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受体介导法将核酶特异导入肝细胞以阻断HBV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半乳糖末端糖蛋白受体(ASGP-R)介导的内吞作用,将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与脂质体介导的转染和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Tf-R)介导的内吞作用相比,虽然三种方式均能有效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但ASGP-R法具有肝细胞特异性,而脂质体法和Tf-R法不具此特性。将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mRNA PreC/C区的核酶质粒pCMV-Ripc特异性导入肝细胞并发挥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评价核酶在细胞水平对HBV抗原表达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当核酶质粒pCMV-Ripe与HBV抗原表达质粒pUC-2HBV共转染HepG2细胞时,核酶对HBsAg和HBeAg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55.29%和68.73%。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一例伴有μ重链病之免疫细胞瘤(浆细胞样淋巴细胞亚型)继发白血病周围血之超微形态、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并就免疫细胞瘤的诊断进行了讨论。
本文报告补体成份C5的分离提纯及其抗血清的制备。用新鲜人血浆作原料,通过PEG沉淀,lysine-sepharose 4B,DEAE-sephacel、及sepharose CL-6B柱层析,加上抗C3 IgG-sepharose 4B免疫亲和吸附等步骤处理,分离得PAGE纯的C5抗原,直接用于免疫家兔,得到的免疫血清经无C5人血清吸收纯化后,可获得抗C5的单价特异抗血清。此外,通过制备缺C5的E
本文报告了用小鼠骨髓瘤细胞系NSI融合不易成功时,将其接种到BALB/c小鼠体内产生实体瘤,然后分离出单个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融合的16次实验结果,成功率达100%。所用免疫原有胸腺细胞、CLLC,人和大白鼠肾细胞等细胞性抗原;也有ALD和POD等可溶性抗原。16次融合共获得315个单抗,其中131个单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从融合成功率、单抗特异性及60株杂交瘤株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类与亚类的分析证明此法
期刊
本文报道了人α干扰素(IFN)抗体亲和层析技术建立与应用的研究。用部分纯化的人Namalwa IFN免疫绵羊,获得了抗IFN血清。分离抗血清IgG,用 "杂质" 柱对之进行反复吸附,去除其中的抗杂质抗体。并用蛋白酶抑制素柱去除其中的蛋白水解活性。然后,将这种经过吸附、分离的抗IFN抗体与Sepharose 4B结合,制备成抗IFN抗体柱。该柱能将粗制人Namalwa IFN一步纯化至比活性107u
期刊
期刊
期刊
克隆了位于我国痘苗病毒天坛株基因组左端的病毒生长因子(VGF)基因并对其编码多肽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天坛株VGF基因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上皮生长因子(EGF)超家族成员的特征序列和结构特点,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天坛株VGF与其他正痘病毒VGF的同源性在85%~95%之间,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和插入等变异主要集中出现在多肽的信号肽和穿膜区,推测对功能的影响不大。此外,我们发现由天
1896和1 898的G→A变异是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变异的热点,1 896变异导致HBeAg翻译中断。这种变异被认为改变了HBV的生物学特性,因而与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相关。我们以人工变异的方法分别使野毒株土拨鼠肝炎病毒WHV-8相当于HBV 1 896及1 896和1 898位点产生G→A变异,并构建了首尾相连的双体质粒。分别用这些质粒转染HepG2细胞,结果其DNA复制水平和转录水平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