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三分葡萄园里读出硕士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河北省曲周县前衙村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葡萄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与社会服务工作,时光如梭,回首间,收获了奉献的快乐和成长的满足。

研究生读到了村里


  还记得入学当月,前衙村书记龙书云就找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请求师生们提供技术支持。原来该村有超过2000亩的葡萄田,是个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可是近几年,村里一直采用的传统种植方式却遇到了麻烦:病虫害加剧,葡萄产量和品质一直都在下降……
  乡村支柱产业遭遇瓶颈,必须更新种植理念,改进种植方式。没想到的是,前衙村的这次技术求助也成了我研究生学业上的一个新起点。研究生入学后不久,我便服从学院管理安排,作为首批进军前衙村的研究生,来到村里一个闲置的农家院落驻扎了下来,见证了中国农业大学“前衙科技小院”的诞生。
  刚到村,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对村里的生活环境十分不适应,每天都会被蚊子咬上三十多个包,虽然蚊虫闹得厉害,但当时正是采样的最好时机,我顾不得虫咬,抢时间和同学们对全村120多块田地进行了取样检测和管理调研。
20多岁的娇小女,从此就真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调查发现,由于农民在种植葡萄的过程中长时间水肥管理不当,导致了这里的土壤养分过剩、失衡,肥料利用率低下以及有害微生物滋生等问题。找到了问题根源后,我们开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等综合管理技术,为了方便农户理解这套技术、掌握种植方法,我们还在科技小院里搭建起了非常直观的模型,對葡萄种植户进行了手把手的培训。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忙于生产一线的我也提醒自己,从教室到田间,虽然身处的地方变了,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依然要清晰,学习和科研工作都不能落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梳理自己从田间地头采集调研到的数据资料,结合前衙村的实际问题,在学习、实践、研究的不断互动中先后发表了3篇科研文章。

一亩三分地百事通


  我以前从来没种过葡萄,现在却要给在这块土地上深耕多年的葡萄种植户讲技术,心里真叫一个没底。2018年3月,在老师们的鼓舞下,我们自掏腰包凑了6000元,在村里承包了一亩三分地,作为葡萄种植新技术的试验田。对我们来说,这可是背水一战。
  “自己种的树要是长不好,白白损失了承包费不说,以后真就别在村里混了!”我心想。
  20多岁的娇小女,从此就真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天蒙蒙亮我就出发下地,傍晚天擦黑儿,才放下农具回到驻地,新鲜感和不甘示弱的心让我干劲十足。农户们惯用的打药桶灌满药水十分沉重,我也会咬着牙背起来,穿行在田垄之间。田间的劳作,经常会让人腰酸背疼,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有时甚至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饭端碗时手会不停地颤抖。但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大家看到了新技术在葡萄试验田里逐渐发挥出优势,我也由衷地感到自豪。

  我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这样的日子。白天干农活,晚上写日志、分析数据,我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书生,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葡萄种植的“百事通”。每天一出门,就会有许多村民围过来问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升农民素质,我们于2018年成立起了农民田间学校,至今已举行大型培训4场,小型培训课程15场,共计培训1593人次。

