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堂, 小教室”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的,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具有双重任务: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行英语教学,为社会各界培养有一定外语基础的合格人才,同时也需要为高校输送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如果教师在思想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他在教学上就会认真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要,就会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有效的练习机会,就会关注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步,只有全体学生的认真参与,教学才有真正的生机,学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读,学生跟,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健全评价制度和提高教师素质是英语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保障。
  教学内容或教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师生转变课本中心的旧观念,从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素质出发,在提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挖掘教材内涵,扩大教材外延。
  破除“课堂中心”,实施课内外、校内外结合,教学乐、用、玩相结合的社会化“大课堂,小教室”教学原则。外语能力不是学生在封闭的每天学几十分中的课堂上就能获得的。外语能力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做到校内外,课内外结合,教与学与玩与用结合,通过大量运用实践得来的。这种思想要求破除“课堂中心”,利用一切可能,创造同语言产生和运用相似的社会环境、情景、气氛,使学生在运用中、交际中、做事中实践地、动态地领悟、学习掌握外语,形成一生有用的发展动力。正如同S.Krashen在其监察理论中说“语言的流畅性不可能由教师直接教成” 一样,外语交际能力必须经过学生的学与用、与玩、与老师的引导相结合,通过不断在课内外,校内外的外语运用才能真正形成。
  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打破旧“课堂中心”的束缚,使学生学着课本,却常常跳出课本,时时进行着室内活动,却常常把所学用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听广播读报纸,看电视听录音,使得课上课下所学的知识在校内外不时运用,或用所学英语排节目,练唱歌,搞辩论,讲笑话;或者请老外来校作报告,与英语专业师生开联欢会;各种节日给学生一展身手的机会,迎新送旧的晚会也不妨让学生用英语表现表现;英语角里,老友新生互诉心曲;演讲会上,激昂慷慨指点江山…由此实施“课内外校内外结合,教学乐用玩结合”的社会化大课堂的教学原则。学生动起来,英语用起来,学习就活起来,这可是封闭的小课堂难做到的事。这些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成了学生的天堂,这样,虽然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活动,但它已不是外语学习的唯一阵地,它已被大大地扩展,“抻开”成为“生活大课堂”“社会大舞台”。形象地概括,这一原则可以叫做“大课堂,小教室”原则。
  “大课堂”主要是通过几个“结合”实现:打开封闭的小课堂,做到课内课外教学的结合;松开考试的“紧箍咒”,做到学习与娱乐相结合;跳出教科书的小天地,做到规定材料与自选材料相结合;走出学校的大墙外,做到校内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教与学相结合;解开个人单项式学习的封闭环,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学生和社会间的双向和多项交际运用学习格局。具体做法可以是:
  1.打破封闭的小课堂,做到课内课外的结合,就是把教学主要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法全面设计,分别安排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几个阶段去进行,并且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如:课前演讲,学生可以用英语讲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模仿名人演讲,可以讲自己读过的书,可以介绍当前流行的歌星影星、歌曲电影;也可以背诵新概念。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2人、4人 或6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等等。课后按计划推荐各种课外材料,让大家量力自学。这样就有效地把教学过程展开来,使课前、课中、课后有机配合,形成大课堂的一部分。同时,教与学也在交际化方向上结合起来,那种过去以课堂为中心的“小课堂”就不复存在!
