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悟·仿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达到课标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的展现现代诗歌的特点,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让学生体味到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顶端,现代诗歌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加上跳跃性的思维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只要我们教者有心、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让诗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诗歌 朗读 品味 领悟 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91-01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可见,诗歌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性、高度的凝练性与鲜明的节奏性,是一种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教学资源。如何达到课标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的展现现代诗歌的特点,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让学生体味到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得出了读、品、悟、仿有效的现代诗歌教学四部曲。
  一、读
  朗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顶端,现代诗歌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加上跳跃性的思维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它具备的那种节奏感、音乐美、韵律美都是只有在朗读的过程中才能体味到的。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算成功的朗读教学呢?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注意语音的高低、语调的轻重、节奏的快慢、作者情感的起伏等,可以读出诗歌抑扬顿挫的美感。在形式上可以根据不同类别采用教师范读、个体朗读、合作朗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
  二、品
  现代诗歌中品什么呢?品的是意象,是纸上之诗。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一般不会在诗歌中直接流露,而是言此而意彼,写景物就借景抒情,咏物就托物言志。因此,现代诗歌的教学与赏析必须从意象着手。怎样去品味意象呢?首先,要找出主要意象,挖掘意象本身的特点。“意象”是“意”与“象”两个概念的整合,品意象就是要找“象”中之“意”,这是赏析诗歌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每个意象的特征,才能深层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选取 了四个意象作为鸟儿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和黎明。从诗句中可以品到土地是满目疮痍的;河流是悲愤的;风是摧枯拉朽、不可逆转的;黎明是打破黑暗、迎来自由的曙光。加上诗歌背景我们不难理解诗歌意象中流露出的祖国的饱经沧桑,人民的不屈抗争。其次,要注意意象的组合方式抓住意象的特点,从而入诗、入情、入境。诗歌的创作中,意象的选取是第一步,它的组合则是第二步,诗人总善于把一些看似平常的意象组合成一幅轻快或凝重的图画,从而传达出一种能触动读者心灵的情感。如牛汉的《汗血马》第一、二节诗歌中排列了一些列的意象:戈壁、荒漠、河流、草原、马,在这些意象前加了一千里、火、飞奔等修饰语,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绝境中挣扎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汗血马面对恶劣的环境,奋力奔跑,追逐目标的抗争图。
  三、悟
  悟,就是领悟诗歌中的意境。如果说意象是作者在诗歌中描摹的一些事物,那么意境就是由这些描摹的事物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信号。意境就是作品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赋予作家的思想感情。如余光中的《乡愁》,分析这首诗时,指导学生能从小小的一枚邮票、窄窄的一张船票、矮矮的一方坟墓、浅浅的一湾海峡等去领悟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那份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以及对两岸统一寄予的热切的期盼。这便是诗的意境。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去领悟诗的意境,进入诗的意境,是现代诗歌教学的关键环节。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呢?首先可以通过创造诗歌教学的课堂气氛或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或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等,这个效果达成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诗歌内容的直观图画等。 其次,感悟诗的意境时,可以通过推敲语言、琢磨构思、研究修辞手法找体现诗眼的诗句等,来认识诗中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及审美价值。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作者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意象,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意义。此外,诗人还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诗歌中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的就是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四、仿
  仿,就是仿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学生对诗歌产生强烈兴趣时,教师应该抓住契机,鼓励学生尝试现代诗歌创作。诗歌也是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写诗的人,一定是感情丰富的人,对生活极其热爱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是人格健全的人,这对于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学生现有的文学水平很难成为诗人,但是一定程度上每个学生都是詩人,是自己生活的诗人。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生活,重视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借助联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进行仿写,可以对照学过的诗歌进行段落仿写、也可以进行全篇仿写、还可以进行想象性续写等,逐步的,达到独立的去小试牛刀,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读、品、悟、仿是诗歌教学的紧密相关的四个步奏,当我们真正的走进了诗歌世界,就一定会受到诗歌精神的熏陶,实现语文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有的教学方法的施加对象只有一个——学生,检验教法是否成功的标准液只有一个——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能学到相关的知识并掌握知识技能。只要我们教者有心、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让诗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2期
  [2]《新课程(中学版)》2009年第08期
  [3]《新课程标准2011版》
其他文献
【摘要】文本的解读应该立足于原文,遵循原文的精神,而不应该断章取义,更不能先入为主。有人认为《自然之道》中的“向导”事先就知道把“侦查龟”抱向大海带来的后果,其实是对这篇文章的错误解读。  【关键词】自然之道 向导 后果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0-01  在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自然之道》的时候,笔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8-01  【前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的一环,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否生动有序地完成教学内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语文随堂课 课题《谋攻》 导入环节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题目叫孙子练女兵。  生:(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3-01  在中考语文试题中直接考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孝感市也许是唯一的一家,考查的频率之高,举国无二,可以说对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考查是孝感的专利,打上了鲜明的孝感烙印。有近四年的中考和调考试题为证:  1.选角度,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答案示例:论证严密, 举例真实可信,语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64-02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高中网络技术课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掌握网络运行原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直在致力研究的。很多知识点的学习,如硬件中的路由器、交换机,软件中的IP地址、网关等,在进行到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常有老师给学生预设各种情境、携带各种实物,使用复杂的课件等等。这些
期刊
【摘要】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在幽深而广阔的导入海洋里去寻找搜集有效且较佳的导入形式。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不断地在教学中去探索,去实践,觉得利用“激情演说”、“画面音乐”、“游戏表演”、“创设问题”、“故事诱导”、“兴趣话题”等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确有牵之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关键词】导入 情境 先声夺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弊端,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巧设 设疑 积极性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63-01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学手段凭借
期刊
近几年来,我省旅游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旅游业已成为热门的朝阳产业。提高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是旅游行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2107年,在市场强烈需求和热门事件舆论的双重影响下,Y省政府出台最严“22条”措施,对旅游乱象进行“刮骨疗伤”。K市作为省会城市,游客接待量、吞吐量、涉旅企业户数均位列全省第一,是全省整治工作的最重要区域。
  作为整治工作成员单位,税务机关根据管理职责加大力度开展旅游行业税收秩序整治工作。本文先对K市旅游业税收管理现状、管理措施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8-0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维目标、生活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期刊
2019年在经济“稳中有变”出现下行压力、中美之间出现贸易摩擦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适时推出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减税降费政策。X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经济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执行有效降低了X市经济实体的税费负担,充分释放了各经济实体的经营活力,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能力获得很大提升。
  本文通过对X市减税降费政策执行现状的调查和归纳整理,并且结合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等基础理论知识,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问
【摘要】使品德课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文阐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要以小学生的生活为载体,善用学生的生活资源, 大力開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 品德与生活 道德教育 生活体验 品德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69-01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