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2年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9例21只眼近绝对期青光眼的病史资料。对比手术前后患眼视力、眼压、视野等情况;评价手术治疗的效果。

结果

术后随访7~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视力19只眼(90.48%)提高,2只眼(9.52%)未提高;术后6个月复查眼压17只眼(80.95%)眼压正常,3只眼(14.29%)低于正常,1只眼(4.96%)高于正常。手术后视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近绝对期青光眼,甚至是无光感的青光眼积极施行小梁切除术,可恢复患眼的部分视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I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压贴球镜矫正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46例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年龄6~1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工晶状体植入组(A组)和压贴球镜组(B组),随访1年,观察视力变化及术眼情况。结果二组术后1年视力较术后1周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43.02,P<0.01,
目的探讨miR-204靶向调控Bcl-2家族的机制及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实验研究。于2014年10~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收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标本36例为实验组,选取新鲜人眼透明晶状体前囊膜标本12例为对照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04可能调控的Bcl-2家族关键基因;应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后,如血栓栓子脱落,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称为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栓塞远侧的组织缺血坏死者称为肺梗塞。PE多见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