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我国城市贫困与治理的相关问题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ww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中国农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年。然而贫困问题并未因此结束,伴随着城乡融合战略的不断推进,城市结构的转型,城市贫困隐患问题不断凸显,城市反贫困治理将成为未来中国扶贫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从国际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城市贫困的内涵、标准和测度等内容,重点对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以及城市贫困治理的经验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未来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贫困治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城市贫困的形成受到制度与政策、就业、医疗等宏观因素,同时也受到居民自身健康、教育、观念落后等微观因素影响,未来需要
其他文献
自人类进入后工业化进程以来,西方社会围绕治理变革的命题进行了许多理论思考与尝试,其中,西方的参与治理和多中心治理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治理变革理论,其对城市治理或区域治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些流行的西方理论进行反思和研判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实践与治理理论。中心—边缘结构,作为一个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具有较强解释力和批判力的概念和框架,为这一理论分析和研判提供了有益而独特的视角。在
施肥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施肥量的多少对农作物产量呈现一定的关系。并不是施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施肥量的多少应该结合立地条件和农作物需肥情
基于呼伦贝尔地区16个气象站1961—2016年生长季逐候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呼伦贝尔不同生态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干旱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呼伦贝
目的探讨湿化学酶法检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肌酐假性增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以2010-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5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