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评价方式挖掘学生语文潜能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091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并特别提出,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基于以上理念,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评价方式,使课程评价真正成为挖掘学生的语文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有效的“助推器”。
  一、语言激励
  激励如同和煦的春风,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慰藉,鼓舞他们继续表现。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要尽量多使用鼓励语言。
  在指导学生诵读《杜甫诗三首》时,我点了一个平时不爱发言、成绩一般的学生刘阳。他读得很认真,嗓音也很好,但诵读技巧明显不够。他读完之后,坐了下来。我很诚恳地对全班同学说:“大家感觉到了吗?其实刘阳同学的音色非常好!”一些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我继续说:“其实他有当播音员的天分,因为技巧可以练,但音色多半是天生的。”刘阳没想到我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不由“哇”地叫了出来,还有学生鼓起了掌。这时候刘阳的脸上流露出欣喜而羞涩的表情。我借机说:“同学们一定要发现自己的潜力,并且相信自己,很多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们也一定能做到!”很多学生不禁暗暗点头,有的不由得把目光转向刘阳。我趁机对刘阳说:“刚才你读得不错,但技巧上还有欠缺,节奏停顿不够,杜甫的感情也还没有表达出来,能否再为大家读一遍《登高》?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我们也相信你能读得更好!”这时候已经有学生鼓起掌来,此时刘阳充满信心地站起来朗读,果真在技巧和感情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此这个孩子就特别喜欢朗诵,成为我们班的“诵读人才”之一。
  这就是激励的力量。教师发现学生的潜力,并称赞和激励他们,往往会让学生倍感欣喜,获得被肯定的快乐,充满自信。
  二、评价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评价的重点是过程而非结果,即使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我们也不能仅以一个“好”字下结论。如果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启发。
  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比较“渚青沙白鸟飞回”和“渚红沙黄鸟飞来”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重点说明了“青”和“白”用得好。我说:“你说得很好,但是‘青’和‘白’用得好,那么‘紅’和‘黄’呢?”他说不好。我问原因,他思考了一下说:“颜色上不好。”我说:“为什么不好?”这时候已经有同学在小声说:“和意境不符。”他明显眼睛一亮,然后非常细致地谈到了冷色调、暖色调和整体意境的关系。
  我趁机提醒学生:鉴赏诗歌时,一定要首先考虑意境、意象,而意象的色彩往往能表达出不同的感情。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还有哪些地方不同?”这时候有学生叫道:“‘来’和‘回’!”我问原因,她答不上来。我问学生:“‘回’为什么用得好,它在文中是何意思?”学生说是“飞回来”,我问:“鸟飞走了吗?前面哪句话告诉我们它其实很难飞走?”学生恍然大悟:“风急天高猿啸哀。”这时学生就非常轻松地想到“回”是“回旋”之意,即上上下下地飞,却很艰难吃力的样子。
  这时候我总结道:“所以,同学们进行诗歌鉴赏时,首先要学会比较,考虑问题要周到;其次要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最后要学会结合上下文去推敲字意。”说这一番话时,学生听得很认真,频频点头。可以说教师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引导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和意义。
  三、评价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学习《苏武传》一课时,我曾经问过学生:“如果你是李陵,你会不会投降?”很多同学竟然异口同声地说“会”,我又问:“那你是苏武呢?”学生又回答说“会”。当我问原因时,很多学生纷纷答:“太苦了!”“皇帝太昏庸了!”“李陵没路可走了,不投降不行了!”学生的回答中透露出他们畏惧困难的心理。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说:“汉朝和匈奴的矛盾在当时是民族矛盾,也就相当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和日本的矛盾。你们能轻易地就向日本人投降吗?很轻易地就愿意做汉奸吗?”一提到抗日战争和日本人,学生马上就义愤填膺起来,纷纷喊道:“不投降!”“我们决不投降!”
  接下来,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苏武不投降的原因,旨在通过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让学生发现苏武人性中的光辉,引导学生像苏武一样,坚守节操,直面困境,热爱祖国。可以说,教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和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指导作用。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在刚开学.得知学校的工作分配时.我吃了一惊:原来是让我任五(1)班的班主任!五(1)班是全校赫赫有名的乱班.纪律散漫.“闹将”众多.还有闻名全校的“四大金刚”。学生多半学习差、纪律差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语言规律和教学规律。而现在的中学生中有许多人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教材等各方面的影响,常常觉得英语学习枯燥无味,因而产生了厌倦情绪。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激励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因素。  1.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
写作文是运用文字符号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我们现在的课堂上,作文训练的内容大都依旧是教材中规定的作文题目,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把多媒体教学引入作文课堂,能使作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体能吸引学生求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文首先要有兴趣。写作课是集中的智力劳动,学生在心理上往往紧张、畏惧。我们可以制作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高血压血管重构是目前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既是高血压所造成的病理变化,又是高血压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更是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血压随生理状态和环境变化不断地
由于泌尿器官均由软组织构成。缺乏自然对比,肾有排泄禽碘对比剂的能力,尿道又与外界相通,因而泌尿系造影为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CR系统使普通x线摄
孟佳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他见了陌生人说话都脸红,低着头不敢看人,而且说话时还有点结结巴巴。由于学习差,他自卑感很强。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要求回答问题,可孟佳却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手举得很低,几乎看不到。我轻轻地走到他的课桌前,微笑着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说:“你愿意回答问题吗?你一定能回答好。”我提问的内容很简单,只是一个概念,他回答准确,我立刻表扬了他。第二次上课提问他时,内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基础教育阶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要求,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骶髂关节的DWI特征,测量b值=500 s/mm2时骶髂关节ADC值范围,为进一步研究DWI在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iemens Avanto 1.5 T MRI扫描仪对100
本文总结了郦永平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依据“祛风宣肺止咳”的治疗原则,以宣肺祛风为主,辅以化疾,对不同症状的咳嗽辨证施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甚高,尤多见于20~50岁中青年女性。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通过儿茶酚胺的间接影响而引起心脏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