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法估测常用饲料原料内源代谢葡萄糖值

来源 :饲料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dianxitonggu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拟用体外法来测定日粮丙酸和乳酸的产生量,与体内法的结果相结合,建立日粮内源代谢葡萄糖(LFAG)值的体外估测方法,并估测几种常用饲料原料的LFAG值.试验通过将原料进行粉碎过筛作为底物,进行体外模拟“胃-小肠消化”后,收集残渣并烘干粉碎,通过体外发酵产气测得丙酸及乳酸含量,并与前期体内法测得的大肠丙酸吸收量和门静脉乳酸净吸收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体外法测定LFAG的线性回归方程,确定生长猪最佳体外发酵时间.并在此条件下体外测定常用饲料原料LFAG含量.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48 h时,回归方程拟合度最佳,且丙酸产生量线性回归方程为Y1=3.8268X1-6.8329,R2=0.9683;乳酸产生量回归方程为Y2=0.1341X2+3.4450,R2=0.9925,通过该方法估测4种常用饲料原料玉米、豆粕、大豆皮、小麦麸LFAG含量分别为177.55、32.83、76.02 g/kg和14.83 g/kg.
其他文献
饲料中经常存在多种霉菌毒素,而且这些霉菌毒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叠加的毒性,导致其对动物的危害加重,但又常被人忽视.为了防止霉菌毒素的产生及消除或缓解多种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文章从多种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霉变的防控,以及利用微生物和酶制剂进行霉菌毒素的脱毒和解毒等方面进行论述,为饲料安全及畜禽健康养殖服务.
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饲料也不例外.饲料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其营养含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其稳定性.产品稳定性通常采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来表示,但存在不直观等缺点.况且,饲料产品的稳定性与配方、原料的变异,加工有关.因而,饲料产品标准是一个范围值,不是单一数值,更需要采用新的方法衡量饲料的稳定性.文章重点介绍了饲料稳定性的衡量方法,提出正态频率分布图更有利于用来衡量饲料稳定性,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影响饲料稳定性的因素,为企业提升饲料的稳定性提供借鉴,也为企业或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试验通过在不同温度(25、35、45℃和55℃)、湿度(32%、54%和74%)环境下,获得玉米、豆粕、菜粕、麦麸的吸湿曲线,并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较优模型,发现饲料原料粉体吸湿动力学方程的适用度顺序为:双指数速率曲线模型>一级速率曲线模型>一元二次速率曲线模型>零级速率曲线模型;拟合出饲料原料吸湿动力学模型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918以上,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目前畜牧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饲料行业禁抗时代到来,以传统方式生产饲料蛋白已不能满足需要,生产新型蛋白饲料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垃圾、石油化工产品及副产品、工农业废弃物等大量堆积,利用微生物对这些物料进行发酵处理生产菌体蛋白应用于饲料,不仅对资源再生、环境保护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缓解我国饲料资源压力.文章主要综述了微生物生产饲用菌体蛋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原料、生产工艺、常用微生物以及常见的问题与展望.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提取玉米芯多糖,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特征分析,并对其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多糖为吡喃糖构型的多糖,酶解后的玉米芯多糖吸收峰强度更大且立体结构疏松及断裂明显;玉米芯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酶解后的玉米芯多糖抗氧化活性更强.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文昌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孵化性能及肌肉风味的影响.选取15周龄海南文昌种母鸡50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Ⅲ组分别饲喂1%、2%和3%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1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4 d,每天饲喂量为87 g/只.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蛋壳厚度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组受精率显著
试验研究不同发酵剂的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饲料养分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8头3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商品猪,进行为期102 d的饲喂试验,饲喂试验分为:动物体重55 kg至出栏为育肥期.随机分配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T1、T2、T3组分别利用三菌复合发酵剂、商品酶发酵剂以及菌发酵剂发酵的秸秆饲料替代基础日粮中10%(生长期)和15%(育肥期)的玉米饲料.结果显示,T1组料重比显著小于T3组(P<0.05).T1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试验旨在研究低饲粮阴阳离子差(DCAD,mmol/kg DM)对经乙二胺四乙酸(EDTA)诱导的低血钙山羊的钙调因子水平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择6只年龄、体重差异不显著的健康母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饲粮处理分为两个阶段:①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EDTA引起低血钙;②在此情况下,对照组饲喂高DCAD饲粮(DCAD=203 mmol/kg DM),处理组饲喂低DCAD饲粮(DCAD=-170 mmol/kg DM),其中处理组饲粮为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45 g/d的阴
试验旨在研究肌醇对肉兔养分消化率、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30日龄体重相近的肉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5、50 mg/kg和75 mg/kg肌醇的试验日粮,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研究发现:添加肌醇能显著提高肉兔对能量、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P<0.05)以及Ⅲ和Ⅳ组的屠宰率(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肌醇可以显著提高肉兔对部分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和屠宰率,略提高生长性能,肌醇在生长肉兔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0 mg/kg.
为分析2010-2020年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促进生态政策调整和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基于云南省MODIS相关数据,以MATLAB软件为工具,利用同态滤波进行薄云剔除处理,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和空间分析,对云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原由进行了研究.结果为,从土地利用类型上来看,十年间云南省居民地的面积比例明显增加,主要分布在昆明、曲靖等城市区域;森林面积比例增加,主要分布在文山州东部和昭通市北部;农地面积占比减少,尤其是滇东北和滇东地区;草地、未利用地、水体面积变化较小.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