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技竞技活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在1988,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重点阐述科学竞技活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 科技竞技 现状 重要性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力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想要快速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力量,必须依托教育、发展教育,把发展科学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保持我国科技发展的进步性,提高劳动者的个人素质,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强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生产了,提升国民的素质,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教育,使之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尚未发展成熟。首先,由于受现实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条件等的影响,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仍然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动手操作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把科学实践课程上成了科学理论课,对于科学教育者这种对学生动手能力高的课程来说,缺乏实践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学生的创新机会,降低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存在模式化、结构化和程序化缺点,而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均存在学术化的特点,过分注重科学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弱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造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三,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目前仍倾向于“应试”教育,这大大影响了科学教育课程的均衡发展。科学教育教师常有功夫进行科技实验,不如多做题来的实际。老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的影响学生,所以学生对科学知识实践机会更加不重视,态度敷衍。即使有实践的机会,学生也只是亦步亦趋的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去做,既没有仔细的观察,也不做实验记录,更谈不上对实验现象进一步的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和讨论。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竞技活动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科
  学实践,,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建全小学生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科学竞技活动为小学生开辟了一方学习科学技术、展示个人才华和聪明才智、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园地。通过科学竞技活动鼓励小学生在竞技活动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健康成长。
  (一)科学竞技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
  科学竞技的重要目标是发展和培养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结构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科学竞技具有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小学时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科学竞技中的落实意义非凡。对于科学教育的授课教师来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次的科学竞技过程中。但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素质,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个人修养,为学生做出表率。
  (二)科学竞技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科学竞技可以把一群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小学生汇聚在一起。在科学竞技活动中鼓励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得到发展,让小学生们热爱科学,主动学习科学,并且在科学竞技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使小学生在主观上乐于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让小学生在科学竞技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让他们感受在自己可以胜任科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推动小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助推器。
  (三)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造就人。普通的课堂教学,往往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一丝不苟的完成作业,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师生关系往往淡漠而疏远。小学生的科学竞技活动中,自然离不开指导教师的帮助。但是在活动中,学生仍应该被确立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做到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新。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在科学竞技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平等,互尊互爱,加強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原意积极向老师提问,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生由于受到个人能力和既往认知的限制,科学竞技通常难以个人独自完成,所以在科学竞技中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在科学竞技活动中,小组中的每个孩子的分工不同,有的负责设计工作,有的负责采购所需物品,有的负责查阅资料,各司其职。指导教师负责巡视学生的相关准备工作,必要时可以给予指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在竞技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五)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科学竞技活动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表现出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科研才能,还可以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感受科学的严肃性和科研的魅力。在竞技中,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勇气和能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小学生要勇于展示自我,学会展示自我,才能竞争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从而在竞争中获得胜利。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开展科学竞技活动,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小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对促进我国科学进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宝玲,郑飚.厦门市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现状调查研究化[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汤跃明,金海燕,李瑞萍,等.档案信息化问题研究[J].现代科学教育
  [3]刘婷.科学教师要积极创设和谐的“做中学”课程环境[J].小学数学研究
  [4]肖菊莲.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开始进行课程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化学课程也不例外,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化学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因此,在现阶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学的化学课程进行改革,以便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程 改革 发展 观念 趋势  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引导学生更好进行现代化学科学学习的开始,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在初中教學中一直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课本知识,也要具备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关心大自然,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探究思维  初中生物教学的难点  学生实践少  初中生物是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习性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能只局限在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积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关键词:钻研教材,博览群书 钻研学生,认真备课 导入新课,学生为本 习题教学,拓宽思路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
一、做好高中新旧课表物理教学模式的链接的原因  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历来都是高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多方合作的、统筹安排的教学工作。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又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全体物理老师,都应该时时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尽快的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二、做好高中新旧课表物理教学模式的措施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更新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
期刊
目的:  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评价中药方剂莶白饮治疗气血失和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统计分析客观评价其有效率、安全性,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中医药治疗白癜风寻求新的治疗
在目前社会教育中,流行一句话“要想成才,先要成人”,充分说明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很多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只是德育领导和班主任的工作,其实不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该把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重要方面。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物理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导致了一大批学生只有满腹经纶,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了。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构建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创设实验条件,使学生会创新;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新等几个方面抓起,在课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造就出新一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物理 教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水平。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教育的时代,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  当前,中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在不增加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条件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人生观 生命观 自信 挫折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里直线上升趋势。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在不增加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条件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