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改革的泰州实践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州市自2016年底获批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聚焦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线,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支持重点产业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集要素支撑、风险防范、简政放权为一体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活水。
  建立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全链条融资服务体系
  为打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息壁垒,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获得率,泰州从提高融资效率和增强银行信心两方面入手,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资源,搭建“线上+线下”产融综合服务中心,探索构建覆盖贷前信用画像、贷中增信分险、贷后风险管理各环节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已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4万余笔、621亿元。线上开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在线发布金融产品,企业在线发布融资需求,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在线对接;线下集成金融服务、融资支持和政务服务资源,20家金融机构入驻并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心”,整合企业征信、融资担保、转贷服务、资产处置等业务窗口,集中外汇行政许可、不动产抵押登记及查询、金融及破产案件审判等政务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融资服务。
  贷前依托企业征信公司“信用画像”。如何让银行“看得准”企业,是解决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关键。为此,泰州市组建了企业征信服务公司,采集税收、社保、公积金、水电气等11大类、390多项涉企政务信息,已获得4万户企业授权,入库数据达2.21亿条。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授权企业进行画像评分,并与人民银行征信数据互为补充,为银行授信提供数据支撑。目前,泰州企业征信服务公司已开发上线7大类18项征信产品,累计为银行提供服务4.5万余次,涉及授信审批业务94.8亿元。以企业征信数据为基础,开发全市首贷服务系统,主动向银行推送无贷市场主体,已培育新增首贷户14610户,解决融资需求217亿元。
  贷中借助融资担保体系“增信分险”。为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面临的抵押担保难,泰州市组建小微企业信保基金融资担保公司,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创新构建政府(基金)、银行、担保(保险)风险分担机制,开发“泰信保”产品,产品无需企业提供反担保,且担保费率不超过0.8%,企业纯信用综合融资成本不超过5.8%。自2017年设立以来,已累计为企业提供担保支持超50亿元,财政资金的增信分险和杠杆撬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贷后构建风险预警处置“管理闭环”。为帮助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泰州市设立2亿元转贷基金,破解企业转贷续贷难题,并依托企业征信公司加强风险监测,实时向银行进行风险事件和经营数据异常提醒。为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泰州市设立金融巡回法庭,实现对不良资产起诉、保全、收购、处置的一站式服务,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推进不良资产处置、企业债务重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腾挪更多信贷资源。至2021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75%,较改革前下降1个百分点。
  创新市场驱动的产业全生命周期資本支持体系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既需要稳定的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更需要利用资本市场获取中长期资金,形成与转型升级相匹配的多层次投融资体系。近年来,泰州市针对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金融需求,以资本市场为载体,积极探索“政府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服务”模式,推进产业链与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协同融合,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创投引领赋能科创企业成长壮大。泰州有全国首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以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泰州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的显著特征,泰州市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引导母基金作用,与知名金融资本合作组建了一批子基金,加大对本土科创企业的投资和外地科创项目的引进。2020年,围绕建立科创与资本对接机制,泰州市举办“凤城合伙人”创投峰会,上线创投对接平台,发布《先进制造业投资报告》和《科创企业手册》,吸引创投资本更多关注泰州、投资泰州。同时,泰州市与深交所共建路演中心,依托路演中心背后创投资源,组织科创企业常态化融资路演,邀请创投机构点评指导,实现了线上常态化对接和线下定期撮合,已帮助10余家生物医药类企业获得股权投资逾50亿元。
  上市挂牌驱动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泰州市抢抓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机遇,构建形成了企业从培育、股改、报辅、报审到上市的全周期服务链条。为支持特色产业上市发展,泰州市实施企业上市行动计划,出台专门奖补政策,引导部门、园区将推进企业上市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畅通企业上市渠道,通过与江苏证监局、上交所、深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了深交所大健康产业企业上市培育基地、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泰州基地,上线“泰州企业上市培育一网通”,精准筛选上市后备企业,加强专业指导支持。为完善上市政务服务,泰州市依托政务服务系统,开发“凤城上市通”服务模块,实现了政策支持、专业指导、政务服务的相互叠加。五年间,泰州市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实现翻番。目前泰州累计有上市企业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9家、拟上市企业11家。
  营造服务改革创新的立体化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改革创新,是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基础上的创新。泰州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便利程度,持续丰富金融要素资源,不断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为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探索金融“放管服”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试点,企业开户办理时间由4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针对企业跨境金融业务需求,泰州市研究制定“资本项目收入兑换便利化管理办法”,经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批准后在全国率先试点,节约企业时间成本高达90%以上,有效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试点经验被多个地区复制推广。为降低人民币跨境结算成本、提高结算灵活度,泰州研究提出“人民币跨境结算流程优化方案”,被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采纳并首批组织实施。
  推进金融要素集聚发展。五年来,泰州市持续强化金融政策保障。为促进银行信贷、股权投资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完善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为推进企业上市、加大金融业态招引,建立优化奖励政策;为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创新产品和服务,建立评选激励机制。泰州市致力金融要素集聚发展,建设72万平方米的泰州金融广场,出台扶持金融业发展政策,整合组建市级金融投资载体,组建发展金融服务板块,积极培育和筹建法人金融机构。突出金融智力对改革创新的支撑作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编制首个区域产业金融指数,数据化分析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情况。
  优化金融风险防控格局。始终把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改革的底线,建立完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构建“线上大数据监测预警+线下网格化排查宣传”工作模式,发挥多部门协同作用,辖内线下投融资机构门店基本清理整顿到位,P2P网贷机构全面退出市场。
  (作者系泰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市政府金融办主任)
  责任编辑:包咏菲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常都市圈位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群,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最密集和创新成果最丰硕的地区之一,历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2020年9月,教育部、江苏省部省共建的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项目启动,改革试点聚焦顶层设计,在制度完善上寻求突破,探索依托城市群协同联动、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创造出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辉煌成就。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共产党何以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不断学习中发展壮大的历史。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实践本领,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身边人、家乡事是最鲜活的教材,要注重挖掘利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资源,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让党员群众在耳濡目染中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得不到展示,就会被渐渐遗忘。在我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江苏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大对“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