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适用于中国东部低地圩区的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增效技术,以巢湖圩区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浅沟(CQ)、深沟(CS)两种麦季开沟排水处理,并以常规耕作为对照(CG),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稻麦轮作周期的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持续监测,并测定产量以及分析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与CG相比,CQ、CS处理在水稻季分别减少了32.4%1和42.40%的N2O累积排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301)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适用于中国东部低地圩区的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增效技术,以巢湖圩区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浅沟(CQ)、深沟(CS)两种麦季开沟排水处理,并以常规耕作为对照(CG),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稻麦轮作周期的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持续监测,并测定产量以及分析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与CG相比,CQ、CS处理在水稻季分别减少了32.4%1和42.40%的N2O累积排放量,小麦季分别减少8.10%与9.67%的排放量。(2)开沟排水处理实现了稻麦的稳产以及增产,与CG相比,CQ和CS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67%和2.31%,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5.17%和1.02%;水稻季GHGI分别显著下降了33.52%和43.70%,小麦季分别显著下降了12.62%和10.59%(P <0.05)。(3)开沟排水明显降低水稻生育中后期5 cm地温,提高麦田土壤pH值,降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4)排水处理降低了小麦季土壤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全氮含量,并且土壤氮素水平变化更为稳定。综合来看,各处理均确保了作物产量且实现了温室气体的减排,其中以CS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稻麦低碳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基于民族音乐剧《阿鹏找金花》中服饰的创新设计,论述该剧目中服装体现的现代感与设计感、质感的突破与色彩的强化等。
<正>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的第20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在线上召开。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0多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参会。本届会议开幕式由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巍
<正>一、智慧计量时代欧盟及德国的立法变迁针对技术进步给计量领域带来的挑战,欧盟地区已有许多相关经验,主要体现在智慧能源供给领域。根据欧盟的《能源效率和能源服务指令》(以下简称“2006/32/EG”),客户需在将来能够通过智能计量实现对其能源消耗的简易监控,从而有效利用能源。该指令在欧洲范围内实行,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关其消费行为的信息和如何节能的建议。
在现有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方法(HELM)求解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时,幂级数阶数过高,易导致解析延拓发散,收敛性较差,且计算冗余度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常项值和先验节点的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新方法。构建基于常项值的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模型,通过动态更新常项值提高潮流收敛性;提出先验节点电压幅值预判机制以提高计算效率;考虑节点类型转换,提出2种转换方案。通过不同规模测试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
本研究以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其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学生参与日常课余羽毛球活动时间和频率较有保障,有充足的活动时间;(2)学生在课余活动开展过程中对羽毛球的兴趣得到了极大激发;(3)当前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在师资力量和主管部门重视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学生打球次数偏少、运动技术得不到发挥,打消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对
新时代新希望,为提升中职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准,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更好的结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需求,落实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重要优势十分关键。在对教学实践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还要充分把握职教理论的落实,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需求进行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优势,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兼好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目的 探讨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的8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用给予临床传统方案干预,试验组4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给予临床传统方案干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情况。
本文介绍FEP传递模塑的成型工艺,用于传递模塑FEP材料牌号的选择,以及挤出塑化与贮料缸保温、模具处理、传递压力、保压与冷却等工艺参数的确定。并对FEP衬里产品应力开裂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使传递模塑工艺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