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建立猪脑死亡后心脏死亡模型的麻醉相关技术及管理方法,为脑死亡后心脏死亡供体质量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巴马小型猪20头,基础麻醉后建立耳缘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氯胺酮和琥珀胆碱静脉诱导麻醉,面罩吸氧后气管内插管,机控呼吸,术中以七氟烷、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直视下经左颈总动脉、左颈内静脉及右侧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建立脑死亡模型并证实脑死亡后建立心脏死亡模型.结果 成功建立猪脑
【机 构】
:
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科,300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猪脑死亡后心脏死亡模型的麻醉相关技术及管理方法,为脑死亡后心脏死亡供体质量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巴马小型猪20头,基础麻醉后建立耳缘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氯胺酮和琥珀胆碱静脉诱导麻醉,面罩吸氧后气管内插管,机控呼吸,术中以七氟烷、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直视下经左颈总动脉、左颈内静脉及右侧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建立脑死亡模型并证实脑死亡后建立心脏死亡模型.结果 成功建立猪脑死亡模型和心脏死亡模型,优化诱导插管方法,仅有1例气管插管失败改为气管切开.麻醉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平稳,肌肉松弛良好.结论 麻醉效果良好,麻醉方法可行性强,用药合理,保证脑死亡和心脏死亡模型的顺利建立。
其他文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特异性受体,在内皮细胞与间质之间及内皮细胞之间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影响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1].VEGFR-2能介导形成恶性肿瘤新生血管所需的几乎所有内皮细胞的功能[1].3TSR是1种最新型的抗新生血管生成剂.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3TSR具有明显的抗胃癌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3TSR抗胃癌新生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与VEGFR(
目的 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仅行开腹及肝门分离;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采用Pringle's法阻断肝门15 min,再灌注2h;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首先阻断脾动脉15 min,放开15 min,后其操作同IR组.各组大鼠在再灌注2h后分别取门静脉血清测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 探讨REIC/Dkk-3基因是否具有杀伤肾癌细胞786-0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REIC/Dkk-3基因过表达载体(pEZ-M29-REIC/Dkk-3)转染786-0细胞,分别于转染24、48、72、96 h后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其对78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法检测其对786-0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P
目的 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落新妇甙小剂量(10 mg/kg)干预组和落新妇甙大剂量(40 mg/kg)干预组.缺血前24 h和1h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分别给予10 mg/kg或40 mg/kg落新妇甙,建立肝左、中叶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和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路短节段4钉固定、伤椎6钉固定及长节段6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方法 选取1例男性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CT扫描,数据输入Mimics软件,构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A组短节段4钉内固定、B组伤椎置6钉、C组长节段6钉固定,在有限元软件中对3组固定模式分别施加垂直压缩、前屈、后伸、侧屈载荷.结果 3组固定模式各种载荷下的应力均
我们利用术前解剖特征分类系统(PADUA)[1]对127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肾肿瘤进行评分,分析评分与手术方式(腔镜或开放)之间的关系,以期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NSS,具有CT资料的127例肾肿瘤患者。
目的 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e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分别检测96例胃癌石蜡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eclin 1和LC3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7例新鲜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
本实验旨在建立稳定有效的转移性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合并姑息性氩氦刀冷冻治疗模型,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采用48只BALB/c-nu/nu裸小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模型[1];随机分为2组,移植瘤术后30 d进行姑息性氩氦刀冷冻治疗和仅开腹为假手术组.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开腹后暴露肝移植瘤,经多次预实验,使用3 mm氩氦刀头,选定输出功率为5%,温度降至-40℃后插入肿瘤2 m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Ad-IL-10)转染肝星状细胞(HS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293细胞包装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系统Ad5-hIL10-IRES-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将体外培养的人HSC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空载组、TNF-α(10 μg/L)组、空载组+T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46a在大肠癌及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49例大肠癌患者,37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应用Taqman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miR-146a在3组中的表达及治疗后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癌胚抗原(CEA)水平.分析miR-146a在3组中表达的差异以及大肠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组间差异.结果 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