丰收了


  2018年8月,我们种的葡萄丰收了!试验田不仅在水肥上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葡萄的品质还特别好。产量提高10%、节水率41%、综合节肥率43.46%、水肥管理省时省工、除草剂使用次数为零……硬邦邦的数据说话,农户们彻底服了。
  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着的喜悦表情,我却在暗暗思索,探索改进水肥管理技术的脚步不能停。
  2019年3月,我们继续和当地两个种植户合作,将试验田扩大到了14.7亩。通过计算,如果能让全村都用上新技术,从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果品等方面综合计算,每年大约可增收400万元!
  其实读研究生的这三年,我被自己的成长吓了一跳,亲历了一个典型的城市姑娘的变形记。以前的学习生活一直是衣食无忧,更没有日晒雨淋,而在农村里,晒黑、蚊虫叮咬以及在泥土中摸爬滚打都是我们的日常。这些经历使我成为了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农田的多面小能手。
  我的家就在河北省邯郸市,离我的试验田并不太远。葡萄成熟时,我的父母会带着家人以及他们的朋友来到田地里,采摘我亲手种的葡萄。我在他们的眼里一直都是一个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小公主,可没有想到我真的可以挺过几年的农村生活,还能够做出这样的成效,大家也对我刮目相看。
  责任编辑:马春梅
其他文献
毕竟春光拦不住   院子的一隅,油菜花   无拘无束地开放了   金黄的花儿阳光下更加明艳   封城封不了对春天的渴盼   宅家宅不了一颗发现的心   和着这金色的油菜花   一起烂漫吧   毕竟春光不能虚度,我们也需要   在燦烂的阳光下   晾晒一下,宅得太久太久   已经有些发霉的灵魂   宅在时光里的春天   今年的春天   似乎特别特别长   却依然看不到   春暖花开的模样   也许是
一把藤椅站在秋天的阳光里等待了许久  才在门前的庭院里等到我的到来  太阳眯起眼光  端坐在高度上冷静地审视着  藤椅张开双臂拥抱自己的神情紧张  一片树叶从头顶的密密匝匝里  将秋天的重量飘落下来  砸在地面上  声音便从眼前绕到脑后  路过双耳唤起一片喜悦与欣喜  虛无的欢呼与喝彩响彻四周  都无人理睬  秋天的重量便贴着地面  推起一阵微风跟在身后翻滚  先是撞到一块石头  后又撞到一面高墙
其实是很多路在通往我们……  我的来处,湖里的荷叶被清理干净了。  这里远离一滩滩鸥鹭,不停地拐弯  就误入时间深处。我融融泄泄地站着,  立于指示牌前,以至于几乎打扰到它的近旁  是棕榈树。这个秘诀是,如何避免  站着,就在小心翼翼地失身。它背后的林子  曾开满了二月兰。路过辗转的两株女子,  她们一度组成了我多风的梦。我伸出去的手  是有坡度的一枝花,而我每次伸手都像在转移,  这种转移加剧着
主持人语  在当代诗坛上,陈东东是一个少有的纯粹的诗人。这纯粹一方面是指他近四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从未三心二意的写作,在他那里,诗歌即是生活;另一方面也指他在诗学观念和诗歌创造方面的某种特点,即他始终追寻着一种“理想之诗”,一种由词语变奏成的音乐,一种基于想象力的诗歌魔术:强劲地把现实变为幻象,又把幻象变为现实。这种诗歌雄心无疑渊源有自:象征主义的“纯诗”观念。但他并不偏颇,他意识到诗歌不是自洽
梁峁之上,山堡虬枝斜逸  异常青绿的冰草中我翻检着一些尘封的  闪电:人骨,残片,短瓦和锈铁  西风依然惨烈  只是掉土的泥坯,塌陷的堡墙  不再有悲怆的哭声  四溅的炮灰  英雄浩荡。一方毁弃的废墟  像一座大地的炼狱燃着熊熊火焰  他一定有噬骨的疼痛不能言说  有未竟的遗终没有表白  有壮志凌云的豪迈立于未开启的地宫  此刻,我不想再翻检什么  再翻检,就会有成股成股的悲伤冒出来  月光、鸟鸣
没有我们,世界仍是完整的。令人无法容忍的事实。对此诗人的反应是反叛,以图证明另一种情况。出于受伤的虚荣心、固执的骄傲或孤独的需求,诗人生活在与事实的长期争执中,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出现了:另一种事实被创造出来,像一种新的元素,作为对那个无法容忍的事实一定程度上的对抗。不可磨灭的声音,虽然对非人类的宇宙沒有影响,但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这个宇宙以及人类关系世界的体验;对于在我们本性中最孤独的一切来说,它
即景   蜻蜓飞,首先是影子在飞   我注意到湖面呢喃   像某种,忽然中断……   又记起的回忆   更远一点,是越来越深的暮霭   两只红蜻蜓   忽高忽低   忽左忽右   翅膀上面,是黄昏。是群山。   界限   走往天葬台的人,心里   都住着一只鹰,一颗心   都住在沉重的肉几身里,都渴望   轮回   我在遥远的江西,在灵山   看山雾慢慢升起,看云海停驻山顶   看山石幻化,有时是
大水压境。有着铁一般的硬度——   它曾从七千年前的渔猎时代走过   曾托起一只舟船上,苍凉的祷语   200万平方公里的浪花,这些古老的碎   盐——   有着比石头更轻的内部   比开始更早的源头   海岸线是曲折的衷肠,成吨的阳光紧随其   后   漩涡深不可测,像动荡的编年史   它不断被击碎又复合,陷入一场紧接着一   场的对抗中   水拍云崖,似雪崩。   以隐忍,以抒情   以一滴水
张晓雪,笔名晓雪。诗人,职业编辑。现居郑州。著有诗集《醒来》《落羽》《画布上的玉米地》,评论集《编辑与发现》。  水帘洞记  无话可说,无仇可记。  它专注的样子,如同  还在苦等那个安定天下、  烟尘一缕的行者,一个  习以为常的  亲人。  它纷乱,像粉尘  虚化了喧哗与悲情。  它宁静,日夜流淌的  一行白、一行轻,  如不食人间烟火的  云层,只听诸神祈祷,  不知石头遭遇月色时,  有过
在薄凉的尘世,多情而淳朴地活着  風雨,冰雪,干旱,让我学会了倔强地挺立  把信念的根须,扎向板结的土层深处  和泥土对话,接近真实和善良  拥抱春风和朗月,捧出一颗心来,去热爱  肥沃的厚土和璀璨的星空  在火辣的节令,活出热烈和疯狂  沿着一株植物的履历,坦然地临摹  人生的轨迹  我用生如草芥的命运,弹奏一曲豪迈的悲悯  用两枚子叶,虔诚地捧起太阳神的恩赐  在短暂的荣枯之间,茂盛蓬勃的力量