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加速器Varian Clinac IX故障检修

来源 :医疗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YE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治疗中,触发加速器不能正常运作的连锁包括主要连锁、次要连锁及剂量连锁等。加速器出现故障连锁的频率随运行时间延长而增加,只要连锁被激活,加速器就不能正常出束。现介绍加速器常见的两类故障连锁(“HWFA”及“GFIL”)及其检修经验,供同行参考。1故障连锁案例一1.1故障现象在加速器射线出束过程中,RV系统界面出现“HWFA”连锁,治疗中断,根据操作技师反映。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低频脉冲电子膀胱治疗仪联合疼痛护理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高州市中医院行PPH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电子膀胱治疗仪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排便、运动及静态下的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刺激联合高压氧舱促醒治疗在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115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58例)。对照组予以高压氧舱促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颅直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昏迷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昏迷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昏迷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与经阴道手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C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两组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在24 h后行经阴道病灶清除术治疗,试验组在24 h后行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现阶段,全身麻醉手术已离不开麻醉机的辅助。麻醉机除了可以给患者提供生命必需的气体支持外,还可以根据手术需求,将麻醉气体借助麻醉机送达患者的肺部以实现对患者的麻醉作用[1-2]。Drager Tiro麻醉机是我院病区手术室的主流麻醉机,因小巧轻便、操作简单、通气精准而深受临床的认可。现就设备的构造、原理及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4例故障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探究传统开腹手术与三孔法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及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医院的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选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选用三孔法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及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双
1999年,海扶医疗在全球率先突破了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surgery,FUAS)治疗肿瘤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器械,即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被国内外专家称为“21世纪肿瘤无创伤治疗高科技新技术”[1],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不流血、无瘢痕、无辐射、可重复治疗等优点。
目的 探讨智能掌上超声诊断仪在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12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
目的探讨全自动洗胃机联合个性化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急诊中毒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插管洗胃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自动洗胃机洗胃联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鼻出血、窒息、洗出血性液体、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洗胃液残留量、洗胃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洗胃液残留量少于对照组,洗胃时间和症状缓解时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t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逐渐成为肿瘤放射治疗的主流方式[1]。放射治疗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地勾画肿瘤靶区形状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轮廓,临床对于模拟定位的精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2]。相较于传统X线模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