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番茄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番茄外皮硬,形状类似百香果,内部是鲜红欲滴的颜色,风味甜中带酸,并且富含矿物质及维生素C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番茄是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烹饪中,是人们最为熟知的蔬果。人们都知道番茄生长在藤蔓上,但却少有人知道,番茄也会生长在树上——这种番茄名为树番茄。
  从出产地来看,树番茄和番茄有着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两者的原产地都为墨西哥和秘鲁、智利、哥伦比亚等南美国家。当人们在南美的山区发现这种长在树上,和番茄一样鲜红欲滴的果子时,就直接将它命名为“树番茄”了,但从植物门类来讲,两者一为草本植物,一为木本植物,是截然不同的。
  树番茄传到新西兰后,新西兰人发现这是一种非常具有价值的水果,决定推广种植。他们组织成立了新西兰树番茄协会,还专门给树番茄进行了一次选名字大赛,比赛中,树番茄协会最终选定了“tamarillo”这个名字——这个词由英语、西班牙语和毛利语结合而成,评委会认为其充分反映了树番茄广泛的传播历史。
  树番茄生长极快,往往只需1年便能长为高达2~3米的植株,第二年就开始结果,而且几乎全年结果(主要结果期为3~9月),平均每株树每年的产果量可达20~50公斤,连续结果可达5~6年。在新西兰推广种植后,新西兰树番茄的产量激增,不但满足了本国需要,还开始出口,大丰收的时节甚至一度还要占用其他水果的销售渠道,就此,新西兰迅速成为世界上出口树番茄最多的国家之一。
  由于树番茄的表皮较硬,传统吃法一般是用火烤后去皮,然后加上姜末等佐料凉拌食用。但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如今树番茄也常被拿来加工为果酱、果脯,或者和其他水果果肉混合制为饮料,在美国、日本及欧洲很受欢迎。
  树番茄之所以受欢迎,和它独特的口味及营养价值是分不开的。虽然它的皮比普通番茄的皮要硬,但是果肉却跟黄桃一样酸甜可口,而且带有菠萝味的香气,吃起来鲜香无比。树番茄还富含矿物质及维生素C等多种对人类有益的微量元素,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铁质含量超过大白菜13倍,叶酸含量也超过了蔬菜中的叶酸冠军菠菜。
  鉴于这种水果巨大的营养价值和经济利益,我国在以前也进行了引进,但由于民众所知有限,对于这种水果的接受度并不高。不过,近年来随着人们眼界的开阔,树番茄的市场也在慢慢扩大,如今在我国河南、福建、浙江、青海、云南、海南岛等地均已普遍种植。2013年,我国还引进了以色列“R144”、荷兰“百利”等树番茄品种,据说一株的年结果数可达上万个。
其他文献
摘要 对丝瓜蔓枯病的病原、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危害症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丝瓜蔓枯病;侵染循环;发生;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06-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03  丝瓜蔓枯病,又名丝瓜黑色茎蔓腐烂病、丝瓜黑色斑点腐烂病,是由瓜黑腐
摘要為探讨和验证几种麦田除草剂对麦田抗性杂草的防除效果,筛选防除麦田杂草的最佳药剂,为指导生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了五种杂草茎叶处理剂,进行了除草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中5%唑啉草酯(爱秀)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表现最好,50g/L唑啉草酯炔草酸(大能)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表现最好。  关键词除草剂;小麦田;杂草;防除效果  中图分类号:S451.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
摘要對2019年来安县两系杂交稻白叶枯病的症状及发生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在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策略。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白叶枯病;发生;防控;来安县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03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13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黄单胞菌属细菌侵染导致
该文目的是使医院行政事务办公自动化。该文使用的方法为应用B/S和C/S管理技术体系、J2EE JDK技术语言、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MS SQL Server数据库和CA数字证书等技
目的 探讨钛合金人工听小骨与自体组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解放军第十五中心医院的100例接受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患者按照抽签
蜡样芽胞杆菌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水、空气、土壤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环境中,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为了进一步了解蜡样芽胞杆菌在食品中的污
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对于教师个体而言这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是教师个体自愿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是有教育情怀——做一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