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治疗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
【机 构】
:
570102 海口,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570102 海口,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570102 海口,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570102 海口,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美
【出 处】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21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瓷睿刻蓝光照相(CEREC Bluecam)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固定桥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3单位固定桥修复的80例患者牙体粗备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用瓷睿刻蓝光照相数字化印模进行检查,对照组40例用常规方法检查。用CEREC4.2软件和石膏模型对肩台宽度均匀、肩台平滑连续、肩台边缘平整、轴壁无倒凹、轴面聚合度良好、咬合空间适合、共同就位道良好等进行评
目的探讨扩张器在体内及体外扩张过程中的自然渗漏率和单个扩张器超量扩张的极限。方法对13例患者17个部位应用皮肤扩张术,记录Ⅱ期手术前注射扩张器内0.9%氯化钠注射液的总量,术后再测量扩张器内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8个扩张器按额定容积的150%扩张,静置在0.9%氯化钠注射液环境下1个月,再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同样的方法折叠扩张器注射导管,重复实验,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
目的评估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痤疮红斑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激光中心进行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痤疮红斑的27例患者。采用四级法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痤疮红斑的有效率分别为13.0%(3/23)和44.0%(11/25);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期
目的探讨颈部及耳后联合扩张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瘢痕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对8例面部瘢痕患者进行治疗。根据面部瘢痕面积以及颈部和耳后供区大小不等的特点,选择大小合适扩张器,将扩张器同时置于颈部及同侧耳后,注水扩张3~6个月,充分扩张后皮瓣相连呈"鱼鳔样",在扩张区域设计超长皮瓣向面部转移修复同侧面部瘢痕。结果用颈部耳后联合"鱼鳔状"扩张的方法修复面部瘢痕患者8例。1例扩张皮瓣的远
目的评价釉质微打磨联合威十漂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氟斑牙Dean4级患者共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0例患者采用釉质微打磨联合威十漂白进行治疗,B组20例患者仅用威十漂白进行治疗。对治疗前、治疗后Vita值及敏感度进行评价。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5),A组患者治疗后敏感度为20.0%
目的探讨基质血管组分(SVF)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受术者于局部麻醉下,采用SVF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行能谱宝石CT胸部三维重建,测量乳房皮下厚度,观察术前、术后乳房轮廓改善和并发症。结果脂肪颗粒注射2次3例,其余均注射1次。术后6个月对注射效果表示满意13例,比较满意2例。乳房皮下厚度术前右侧(11±4) mm、左侧(11±6) mm;术后6个月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