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亡祖鸿胪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或八九十,后徙去,子孙转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复如旧,后累世寿考。由此乃觉是宅之所为,而不知其何故,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井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
——《抱朴子内篇·仙药》
葛洪(公元281-341,一说为公元283-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东晋著名医药学家、道家,著有《抱朴子内外篇》、《肘后备急方》等书。他对医药学和养生学都很有贡献,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上段话的意思是说,葛洪死去的祖父曾经做过临沅(古县名,在今湖南常德市西郊)县令,该县有~户姓廖的人家世代长寿,家族中活到八九十岁者屡见不鲜。后来,他们全家搬到别处居住,但后代子孙的寿命就大大缩短,不少儿童甚至夭折了。在廖氏迁居后不久,另有其他人搬入廖氏故宅居住,又同样变得世世代代长寿起来。这种现象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有人便仔细在宅边观察,结果发现有一口水井,井水呈赤色,掘开井的四周,发现了前人埋下的好几十斛丹砂,泉水从数尺外经过丹砂流入此井,廖氏一家及其后来迁入者,极可能因饮用了这种井水而得以长寿。
从葛洪的上段记载来看,廖氏故宅的地理环境和土壤结构有些异样,那也许就是居住者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说该宅附近的水井四周有前人埋下的丹砂(即中药朱砂)好几十斛,这不一定是事实,只能说明井的四周土壤结构比较特殊,颜色异样,很可能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泉水传过此种土壤流入井中,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泉水,有利于长寿。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曾经指出,选择“土地良沃,泉水清美”之处建造住宅,则“居者安”,必定有利于延年益寿。现代研究也发现,凡居地土壤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较多则有利于健康长寿,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最近有人研究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市后发现,如皋市人口145万,其中单是百岁以上老人就有252位之多,百岁老人的比例为17/10万,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长寿地区的标准(7/10万)。同时还发现,该市长寿老人相对集中的一些地区(东部、北部和西北部的几个乡镇)的土壤中,所含铁、锌、硒、硼、铜、镍、锰、钴等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均较多。铁能防治贫血,又可增强免疫功能;锌能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并参与酶的代谢,提高免疫力;硒有抗衰老、防癌变等作用;硼可影响人体对钙、维生素D、氨基酸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代谢。
江苏如皋市之所以成为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尤其是优良的土壤结构)是分不开的。如皋的长寿实例,恰恰对晋代葛洪所论廖氏寿宅作了最好的印证。
——《抱朴子内篇·仙药》
葛洪(公元281-341,一说为公元283-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东晋著名医药学家、道家,著有《抱朴子内外篇》、《肘后备急方》等书。他对医药学和养生学都很有贡献,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上段话的意思是说,葛洪死去的祖父曾经做过临沅(古县名,在今湖南常德市西郊)县令,该县有~户姓廖的人家世代长寿,家族中活到八九十岁者屡见不鲜。后来,他们全家搬到别处居住,但后代子孙的寿命就大大缩短,不少儿童甚至夭折了。在廖氏迁居后不久,另有其他人搬入廖氏故宅居住,又同样变得世世代代长寿起来。这种现象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有人便仔细在宅边观察,结果发现有一口水井,井水呈赤色,掘开井的四周,发现了前人埋下的好几十斛丹砂,泉水从数尺外经过丹砂流入此井,廖氏一家及其后来迁入者,极可能因饮用了这种井水而得以长寿。
从葛洪的上段记载来看,廖氏故宅的地理环境和土壤结构有些异样,那也许就是居住者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说该宅附近的水井四周有前人埋下的丹砂(即中药朱砂)好几十斛,这不一定是事实,只能说明井的四周土壤结构比较特殊,颜色异样,很可能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泉水传过此种土壤流入井中,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泉水,有利于长寿。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曾经指出,选择“土地良沃,泉水清美”之处建造住宅,则“居者安”,必定有利于延年益寿。现代研究也发现,凡居地土壤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较多则有利于健康长寿,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最近有人研究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市后发现,如皋市人口145万,其中单是百岁以上老人就有252位之多,百岁老人的比例为17/10万,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长寿地区的标准(7/10万)。同时还发现,该市长寿老人相对集中的一些地区(东部、北部和西北部的几个乡镇)的土壤中,所含铁、锌、硒、硼、铜、镍、锰、钴等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均较多。铁能防治贫血,又可增强免疫功能;锌能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并参与酶的代谢,提高免疫力;硒有抗衰老、防癌变等作用;硼可影响人体对钙、维生素D、氨基酸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代谢。
江苏如皋市之所以成为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尤其是优良的土壤结构)是分不开的。如皋的长寿实例,恰恰对晋代葛洪所论廖氏寿宅作了最好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