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烧胀陶粒的研究

来源 :矿产综合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拜耳法赤泥为主要原料,通过掺加废玻璃、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再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制备烧胀陶粒。结果表明,赤泥的掺加量和焙烧温度是影响陶粒的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当赤泥的掺加量为50%、焙烧温度为1140℃时,可得到外表面玻璃化程度良好、内部孔隙比较均匀、以封闭孔为主的陶粒。该陶粒的主要成分为赤铁矿、水钙铝榴石、钙长石、钙钛矿、霞石和玻璃体。陶粒的颗粒抗压强度为0.6kN,吸水率为0.4%,表观密度为1.31g/cm^3。
其他文献
以天然矿物为原料,添加其他化学试剂在微波场中合成了矿物无机凝胶,反应时间由常规的6-8h减至45min,反应温度由230—310℃减至90-95℃。经XRD、DTA、IR和化学成分分析,均表明其特
对萃取方法从硫化镍矿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取N902作萃取剂,经过两级萃取,铜萃取率平均为98.65%,镍萃取率平均为0.44%;用硫酸反萃,铜反萃率平均为99.54%;铜的回
以OT做分散剂,通过搅拌分散、球磨、超声波分散等方法分散制备出天然水镁石纳米纤维。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制备出的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水镁石
有些老选厂在改扩建中受各种因素限制而采用了两段磨机容积差较大的非标准的两段球磨流程。由于不能很好的调节两段磨机的负荷及进行介质优化,所以达不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在这
与传统煅烧法相比,微波辐照后的煤系高岭土白度有大幅度提高。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微波辐照和常规煅烧对煤系高岭岩的作用机理不同,导致微波法和常规法煅烧后的煤系高岭土中铁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大量的尾矿被长期堆积,既浪费资源,又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作者对应用金矿尾矿制作蒸压砖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制得蒸压砖的密度为1900
介绍了煤的高效选择性聚团法脱灰机理,并通过改变脱灰过程中的煤种、用油量、粒度、搅拌时间,进行了选择性聚团法脱灰实验。结果表明:变质程度较高的煤种更有利于团聚,随着油用量
针对四川某多金属硫化铜矿矿石的性质,对该矿中的铜、钴、铁进行了综合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浮选一铜钴分离浮选工艺,能获得铜品位22.41%、回收率91.32%的铜精矿和品位0.53%、
采用微波谐振腔法测定了焦炭和越南钛精矿混合物料的吸波特性,并研究了焦炭配入钛精矿不同比例时与微波场内热源强度P的关系,测试结果为:焦炭和钛精矿最佳配比为10%。同时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