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鳅共生模式中泥鳅水霉病的防治

来源 :科学养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y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鳅是亚洲的土著鱼种,由于鳞片很小,又埋于皮肤之下,主要依赖体表黏液和皮肤作为病害防预的屏障,特别是人工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中,寄生虫类病害对泥鳅的危害很大,这对我国泥鳅养殖业是极大的考验。一、发病情况2020年1月中旬,在海南省三亚市某水产养殖场,睡莲池塘面积约6亩,四周有宽2米、深1.5米的沟渠供泥鳅生长,水温18~21.5℃。患病初期,泥鳅头部、腹部、胸鳍附着大量白色粉状物质(图1);不进食、无活力、沉在塘底,有个别泥鳅头部向上垂直悬浮于池中(图2)。
其他文献
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鱼类。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省开始从美国引种大口黑鲈进行养殖,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同年引入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养殖发展
就如何加强对集团公司各企业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人工成本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健全人工成本调控机制,提高工资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
苏州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吴中区是苏州市主要的水产养殖区域。至2018年,吴中区有养殖区与限制养殖区面积1.46万公顷,形成了以虾蟹为主导品种的养殖格局,但是病害给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