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的衰落趋势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随着80年代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银行业出现不景气,人们开始对美国银行业的前途提出疑问:整个银行业是不是已经开始衰退?银行业的结构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银行的业务方向将如何转换?对此人们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一、各界对银行业发展方向的基本认识1.银行业的规模将收缩。这首先是指银行的数量会减少。对减少的幅度估计各异,
其他文献
<正> 从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连续五年徘徊不前,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产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水利失修、设施老化、土地肥力递减,抗灾能力下降;农用生产资料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降,不愿对土地增加投入,等等,农业的
<正> 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战后高速成长期金融政策特征分析,揭示日本经济起飞的金融奥秘,并通过借鉴提出对我国近期金融改革的几点看法。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日本战后金融体制的再建,日本通过整顿旧的金融体制,建立和健全了以都市银行和地方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组合了一些特殊银行以及为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专门性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按照业务种类的不
<正> 香港金融中心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大的金融中心所在的国家都有关系。但是,它同我国的关系比它同任何其他国家的关系都特殊而且更密切。分析这种关系,无论对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以至对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对内地经济的发展都会有积极
1992年3月26日召开的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的有关报道和决议,已在本刊第三期刊登。本期我们又发表了中国银行周小川副行长在会议上的讲话和学会秘书长吴念鲁的工作报告,为使读者能对学会动态得到进一步了解。
<正> 1月6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去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继续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为重点。1月9日,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去年我国进出
<正> 1992年6月19日,日本国会正式通过3月16日日本内阁会议提交的金融制度改革法案,新制度将于1993年度(4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这样,日本战后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长期金融和短期金融分离”、“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分离”的金融业务分工制度将被打破,开始向金融自由化、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
<正> 目前,日本的银行体系与美国和欧洲有些共同特点,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从银行的种类上看,又和英国很相似,至于在银行监督方面,日本则更具特色。一、财政部与中央银行的双重监督在日本,银行监督的职能分别由财政部与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来履行,作为行政机关,日本财政部主要依据银行法和其他法规行使其检查职权,日本《银行法》规
<正> 本刊讯在中国银行全国调研信息工作会议期间,6地区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于1992年4月19日在连云港市神州宾馆召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念鲁主持了这次会议。副秘书长梁宝忠向到会的各地区学会通报了3月26日学会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的两项决议和地区学会复查登记进展情况。各地区学会通报了今年内各自活动安排。这次联
在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作为一个基本主题,不仅塑造了特定的发展型国家形态,甚至也塑造了特定的发展型社会和发展型生活方式。东亚国家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发展型政权的确立。30多年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沿着发展型国家的某些轨迹在成长的。但是,相对于其他后发国家来说,中国在不断主动反思发展型政权所带来的一些意外后果的影响,特别是在推动基层政府从发展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的转变中,
<正> 在西方金融市场上,对于利率波动引致的筹资、投资风险和涉及利率成本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平衡,主要通过下述三种金融工具的操作来规避和调整:即远期利率协议,货币调期和利率调期。这三种金融工具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在进一步完善后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目前美元利率几乎见底,远期利率看涨的经济态势下,将上述金融工具应用于我国企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