夜耕耘的结果。它凝聚着我国烧伤专业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不仅是我国烧伤专业的成就,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患者男,32岁,不慎掉入蓄有体积分数25%三氯乙烯(约90℃)的池中约1min,致头面颈、躯干及四肢烧伤。伤后患者即出现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伤后1h在当地医院行液体复苏等治疗。伤后5h患者出现昏迷,给予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