  2.对待考试,这一原则也与传统思想要求不同。教师不应把考试当作悬在学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作驱赶、威胁之作用;也不是把它当作小毛驴鼻尖前面晃动的胡萝卜---以诱惑刺激学生。为扭转应试教育的旧方向,实施学以代考,用中有查的方法,而且全是在学生积极、主动、自然、交际的状态下进行。当然,教师每堂课还应设计书面练习——要求学生当堂写短文等,可以说是寓考于练。此外,学生还要搞各种英语活动,如唱英文歌,参加英语角,猜谜,词汇比赛等等。这都是充满交际性,竞争性的娱乐活动,也无异于分等级的综合能力考试。而同学们却争先恐后,非要争个高低上下不可。这样的活动定期举行,可说是娱乐性的考试,这是寓考于应用,寓考于游戏。
  3.为了破除课堂中心,还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使之成为大课堂的有机部分,使教学走出封闭的学校,为社会化大课堂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开始时,每天一次,或每周两三次,后来可以少一点,但至少每周一次,坚持不断。大小规模的英语角轮换进行。英语角上要演节目,有时也做游戏,一半以上时间是自由会话,三三两两,一堆一块, 大家都在用英语交流信息,互换学习心得。这是学习,也是应用,这也是一种课堂,是多么生动开阔的课堂!
  4.为了给学生创造机会用英语于外人交往,老师可利用一切可求助的社会关系请外国学生,教师,专家,请高校英语讲师教授和英语专业大学生听课、参观、讲话;参加各种英语活动,使本班学生了解、感受并运用所学的英语,与各式各样的英语使用者进行真正的交流。使他们逐渐了解,外语不单单是语言书上的书写符号,不是什么抽象的理论,而是一种活生生的表情达意、交流做事的有益工具,是未来工作学习必备的一种实在能力。他们很早就“捅破”了语言运用与交流神秘感的“窗户纸”,走上了实践学习、交际学习的轨道。这一社会化大课堂的重要举措对学生们起了极重要的作用,而且, 这一办法也使教师本人与社会保持了密切联系。本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就经常联系外国友人到我校访问,使学生与之进行交流,促进学习。
  5.老师还应经常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能自行发展。学生们除了应能各自预习复习外,还应能拿出一定时间学自选教材或老师推荐的英语材料,或练听力或练发音朗读或练写作。这样,他们的课堂已延伸到课前与课后,扩大到教室之外、学校之外;教师的教已经变为学生向自己,向同学学习,利用录音录像和课外材料学习。同时他们已经把学和用、学和娱乐结合起来,实现了高层次的交际性外语学习。社会化大课堂的设想就会实现。
  “ 大课堂,小教室”教学法包含一系列微观方法与技巧,以确保原则的实施。这些方法与技巧创意新颖,操作容易,效果明显,受到学生欢迎。实验证明,把这些微观方法技巧与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就会使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都获得提高,实现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猪肠道病毒甲型(PEV A)是一种无囊膜、球形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能引起猪脑脊髓灰质炎、肠道、呼吸道、生殖器官疾病等多系统综合征。本试验采用基于PAS(PCR-b
形形色色的金融犯罪,无孔不入,触目惊心,给金融事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防范金融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围绕着客观处罚条件的理解,德日刑法理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其总体的趋势是告别传统的刑罚阻却说,而将其作为犯罪论考虑的课题。但是无论是“还原说”还是“独立要件说”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生化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镜检和生化检测对500例疑似AV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00例疑似AV患者中,镜
2015年9月15日华坪县中心镇田坪村一带发生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通过暴雨洪水调查,分析“09·15”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形成的气候成因、暴雨洪水特性以及洪灾成因,为防
伦理是法律的根源和归宿。刑事立法应符合基本伦理。亲属相隐是一项基本社会伦理,该原则在中西方法律传统中均有体现,但我国现行刑法予以摒弃,违反了伦理要求。应以此为出发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步骤,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新授课成功的重要因素。科学有效的导入,必须善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Import is the first step in classroom teachin
本文拟从研究方法、研究者的思维惯性、研究范围上及与刑法学的关系上,说明了在犯罪学视野中的刑法学研究的与犯罪学不同的一些特点。一、从研究方法上犯罪学研究的现状。犯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典出:《荀子·大略》原文: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
中国共产党在其执政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制定不仅来源于中国当代的民本思想,也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基本概念的结果,所以,坚持群众路线对于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